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社区作为城乡运行体系的“底盘”,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端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近些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健全体制、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强化服务等,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初步探索走出一条符合基本区情和自身特点的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实现高水平社区治理,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汇川区坚持大党建理念,扛牢主体责任,强化全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区委主要领导带头示范,亲自领衔“书记工程”;区领导班子联系党工委、街道领导班子联系社区党组织、社区党(总)支部委员联系代表、无职党员联系群众,建立基层党建“四联系”机制;分级全覆盖建立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签订社区与驻区单位共建共治协议,在街道社区推行兼职委员制,明确职责任务,做实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治理中的龙头地位,推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从感情化维系到责任化落实转变。汇川区的实践表明,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可以更好地凝聚整合治理资源,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聚焦难题,强化服务。社区治理,人民是逻辑起点,人民是价值旨归。为了人民,治理才有意义;依靠人民,治理才有动力。汇川区坚持人民城市理念,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聚焦百姓的急难愁盼,不断优化服务,实现了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分类设立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党群服务站、街面“红色驿站”、小区“睦邻之家”,打造党员、群众家门口的服务阵地;畅通“心愿+志愿”双向服务渠道,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联户长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制,为群众提供便利暖心服务;创立“美丽楼栋”,坚持“政策宣传在楼栋、信息收集在楼栋、问题发现在楼栋、环境治理在楼栋、暖心服务在楼栋”,推广使用“红城微家”小程序,畅通居民群众诉求线上反馈渠道,接诉即办,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汇川区的实践表明,服务是最好的治理,寓服务于治理之中,才能彰显治理的民生温度,让居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强队伍,提高能力。基层治理关键在人,关键靠人。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需要把党员组织起来、把队伍组建起来、把群众发动起来。说到底,城市基层治理的战斗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治理队伍的素质及其能力。汇川区坚持注重打造过硬队伍,通过引领示范、导师帮带、专题培训、跟班锻炼、干部下沉等,壮大基层治理队伍,提高能力水平。比如,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先导性工程,健全完善选拔聘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关怀激励、管理监督等制度;发挥优秀党组织书记引领示范作用,以“名支书工作室”为载体深入实施“头雁工程”,通过实战实训,分享心得体会和工作经验;加强管理考核,实行月度考核与基础绩效、季度考核与考核绩效、年度考核与业绩考核奖金“三挂钩”,从而树立正确导向。汇川区的实践表明,加强队伍建设,必须着力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化能力,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作者系中国组织人事报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