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被“摘牌”的中华老字号包括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等。该消息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公众关注和讨论。
一些消费者熟悉的中华老字号被“摘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说意外,是因为老字号大都生命力强,历史悠久;说合理,是因为少数老字号确实触碰了规则底线,符合被“摘牌”的市场情形。
数百年来,老字号都只是一种市场概念,而非法律概念,老字号也主要受市场的调整,其振兴、发展、消亡的命运由市场决定。一些老字号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创新不足、长期经营不善、违法失信、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等问题,但市场调整的手段有限,刚性不足,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为了促进老字号规范发展、传承创新,商务部等5部门于今年初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建立了“能进能出”的老字号动态管理机制,既明确了老字号的申报认定条件,也明确了给老字号“亮红牌”的情形:中华老字号企业出现“企业破产清算、解散、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或三年以上不开展经营活动”“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及使用权”“发生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重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或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等情形之一的,住所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可以建议商务部将其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并收回中华老字号标识使用权及牌匾。此次被“摘牌”的老字号要么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倒闭,要么已经丢掉了老字号的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商务部等部门“摘牌”完全是按规矩操作。
监管部门动真格,剥夺一些企业的“中华老字号”名号,释放了老字号退出机制的惩戒、倒逼、震慑、警示、教育乃至激励功能——老字号固然是一种市场遗产、文化遗产,但只是一种历史口碑,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商业信誉光环,也不是高枕无忧的市场招牌。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更不能逾越法律底线和诚信底线,扰乱市场秩序,侵犯消费者权益。否则,老字号的发展之路便会越来越窄。
当前,新业态、新产品、新消费模式不断涌现,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老字号尽管有其传统品牌优势,但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老字号企业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在遵法守信、规范经营的基础上,积极贴近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断探索新型营销模式,不断优化消费者的体验,才能为老字号的商业信誉持续“充电”,摆脱掉队丢“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