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旅游

中国城市报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2023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举办

立足实践着眼未来 聚焦旅业创新发展

■中国城市报记者张亚欣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1月20日   第 15 版)

  “旅游自古就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现在,旅游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态势愈发凸显。”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在日前于浙江省杭州市举办的“2023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以下简称湘湖对话)上表示,在时代发展的关键当口,从业者既要坚定信心、决心、勇气,也要保持韧性、耐心、定力,让旅游业成为持续推动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文旅与经济共生共荣的重要力量。

  

  发掘旅游业在连接世界、提振经济、赋能产业、提升品质与加快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能,不仅是本届湘湖对话的主要议题,更是业内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

  

  持续复苏旅游业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今年以来,国内旅游业强势反弹、全面复苏。根据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36.74亿,同比增长75.5%;居民国内出游总花费3.6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4%。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数据更是抢眼——8.26亿国内出游人次、7500多亿元国内旅游收入,均超出2019年同期水平。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产业之一,旅游业带动作用明显、市场潜力巨大,是稳经济、扩就业、保民生、提信心的‘强引擎’‘压舱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持续强化政策保障、丰富产品供给、释放消费潜力,大力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绿色旅游、文明旅游,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并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产业之一,旅游业不仅能创造就业岗位、支持环境保护,还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本届湘湖对话现场发布了世界旅游联盟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合作研究《旅游:共同富裕的驱动力》报告的主要观点,以及《2023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两项重要成果。

  

  DestinationCapacity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大卫·厄尔曼结合其多年从业经验对《旅游:共同富裕的驱动力》作出了解读。他称:“旅游业不仅为从旅行社、酒店、餐馆到手工艺者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创造就业和收入,而且帮助振兴和推广传统艺术、音乐、美食等地域特色,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使千人千面的多样化旅游经济得以实现且充满吸引力。旅游业正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支持并实现健康、教育、生物多样性等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利益和繁荣共享。”

  

  乡村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人文风貌,旅游业的介入有助于乡村依托独特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并创造文化重塑、地域重构和产业转型的发展新契机。

  

  “旅游业使乡村找到了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并增加收入的方式。”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全球负责人安东尼奥·洛佩兹·德阿维拉称,在世界的许多乡村,传统行业已经不能提供更多新的就业机会,旅游业则为面对这种挑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保护了乡村多元的文化特色。这些成功经验如果复制到更多地方,有助于实现乡村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共享。

  

  探索新模式做好乡村振兴“旅游饭”

  

  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永续文脉的沃土。

  

  近年来,我国多地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出了百花齐放的乡村旅游产业,创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涌现出一大批令人向往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探索出一条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中国式乡村发展道路。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推出1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超过6万个行政村开展了乡村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成为彰显各地文化特色的亮丽名片。

  

  “乡村振兴,有产业才能谈振兴。”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中心教授和主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16届尤利西斯奖获得者保继刚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若乡村不具备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而是具备旅游特色,则可以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发展旅游业,并合理解决农民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物权问题,促进当地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

  

  基于此,保继刚提出了“阿者科计划”。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阿者科村有210年历史,因其保存完好的“四素同构”生态系统、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聚落空间景观和悠久的哈尼传统文化底蕴,成为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申遗的5个重点村寨之一,同时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然而,在最初阶段,一些梯田景区虽然开始收门票,但当地农民并不知情,也没有得到收益,出现了在梯田核心区挖坑、盖房子以及梯田不放水等破坏整体景观的行为。后来,保继刚在考察中开始研究社区参与、社区增权、制度性增权,最后提出旅游吸引物权以及“阿者科计划”,即将利益分红机制与村落保护细则相互绑定。公司每天的营业收入、存量资金成本等财务情况公开、透明,每天都通过微信、公示栏、广播等3种方式,让村民知晓并参与进来,让村民在收获旅游分红的同时能够自发保护传统村落,达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最终实现村民自主发展。

  

  据悉,“阿者科计划”实施以来,阿者科村累计接待游客11.58万人次,总营收达300余万元。现如今,在阿者科村,村民们乐享8次分红,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

  

  保继刚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他希望借助参加湘湖对话的契机,让更多人了解旅游吸引物权与“阿者科计划”,让旅游业真正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副秘书长严晗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应避免资源掠夺、过度开发、破坏原有生态,以及人为搭建没有审美且简单复制的旅游建筑。

  

  变革与创新助力产业链重塑

  

  值得注意的是,变革与创新是此次湘湖对话的高频词汇之一。

  

  实际上,世界旅游经济在疫情期间受到巨大冲击,种种挑战带来了创新和变革。现阶段,游客的兴趣、旅游趋势、业界经营模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球旅游业走向全面复苏,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下,旅游业如何重塑旅游产业链格局、赋能世界旅游经济高品质发展是业内重点讨论的议题。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看来,从中长期来看,行业面临着变革和重塑的需要,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科技革命及可持续发展。“科技革命正在重塑行业。旅游产业的组织形态已经从原来的条状或线状链式逐渐走向网状、圈状,因为科技已经渗透至各个细分行业,导致行业整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对此,宋瑞提出:“首先,我们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在常态化的发展环境下,我们希望政府直接干预;其次,是行业共识,通过世界旅游联盟这样的平台,实现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共识、分享经验对于行业来说尤为重要;最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变革与重塑,企业都需要不断利用技术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最终实现各个方面的不断创新。”

  

  提起变革,科技是绕不开的元素。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文旅总裁方腾飞指出,科技对于文旅行业而言,是以连接、聚拢为手段,以降本增效、保质增收为目的,实现整个产业链生态的迭代和进化。他称:“如今,中国文旅产业数字化技术出海已经实现了惊人的提升。”

  

  《2023中国出境游趋势和数字化报告》显示,在安全和便利的签证基础上,社交媒体以及数字化便利程度已经成为人们选择出境目的地的重要因素,94%的人更愿意在拥有移动支付的目的地进行消费,54%的人通过朋友圈获得出境游的信息。

  

  方腾飞认为,技术是沿着产业链的发展突飞猛进的。“我们基于过去的实践,可以在全球产业链发展的宏观视角下做更多的工作。”他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旅游预订在线渗透率已达到60.6%,相比2019年提升了21.8个百分点。“实际上,旅游在线预订渗透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目的地文旅产业数字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国文旅产业的数字化技术放在全球来看都具有非常强的优势,因为我们拥有海量实践,并在这个过程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