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健康

中国城市报 2023年05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

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 百姓共享“健康红利”

中国城市报记者 孙雪霏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5月29日   第 17 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全景。
  怀来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京西100公里,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对接北京发展的“桥头堡”。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着力解决群众异地就医、看病难等问题,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完善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去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落户这里。

  一次合作,两地开花。一年来,从医院设备到就医环境,从医德医术交流到人才培养,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这座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帮助下,怀来当地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让怀来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顶尖诊疗服务,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效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推进医疗卫生领域协同发展

  前不久,患者宋阿姨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被确诊为冠心病,需接受搭桥治疗。

  过去怀来人有大病,都习惯去北京。如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就在家门口,宋阿姨和家人考虑到挂号方便,又免去了两地往返的周折,既能享受北京的医疗资源,还能按照河北的标准收费,便决定在当地就医。

  出院当天,医务人员为宋阿姨办理了住院医疗费联网结算,现场完成医保报销。“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让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患者看病就医越来越方便了!”宋阿姨的女儿说。

  医疗协同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异地就医免备案、医保联网结算等便民惠民举措,为患者节省了来回奔波的时间成本,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使得看病就医变得更高效便捷。

  2022年7月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开诊,标志着怀来县医院正式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托管。这是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签约后,区域医疗合作迈出的新步伐。

  近一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累计派出各学科专家95人入驻怀来院区,参与门诊、查房、手术、科室管理等多项工作,并成功完成髋关节置换术、颅脑外科术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此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还派出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等23个学科专家担任科室主任,常驻或定期出诊,定期开展线下和线上查房以及病例讨论。

  怀来院区作为医疗共同体的牵头单位,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的机制,已实现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同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本部与怀来院区也开通了“怀来院区收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回到怀来院区康复、复诊”的双向转诊服务。两级双向转诊成功衔接,构建了三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新模式,切实解决了百姓就医难的问题。此外,怀来院区筹备成立介入导管室,与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五大救治中心密切合作,无缝对接,设立24小时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了急救体系。

  家门口看名医、跨省异地结算、优质医疗人才有序流动……今年以来,我国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的诊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不断实现新突破,更多的河北及周边患者就近享受到了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努力实现“病有良医”。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这是一个名字,也是一块改善当地医疗水平的金字招牌,对我们县医院来说,就是一次重生。”怀来县医院院长宗涛海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挂牌开诊以来,通过输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管理模式、医疗技术、医疗人才和其他医疗资源,有效惠及了怀来县及周边地区百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向怀来县医院输出品牌、技术、管理等优质医疗资源,加强怀来县医疗学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助推怀来县在医疗服务、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有效破解怀来县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看病难、应急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盘活怀来县域医疗资源,促进纵深合作,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这成为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一个缩影。

  当前,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方面,给出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创新管理模式,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派驻执行院长、医疗院长与怀来县医院的院长、副院长组成领导班子,结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科学管理模式及百年老院的管理经验,实行院长负责制并进行了管理改革。同时,怀来院区通过职工大会、院周会、学术讲座、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将人文、工作和服务理念贯彻到每一位职工心中,统一院徽、白衣及院内各类标识,激励医务人员树立高远理想与信念,增强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怀来院区引入“双主任制”管理模式提升学科能力,临床科室分化精细,由派驻专家担任学科执行主任,负责学科规划与发展;医院本地科室主任为执行主任,负责日常运营与管理。同时,急诊部门也进行了全面优化,重新规划人员结构,增设特色诊室,统一管理与物资调配。此外,院区采用科技手段提升就医体验,实现远程挂号、自助到诊登记、自助缴费等功能。怀来院区的每一项细节改变,无不体现出其崭新风貌及对优质医疗服务的追求。

  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积极提升医疗水平,每年定期从院本部派驻医护骨干团队及优势专科医务人员,怀来院区的医护人员也会获得定期进修机会,形成互利共进的医疗协同模式。自2022年起,怀来院区开始筹备重症医学科,并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习,如今已正式开诊。此外,怀来院区鼓励科研合作,申报各类科研项目,推动创新药品和医疗临床器械的临床试验及拓展性使用。至今,院区已形成了常驻专家、定期出诊、远程会诊等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近一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加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培养“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如果说优质医疗资源流入为河北“输血”,那么培养一支能力强又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便是“造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如是说。

  为了构建一支扎根本土的专业医疗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实施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专家们每周都会不定期进行现场或线上交流和讲学,怀来院区的医护人员也分批前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学习诊疗技术。在托管模式的引导下,“传、帮、带”的理念深入人心,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稳步提升。

  “以前,像骨科和颅脑损伤这样的病例,我们并不常见,患者基本都会去北京治疗。”宗涛海说,在北京专家的指导下,他们的诊疗技术更加规范,科室管理模式更加科学有效,医护人员也有了接触国内甚至国际领先诊疗技术的机会。

  托管以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怀来院区共同对诊疗流程进行了规范,包括了临床科室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的设立,并根据实际情况对18项核心制度的全面梳理和校正,不仅提升了怀来院区的诊疗水平,也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不到一年时间,怀来院区已开展了各类新技术、新项目21项,各类手术完成率和病房入住率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从管理到教学,各个科室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学习氛围有了显著提升。

  宗涛海表示,这种托管模式的“造血”功能已初显成效,越来越多的怀来医护人员正在迅速成长。这不仅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也有效提升了怀来院区的诊疗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水平。

  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汇集了一流的各科专家和中青年技术骨干,形成了完备的人才梯队,带动了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跨越式提升。

  对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这近一年来的蜕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执行院长王泠深有体会。她认为,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因此,怀来院区突出靶向育才,采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同质化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

  据了解,今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将更加关注人才梯队的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推动科研转化成果落地,让更多患者享受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