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全域党建·咸阳市

中国城市报 2023年06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三原县:打造红色主阵地 为民服务更精细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6月05日   第 22 版)

  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打造“同心三原”党建品牌,全力构建“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立体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有活力的社区党建“红色阵地”,不断增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为民服务精细化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夯基础 破难题

  打通阵地建设“中梗阻”

  三原县坚持问题导向,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筑牢基层基础的重要环节,针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来源不足、经费不足、功能不完备等突出问题,积极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社区组织活动阵地提档升级,不断完善“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体系。

  强化统筹规划。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纳为“书记项目、部长项目”,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街道社区抢抓落实工作机制。综合社区点位特征、居民聚集等因素,积极整合社区原有公共设施、闲置资源等,因地制宜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小区工作站等便民服务设施,积极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员群众的“便捷办事处”。按照新建一批、提升一批、划拨一批、租赁一批的方式,“一社一策”制定建设方案。通过政府划拨、租赁等方式新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个,改造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个。

  加强资金保障。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整合各级各部门资源,按照“财政为主、项目为辅、基层自筹、党费兜底”资金保障思路,扩大资金筹措渠道。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有效整合日间照料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省市标准化建设等活动项目资金,充分发挥基层主动性,鼓励基层通过自筹、争取社会捐助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源,建立起稳定规范的社区阵地建设经费保障机制。累计拨付财政资金1500余万元,整合各级各部门项目资金300余万元,基层自筹资金200余万元,列支党费100余万元。

  夯实责任落实。坚持县镇联动、按期推进,多次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对社区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并建立工作台账,确保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压实工作责任,实行周督导、月通报制度,督促基层和建设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此外,将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年底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确保南郊社区、西大街社区、东郊社区、池阳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新建提升项目按期完成。健全管理制度,从严控制挂牌行为,凡需要挂牌的,必须要有配套资金、政策和项目等。

  强融合 优布局

  激发为民服务源动力

  三原县按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职责明确、服务规范、便民利民”原则,有效融合空间布局、项目资源、科技支撑,以舒心共享的空间、贴心优质的服务、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社区为民服务软实力。

  融合空间布局,强化服务功能。坚持“情系社区,服务党群”理念,在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一设置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社会治理调解室、志愿服务站、“微心愿”墙等区域,创新推动党员党性体检中心、VR党建展示厅等党员教育设施进阵地,按需设置母婴室、朗读厅、棋牌室、瀑布流数字借阅机等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政务服务、议事交流、休闲娱乐、矛盾调解、法律咨询、政策宣传等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让党员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集党员和群众教育、管理、培训、服务、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融合项目资源,提升服务效率。健全完善社区便民服务清单,整合党建、卫健、民政、劳保等50多种服务事项,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让群众事务不出社区就能“一站式”办结。去年以来,全县各社区累计直接办结居民慢性病申请、高龄补贴申请、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事项6300余件。深化区域化党建联建共建,扎实开展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社区“双报到·为民行”活动,充分用好用活辖区驻区单位、在职党员等力量,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等机制,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主动对照清单进社区、进网格、进小区、进住户开展服务。截至目前,全县73个单位党组织、21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完成报到,形成“党组织有责、在职党员有为、社区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

  融合数“智”平台,提高服务效能。突出党建引领、科技赋能,顺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建设智慧服务平台,推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服务工作便捷化、实效化。试点打造智慧社区党群服务系统,设置智慧党建、智慧政务服务、社区信息公开等模块,借助技术手段,对发展党员等日常业务、党员结构等各项党建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转换为便于直观理解的动态表格、数字和图形,实现各项工作“成绩单”“问题表”实时“晒”在阳光底下、“晾”在群众眼前。开发互联互通的移动终端小程序,当党员群众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小程序发布需求问题,社区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系统了解群众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并给予反馈,用小程序解决了群众的“大事情”,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强延伸 壮载体

  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三原县突出“同心三原、服务有我”主线,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范围,为群众提供多元化、便利化、个性化服务。

  打通服务末梢。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在社区居民小区建设“小区工作站”,构建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小区工作站多点分布的“一核多点”服务体系,推动基层治理力量和范围向小区、楼栋延伸,积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通过整合社区工作者、物业工作人员、业委会人员、志愿服务者进入小区工作站担任站长、副站长及楼栋长,实现社区物业党建联建。采取“一小区一特色”的方式,根据小区现状分析小区具体需求,针对老年人较多的社区,小区工作站联合相关机构提供精准化的医疗服务、文体活动、上门送餐等便民服务;针对老旧小区,提供家电维修、管道疏通等便民服务;针对年轻人较多的小区,提供快递寄存、宠物寄养、相亲交友等服务。

  创新服务载体。积极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依托社区党群便民服务中心、城市广场等公共资源,创新搭建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服务平台,打造“池阳小哥”红色驿站。站内空调、微波炉、饮水机、医疗箱等设施一应俱全,让快递员、外卖员等群体热了能纳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歇脚、伤了可用药,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温馨港湾。制定出台《“池阳小哥”红色驿站管理员制度》和《“池阳小哥”红色驿站文明公约》,有效保障了驿站的规范使用和作用发挥。

  拓展服务范围。积极推进文化服务进社区,在于右任书法广场建立城市书房,公园、广场积极配建图书自助借阅机,依托24小时无人自助终端、移动客户端等技术,读者可通过刷卡、人脸识别、二维码扫描等方式,实现方便快捷地自助借还图书,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全面推进养老服务进社区,根据社区老年人人口密度、健康状况、经济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在各社区合理选址、科学规划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各日间照料中心设有餐厅、康复室、休息室、书画室等多个功能室,并配置各类社区养老设施、器械等,为辖区老年人贴心提供膳食供应、休闲娱乐、理疗康养、心理疏导、图书阅览等服务,满足不同身体状况、年龄结构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和精神需求,让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