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粤港澳大湾区

中国城市报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中国城市报总编辑杜英姿对话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委书记董可

重塑生态价值,奋力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

■中国城市报记者王楠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0月23日   第 06 版)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温泉小镇风光。从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广东省广州市某小学师生到从化区国医小镇开展研学活动。王楠摄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的从都国际会议中心景观鸟瞰。从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的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外景。从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广东省广州市的后花园,从化区坐拥粤港澳大湾区稀缺的生态资源,素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中国温泉之都”的美誉。“十四五”期间,从化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脚下净土、重塑生态价值,以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实绩实效,支撑广州当好“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

 

  2023年,从化区提出全力以赴落实广州市委、市政府赋予其的绿色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目标。近日,中国城市报总编辑杜英姿率考察团走访从化区,对话从化区委书记董可,探讨绿色发展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擦亮生态底色搭建产业平台

 

  杜英姿: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

 

  如今,生态优先已经成为广东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的重要内容。举棋落子,将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目标绣入发展蓝图,从化有着怎样的“绿色考量”?

 

  董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高瞻远瞩、思想深邃,为广东、广州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广东省委和广州市委工作部署,推动从化区生态优先的发展实践,就是坚持生态为本、产业强区、绿色发展。同时,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奋力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具体来说,我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是生态本底厚植成势,这是从化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底气所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湾顶绿谷,从化区依水而生、因泉而名,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世界珍稀含氡小苏打温泉闻名于世,森林覆盖率69.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地表水质量保持全市第一,是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生态腹地。

 

  其次是高端要素不断累积,这是从化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信心所在。当前,从化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发展壮大,联合利华、亨氏、比亚迪、普洛斯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项目相继落户,以广州国家版本馆、从都国际会议中心、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世界生态设计小镇为支撑的环流溪河生态价值圈效应逐步显现,将链接吸附更多全球高端要素。

 

  最后是国家试点叠加落地,这是从化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动力所在。当前,从化区已经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承接了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片区等国家级试点试验示范任务。从化区将率先为广州超大城市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高品质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现代城市和美丽乡村美美与共的绿色发展路径。

 

  杜英姿:作为国内经济第一大省,今年以来,广东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矢志“再造一个新广东”。从全局谋划一域,为高质量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从化如何立足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推动发展向深向细?

 

  董可:从化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湾顶板块,是珠三角城市群连接粤北生态发展区的桥头堡,有城有乡、有山有水,兼备大湾区核心引擎的要素资源和媲美粤北地区的生态资源,占据着畅通区域经济循环、加速区域要素交换的战略要道,在引领粤北生态发展区融珠入湾中地位特殊、作用突出。

 

  从化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广州市委“1312”思路举措,细化形成“1310”工作安排,努力以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实绩实效助力全市全省高质量发展。其中,“1”是锚定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责任担当,支撑广州当好“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助力广东实现“走在前列”总目标;“3”是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再造新征程从化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新优势;“10”就是努力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实现“10个新突破”,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工作。

 

  特别是在实体经济方面,从化区将更加突出产业强区的鲜明导向,通过4个环节的努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一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聚焦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四大新兴产业、五大未来产业,加快构建“3+4+5”绿色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二是平台建设提速提质。坚持集聚集约集群发展,集中力量、集聚资源打造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高埔创智谷、温泉总部集聚区三大战略平台,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其中,高埔创智谷将发挥毗邻中新广州知识城、衔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区位优势,加快启动区规划建设,聚焦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瞄准“1平方公里起家、3年初见成效”目标,全力打造集科技创新、生态居住、综合服务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是狠抓项目提质增量。强化项目为王工作导向,推行产业项目“交地即开工”,提高项目洽谈、拿地、开工、完工、投产各环节速度,确保所有新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如期投产达产,加快形成“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滚动发展的生动局面。

 

  四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进营商环境6.0改革,对标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加强要素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发展环境建设,打造吸引投资标杆地区。今年,从化区专门出台了“1+3+5+N”产业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全要素需求的政策扶持。

 

  强化服务意识政策保驾护航

 

  杜英姿:近年来,随着“硬环境”持续优化,从化区已经由“广州后花园”升级为“国际会客厅”,显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如今,一大批企业在从化扎根,更是从化区委、区政府在提升“软环境”方面努力的成果。大家很关注,从化是如何做到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

 

  董可:今年前三季度,从化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9.0%,新落地注册项目数量、协议投资总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2.5%、143.2%。这既是市场对从化营商环境的认可,也是其对从化发展充满信心的体现。为优化营商“软环境”,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增强企业的获得感,从化区主要有3个抓手:

 

  一是抓交流沟通,把企业“请进门”。建立政企沟通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政企沟通服务中心,举办百名港澳台侨企业家集中走进从化、广州市11区工商联主席和民营企业家走进从化等活动,听取企业意见,开展政策宣传,增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

 

  二是抓暖企服务,把服务“送上门”。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建立区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对全区244家重点企业实行精准帮扶,切实把事办到了企业家的心坎上。今年以来,区领导走访对口联系服务企业合计约460次,累计收集企业问题和诉求379条,均已逐一建档、销号管理。

 

  三是抓政策供给,把红利“领进门”。今年,我们在执行省市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从化区情实际,出台了一揽子助企暖企政策,包括“1+3+5+N”产业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全要素需求的政策扶持。今年上半年,全区民营企业市场主体数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4.81%,为近3年来最快增速。

 

  杜英姿:从化区对标广州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工作部署,聚焦“产业强区”目标定位,制定了“1+3+5+N”产业政策体系。请您介绍一下,该产业政策体系能满足企业哪些需求、为企业提供哪些要素保障?

 

  董可:从化区“1+3+5+N”产业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产业政策总纲文件、要素支撑政策、共性产业扶持政策、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共13个产业政策。其中,“1”是1个产业政策总纲文件,即《广州从化高质量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若干扶持措施》,明确各重点领域扶持政策的最高奖励标准;“3”是3个要素支撑政策,包含人才、资金、用地3种产业要素的扶持办法;“5”是5个共性产业扶持政策,包含总部经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建筑业、商贸服务业等5个重要领域产业扶持办法;“N”为若干个特色产业扶持政策,目前已出台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美妆与日化等特色领域产业扶持办法,后续将视情况陆续出台更多特色产业扶持政策。

 

  这套政策“组合拳”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涵盖企业全要素需求,在人才、土地、资金等诸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将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引人才、降成本,落得下、留得住、上能级、上规模。例如,在人才方面,政策明确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骨干人才,最高按照个人对本区经济社会贡献的100%给予奖励;在创新方面,政策明确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及新型研发机构等认定的,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

 

  开拓市场思维激发产业活力

 

  杜英姿:从化温泉是世界珍稀温泉,有着数十年的保护性开发运营历程。请您介绍一下,从化将如何擦亮“从化温泉”这一金字招牌?如何促进“温泉+”康养产业提质增效?

 

  董可:“从化温泉”这个金字招牌之所以闻名于世,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媲美瑞士的世界珍稀含氡小苏打温泉,含有弱放射性氡元素,有医疗保健价值。温泉所在的北部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2800个,达到了医疗级别。另一方面,从化温泉开发历史悠久,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蜚声中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开发兴盛时期,曾接待过多国政要,文化沉淀深厚,有“岭南第一泉”的美誉。

 

  近年来,从化区充分发挥面向大湾区8000多万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温泉+”康养产业蓬勃发展,健康管理、健康养生业态增长势头旺盛,每年吸引500多万游客沉浸式体验温泉康养文化,创造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

 

  为顺应群众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趋势,从化聚焦温泉康养产业,进一步擦亮“从化温泉”这一金字招牌。

 

  首先是树品牌。围绕从化温泉是世界珍稀含氡小苏打温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聚焦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高品质休闲需求,强化不同主题和类型的旅游景点、游线串联和旅游产品联动设计,让更多群众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到世界珍稀温泉。

 

  其次是优供给。以从化温泉风景名胜区和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为两极,推动新老温泉一体化发展,布局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型温泉文旅康养综合体,创新发展“温泉+水疗”“温泉+中医药泡浴”“温泉+运动游乐”“温泉+商务会议”“温泉+家庭旅行”等系列产品,不断丰富以“温泉+”为核心的“吃住行游购娱”多业态产品体系,打造全球知名的温泉度假旅游胜地。

 

  最后是强保护。温泉地热水是一种稀缺资源,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是从化温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将科学划定保护区,加强温泉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并将温泉康养产业纳入重点产业予以政策支持,引导温泉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杜英姿:近年来,从化提出深入实施新一轮老温泉新活力三年行动计划,一体优化提升新老温泉周边片区产业配套,努力实现老温泉新活力。“湾区生态价值创新谷、岭南山水田园新画卷”是从化温泉的发展愿景,在实现这一愿景、推动新老温泉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从化遇到了哪些难题?探索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

 

  董可:当前,从化温泉旅游景区主要有两个,分别是省级从化温泉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前者比后者更早开发,所以二者分别被称为老温泉、新温泉。这个区域是从化区生态环境最优越、高端资源要素最密集的区域,近年来已有广州国家版本馆、从都国际会议中心、生态设计小镇等高端平台型项目落户。

 

  针对新老温泉区域地理上紧密相连、温泉产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我们按照“一体发展、组团联动、多点支撑”的温泉产业发展思路,重点从规划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3个层面同步发力,推动新老温泉一体化发展。在规划一体化方面,制定《从化新老温泉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一体推进南部老温泉、中部新温泉、北部良口3个组团的生态保护、风貌塑造、产业发展、功能布局工作,协同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在产业一体化方面,以温泉总部集聚区建设为抓手,依托新老温泉35公里流溪河沿岸绿色发展示范带,串联老温泉、鸭洞河、凤凰山、小海河4个片区,形成以生态设计产业为特色,会议会展、财富管理、婚庆浪漫、现代马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推动新老温泉片区实现差异化特色化互补发展。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启动北部交通环线公路工程,推动各组团间快速通达;推进“流溪河碧道+徒步登山道”建设,塑造舒适宜人的慢行线交通体系,打造外联内畅、快慢接合的交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