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城市教育

中国城市报 2023年05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汇聚育人力量 增强育人合力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杨佳恵 洪向华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5月29日   第 21 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建立完善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是关键。“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建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人。这必然要求汇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力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合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更好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立教育主体协同机制

  实现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指高校全体教职工都应该参与到育人工作中,强化育人意识和育人责任,自觉将育人要求和要素落实到各群体、各岗位中,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形成管理人员、教师、后勤服务人员、校友“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共同体。

  发挥管理人员积极引导作用。学校各职能机关干部和管理人员在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管理人员与学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各部门的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如何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行政管理人员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好每一项规章制度,有效引导、协调和规范好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流师资队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要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政治理论学习、培训轮训、实践锻炼等制度,长期开展新教师入职师德教育、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等培训。学校整体师德师风的建设,影响着高校的育人效果,高校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确保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全面发挥。

  强化后勤服务人员的育人工作。在服务育人工作中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与学生建立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切实了解学生实际需要,研究针对学生需求的工作方案,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

  发挥校友榜样育人作用。要充分发挥校友育人的重要作用,让大学生在校友事迹、校友精神以及校友能量的熏陶下,逐渐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为人处世能力。

  建立教育过程协同机制

  实现全过程育人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仅需要全员育人,还要把全员育人理念、方法、制度贯彻到新生入学前到毕业后的全过程,各个时间、各个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全程跟踪、无缝衔接,做到有效育人。全过程育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将育人内容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即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时刻刻贯穿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这是从时间维度上开展高校的育人工作,从新生入学前、大一到大四,再到毕业的整个过程,都要体现育人为本。

  做好入学育人工作,实现有效衔接。高中到大学是一个跨度,高校应该为新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高校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的起点,是高校面对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中生开展育人工作的起点,蕴藏着丰厚的育人要素与育人逻辑,强化高校招生育人功能的发挥,对于衔接好人才培养入口,主动打造高校育人闭环,将立德树人覆盖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至关重要。

  贯穿大一到大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校思政课程要贯穿学生大一到大四整个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的育人功能,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品牌,实现整个培养过程人才质量的提高。

  加强毕业育人工作,保证育人持续性。校友毕业后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大都与本学院所设系、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要有组织开展校友工作,形成校级院级协同管理模式,做好校友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建立教育资源协同机制

  实现全方位育人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要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拓展育人思路,构建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资源的育人功能。

  发挥课程资源育人功能,同向同行地培养知识信仰。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要挖掘和提炼专业课的德育元素,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融合、同向同行;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多维协同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强化组织领导的顶层设计;创新建设路径,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构建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发挥科研资源育人功能,生成敬畏真理的科学精神。科研活动是科研育人的载体,高校要借助科研项目、科研活动等营造良好的学校科研育人氛围,为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创造良好的机会,并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激励教师开展言传身教,尤其是相关社会科学实践与研究更应扩大影响范围,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发挥文化实践资源育人功能,回应理论应用的现实关切。文化育人应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契合,要强调优秀文化内容与社会发展诉求的契合,并借助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联与结合,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最终外化为大学生的行动自觉。在实践育人中,大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艰苦奋斗、不怕挫折、相信科学的基本认知和体验,这就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发挥网络资源育人功能,养成锤炼自媒体时代的对话沟通能力。高校要加强工作统筹,整合校园网络教育资源,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加强对校内各类网站、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夯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办好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网上论坛等新媒体产品,用这些产品去宣传思想、传播新闻、引领风尚,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对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

  发挥管理服务育人资源功能,助力培养奋进拼搏的健康人格。在管理育人中,管理者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改革和创新,在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持续强化管理的规范性。在服务育人中,以人为本应是高校服务工作的核心理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以人为本;在组织育人中,党组织必须承担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的重要责任,拓展自身的影响能力、文化熏陶能力等,真正成为高校组织育人的先锋队;在资助育人中,高校要借助贫困帮助机制,引入多元化的帮扶资源,尤其是社会资源,在资助过程中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精神品质。

  【作者单位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