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版:党建动态

中国城市报 2023年12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四川省眉山市:

系统谋划强组织 精准发力优治理

■中共眉山市委组织部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2月04日   第 30 版)

  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把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作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符合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得到全面提升,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跨越。

  

  坚持政治统领筑牢党建引领之魂

  

  眉山市把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作为主责主业,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推动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凸显政治建设“统”的地位。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城市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分层分类组织开展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培训,深入研读《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在学懂弄通中,切实担负起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的政治重任。

  

  增强街道党工委“领”的作用。全覆盖建立13个街道“大工委”,持续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严格落实派驻机构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完善与街道职责相适应的考评体系,加强对街道的综合考核,探索推广街道评议职能部门试点。健全“街道呼、部门应”机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调进一批基层亟需、能有效承接的权力事项,调出一批基层承接难度大、发生频率低的权力事项。

  

  提升社区党组织“引”的能力。及时升格325个社区党委(总支)、133个城市社区区域党委,全面实现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贯彻落实《四川省社区党组织工作规则(试行)》,持续规范社区党组织运行,推动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注重把党组织推荐的优秀人选,通过一定程序明确为各类组织负责人,完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切实加强社区对所辖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完善社区组织动员体系,深化社区党员“双报到”、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组织2700余个机关党组织、3.9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网格报到,发挥好老党员、老干部作用,带头参与小区的党组织建设。

  

  坚持重心下沉夯实精细治理之基

  

  眉山市坚持用党的资源撬动社会资源、用体制内组织带动体制外组织,集成化推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专业服务、生活服务等资源向社区延伸。

  

  科学划分网格。整合社区内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全面建成2575个全科网格,着力推进党建引领的“多网合一、一网运行”社区治理格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明确专职网格员工作职责、考核考评及准入退出制度,探索精细治理“微网格”“邻里长”工作机制,明确邻里长、微网格长等由党员业主或机关报到党员担任。

  

  有效整合资源。围绕“15分钟街区级—10分钟社区级—5分钟小区级”美好便民生活圈建设,因地制宜建设29个中心城区邻里中心,实施9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工程,完成23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建成499个居民小区党群活动阵地。坚持把社会组织培育成为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力量、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成立社工类社会组织46家,纵向建成四级社会工作服务站点133个,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143个。

  

  闭环形成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全链条机制,落实落细网格排查上报、社区梳理汇总、街道吹哨派单、部门承接办理责任。推动街道社区干部包网联户,社区专职工作者编入网格,行政执法人员下沉网格,让网格有能力接得住事、办得好事。

  

  坚持系统集成汇聚共建共享之力

  

  眉山市推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困局,增强社区居民“当家人”的责任意识。

  

  把物业党建联起来。出台《眉山市物业服务行业标准》,遴选14个小区探索试点片区化管理、“信托制”管理等物业服务新模式。推动全市单建55个、联建9个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统筹房地产服务中心、物业协会、物业企业等成立市物业行业党委,加强物业行业党建,指导落实物业管理条例,构建形成“党委—部门—协会—企业”一盘棋工作格局,引领物业党建联建健康积极发展。

  

  把协商机制建起来。印发《城乡社区协商议事工作指南》,全覆盖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议事协商载体;印发《市级政法单位下沉乡镇(街道)协助指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发动党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启动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评星定级工作,鼓励党员业主或机关报到党员担任人民调解员,有效赋予政策宣讲、民情搜集、矛盾调解等职能职责。

  

  把居民群众聚起来。引导从事教育、医疗等行业人员自发组建群众趣缘、业缘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探索推广时间银行、道德超市等做法,鼓励各类群众组织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综合季度积分排名情况、居民意见,定期评选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链接团委、妇联等区级部门活动资源下沉社区,每年组织社区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4次以上。

  

  坚持全面创优完善对标跨越之举

  

  眉山市突出地方党委统一领导,组织、民政等部门牵头抓总作用,不断落实社区工作者工作保障和数字化建设,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人才管理上水平。根据《四川省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精神,结合新时代眉山城市社区治理的特点和规律,制发《眉山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各地做好制度文件“废改立”,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选育管用工作链条。印发《关于深化村(社区)减负提能若干措施》,明确“两减四提一强化”举措,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社区工作减负。

  

  队伍建设上台阶。严格“双好四强”标准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全部实现“一肩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构建市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轮训的全覆盖培训体系,建成16个社区名师工作室,广泛组织动员社区专职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采取“考前培训+模拟测试”的方式夯实考前理论基础,2023年城市社区新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415人,持证比例提高16.36个百分点。

  

  智慧建设上速度。将城市社区纳入市、县(区)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快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建设,重点创建3个智慧社区,整合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实现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的治理形态。印发《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工作方案》,实现12345与110话务一键互转、三方通话,全面推进12345与120、119及水电气高效对接、快速响应、协同联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