第12版:交通

中国城市报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

打造出行“大通道” 畅连交通“微循环”

■李庆 王超明 成然 梁隆宇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2月11日   第 12 版)

  国道546纳溪段俯瞰。廖胜春摄

  纳溪长江大桥通车后将彻底消除渡运安全隐患,惠及人群近35万人,两岸居民往来将由之前公交绕行2小时缩短至步行10分钟。图为纳溪长江大桥。廖胜春摄

  “纳溪长江大桥通车后,从对岸江阳区方山镇过来请客办宴的群众也多了起来,餐馆生意非常火爆。”12月7日,开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长江大桥桥头的家常菜馆坐满了客人,店主蒲礼秀格外开心。

  

  近年来,纳溪区围绕市委“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结合五大经济片区发展总体思路,以“两环多支”为抓手,全面实施“交通三年行动”计划,交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区路网结构、路域环境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呈现出一幅“人享其行、货畅其流”新画卷。

  

  下好“先手棋”擘画交通新蓝图

  

  每日清晨6时左右,江阳区方山镇金沟村四组村民章建云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将150余公斤的草鱼、鲫鱼搬上面包车运往纳溪城区,卖给提前预订的客人。

  

  章建云从事卖鱼行业20余年来,以前都是凌晨3点从家出发,肩挑50公斤鱼乘坐渡轮或从铁路桥步行到纳溪区。即便如此辛苦,章建云的收入也不是很理想。“不干就挣不到钱,我只能晚上少睡点觉。”章建云说。

  

  11月30日,纳溪长江大桥通车后,章建云每天晚上可以多休息3个小时,鱼的销量是之前的三倍,收入随之成倍增加。

  

  纳溪长江大桥起于纳溪区麒祥路与疏港路交汇路口,止于江阳区方山镇白塔村,全长约1545米,宽30.5米,双向4车道。大桥的建成实实在在方便了群众出行。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在《纳溪区“十四五”交通运输综合发展规划》的指引下,纳溪区全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外联内通陆路交通路网,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构建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综合发展和“农村公路+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目前,纳溪境内现有公路1564公里,铁路37公里,长江航道20.8公里。

  

  随着纳溪长江大桥、二环路(纳溪段)、国道546纳溪段、国道353线方山至江北段等交通路网建成投用,泸州长江六桥即将通车,纳溪交通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纳溪区、江阳区、泸州国家高新区等方向过江交通快速转换,打通了泸州主城区交通环线,为纳溪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再添新动能。

  

  建好致富路增添发展新动力

  

  一条条城市公路拓展,一条条乡村道路延伸,一条条旅游线路互通……随着纳溪区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路通了,来大旺竹海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村集体资产‘栖云雅舍’民宿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纳溪区白节镇赵坪村党支部书记聂志君表示,国道546公路不仅是一条民心路、幸福路,还是一条致富路。

  

  “国道546是连接川黔两省的重要公路通道,项目建成通车后,改善了沿线场镇群众出行条件,带动沿线旅游产业发展,为纳溪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纳溪区交通局副局长冷双全说。

  

  “交通+旅游”取得累累硕果,“交通+产业”带来翻天覆地变化,农用车直达田间地头,农副产品快速运到城区和加工厂……“有了这条致富路就能卖掉果子、赚到票子。”纳溪区丰乐镇保安村猕猴桃种植大户杨刚表示,公路通到家门口后,很多商贩和游客驱车来基地采摘,猕猴桃根本不够卖。

  

  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后,荒山、青山被盘活为“金山”。四通八达的公路穿梭于纳溪区的青山绿水间,让人流、物流快速顺畅通达,架起百姓致富、经济发展的桥梁,有效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纳溪区完善区镇村三级管理体系,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强化路域隐患排查和环境综合整治,让美丽乡村路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路。同时,推行“预约、专班、专车、专线”特色公交客运服务,开通“纳溪—江安”市际公交专线,实现交通、邮政、快递等资源整合,织就农村客运网、物流网,实现群众出行安心、顺心、舒心。

  

  项目快推进交通路网增密度

  

  12月5日,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隆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纳溪段护国隧道项目施工现场,一台台工程车辆来往穿梭,施工人员忙忙碌碌,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护国隧道全长5469.6米,是隆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线最长隧道,设置3个工区展开施工,该隧道已掘进4800米。”隆黄铁路三分部项目经理沈苏兴说,隆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纳溪段全长34.5公里,其中隧道工程12座、车站3座、桥梁11座,桥隧比为管段内的79%。

  

  隆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纳溪段项目有序推进,是纳溪区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结构,助推当地经济社会高效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纳溪区高标准实施交通规划、高质量推动项目建设,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跑出了加速度。2023年,交通系统计划推进重点项目9个,工程总投资353.46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4.89亿元。

  

  隆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纳溪段项目、泸州纳溪港区石龙岩作业区一区工程、国道321纳溪区天仙至永宁段改建工程、大渡口镇民强村至护国镇梅岭村段美丽乡村路项目正有序推进,G93成渝环线新增西部工匠城项目进行前期规划

  ……交通路网的空白处正逐步添上一道道实线,“经济大通道”将贯穿纳溪各区域。

  

  依托国道321、二环路(省道439)、国道546等,构建纳溪内环路网;依托国道321、国道546、县道纳弥路、省道311等,构建纳溪外环路网;依托纳溪长江大桥、大渡口长江大桥、国道246、县道玉打路等,构建纳溪四向拓展“多支”路网……随着“两环多支”路网越织越密,广大群众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交通发展红利。

  

  路通则百业兴。一座座桥梁跨江而过,一个个隧道穿山越岭,一条条通村公路进村到户,串联起城市与乡村,致富沿线百姓。现如今,纳溪大地上挺起的交通脊梁激活了城市发展的动力,为日新月异的纳溪铺就了经济腾飞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