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版:基层治理

中国城市报 2023年10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福建省宁德市:实施近邻党建全域提升行动

■中共宁德市委组织部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0月09日   第 28 版)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大力传承弘扬“远亲不如近邻”“把心贴近人民”等重要理念,聚焦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施近邻党建全域提升三年行动,持续推动组织、资源、力量向基层治理一线倾斜,为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建设美好家园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坚持全域统筹联动激活“一盘棋”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宁德市出台《关于近邻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全域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施方案》等“1+16”指导性文件,搭起城市基层党建“四梁八柱”,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建设水平。

  

  深化赋权增能减负。推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全省率先将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巡查大队、社区建设服务中心3个前台机构定为事业副科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5+3”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梳理权责清单和属地管理事项清单,健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上下联动体系有效运转。

  

  强化区域组织联结。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轴心,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动市县领导干部兼任“大工委”召集人或“大党委”第一书记,推行联席会议、轮值主席等制度,引领调度区域内各类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精准落实“双报到”“六定”制度,动员160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党组织精准配对,3.3万多名在职党员、9100多名离退休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8000多件。

  

  坚持全域组织覆盖织密“一张网”

  

  优化社区管理。宁德市针对“万人社区”等管辖人口过多的情况,通过村改社区、析置社区、新增建制等方式,新增社区18个,推动22个社区党支部及时升格为党总支(党委),不断理顺管理体制。

  

  升级小区党建。加强小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制式小区党支部比例提升至56%。制定出台《城市居民小区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小区党支部书记“怎么选”“做什么”“如何管”等问题。全面实施“1+3+N”近邻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健全议事协商、服务评价、监督管理等工作制度。

  

  畅通网格末梢。扎实推进党建引领网格“五进五强”工作,大力推动党组织向居民网格延伸,衔接已成立小区党组织情况,组建网格(小区)党支部615个、党小组247个,逐步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微治理结构,不断延伸党的工作触角。

  

  坚持全域资源整合服务“一体化”

  

  增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活力。宁德市成立市级物业行业党委,制定“红色物业”星级评价办法,明确把物业企业党建和参与小区服务治理等工作纳入评价体系,赋予街道、社区和小区党组织一定评价权限,评选结果作为物业续聘、“黑白名单”、项目招投标等重要参考,2022年度评选出3家五星、21家四星物业服务企业。

  

  探索支部领办模式。突出党组织“兜底”作用,针对老旧小区无物业服务难题,全市成立35家社区党组织领办的物业公司,采取“政府先期投入+先尝后买”的运营模式,为76个小区提供基本服务。推行支部领办孝老食堂,全市累计建设542个互助孝老食堂,日均服务老年人超1.4万人。试点支部“领办+”,比如,福鼎市石亭社区党委领办城东农贸市场,有效解决脏乱差现象,带动市场客流量增长20%,社区每年创效增收5万元。

  

  拓展培育邻里文化。深化“五社联动”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免费提供场所等方式,引入社会组织300多家,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公益课堂、幼儿托管、法律援助等专业化服务,150个社区探索形成170个符合自身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组建1000多支邻里志愿服务队,营造“邻里一家亲”和谐氛围。

  

  坚持全域要素保障卯足“一股劲”

  

  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宁德市组织县级组织部部长、分管副部长赴南京市、苏州市学习考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分两期对全市200多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全覆盖培训,提高队伍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能力。落实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试点成立以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个人命名的“导师帮带工作室”,加强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传帮带。

  

  加强阵地功能化建设。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场所置换、闲置资源盘活等办法,新建改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9个,建成小区“近邻红色驿站”239个,优化养老、托幼、健康、文体、生活等功能体系,构建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多个网格(小区)红色驿站的“15分钟服务圈”。

  

  加强信息化建设。整合党建、政务、城市管理服务等数据资源下沉,扩大信息共享面,打造“智慧社区”。在党群服务阵地添置自助服务终端机等设备130多台,下放社保、医保等高频事项权限400多项,推广“智慧党建”APP和微信小程序,推行线上预约、网上办理等服务,丰富“指尖生活圈”。

  

  坚持全域责任压实拧成“一股绳”

  

  健全责任传导机制。宁德市全面建立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或担任召集人的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梳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重点项目22项,各县(市、区)品牌项目10项,建立季度调度、专项督查、集中通报等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

  

  用好督导考核指挥棒。赋予街道综合管理权、人事建议权、对县直单位的绩效考核权等8项权力,强化街道“轴心”作用。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社区党组织按季度向单位党组织反馈在职党员服务重点工作情况,作为干部平时考核、评先评优等的重要参考,每年对共建单位报到服务情况作出综合评价,作为单位文明单位、综治平安等考评的重要依据。

  

  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市级连续两年开展示范社区(小区)培育工作,打造百个“近邻党建”示范典型,加大奖补力度,择优串联形成近邻党建示范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