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观城

中国城市报 2023年05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

转型升级赋新能 景美民安业兴旺

■中国城市报记者叶中华 通讯员谢仁凤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5月08日   第 09 版)

  “桂中水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城区天蓝水碧,风光秀美。

  回望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的成长轨迹,从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到砥砺前行深耕拉开城市框架,再到劈波斩浪赶超跨越,一幅水清、地绿、宜居、兴业的城市建设美好画卷,正在桂中大地徐徐展开。

  

  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宜居家园

  

  “我喜欢来水城散步,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让人心旷神怡,是一个锻炼休闲的好去处。”来宾市民韦华平日里常会带着孙子到桂中水城散步,对这里优美的环境赞不绝口。

  

  昔日,来宾城中绿色少,虽然有红水河穿城而过,但因河床太低,让其变成“有水不能用”的城市,沦落为“桂中旱片”。

  

  如今,漫步在碧波荡漾的桂中水城边、徜徉在草鞋沟景观带,不禁让人感叹:来宾市区环境大变样,市民生活更幸福……

  

  “近年来,市水利局统筹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着重围绕贯彻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保护制度,狠抓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建设美丽幸福河湖等方面重点工作,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来宾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桂延说。

  

  来宾市通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强化市容环境管理、推进生态园林建设、加强综合执法监督等举措,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让来宾变得越来越亮丽,人民群众越来越幸福。

  

  来宾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2019年至2022年连续4年地表水断面水质排名全国前列,其中2019年位列全国第一,水质优良率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建成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国家环境服务业试点展示基地,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来宾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环境为本,打好稳生态促转型攻坚战,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让来宾人民尽享“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福利。

  

  厚植文化热土建设文明家园

  

  赛场内,双方队员你攻我防、你抢我夺,抢断、快攻、盖帽、三分球等精彩好戏轮番上演;球场外,观众加油、呐喊、欢呼声响彻球场上空……2022年11月12日晚,来宾市武宣县通挽镇2022年第二届“平安杯”篮球赛暨“天隆学府壹号杯”篮球邀请赛在尚黄村球场开战。

  

  一场场精彩赛事激活基层全民健身热情。自获得“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称号以来,来宾市推进的“求乐、求知、求技”——“三求”文化体育惠农工程,为广大农村建设了体育设施,组建了农民篮球队,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2023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播出《打起锣鼓唱起歌》专题纪录片,来宾市忻城县农民歌手兰培文现身荧屏。

  

  在忻城,90后兰培文不仅是远近闻名的山歌传唱者,还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忻城壮族织锦技艺的传承人、壮锦文化推广达人。

  

  兰培文说,要发展壮锦文化,不能仅仅把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来欣赏,还要推陈出新,将它用于日常生活。“只有了解年轻消费者的审美爱好,做到锦上添花,才能让这门传统手艺在新时代‘越活越年轻’”。

  

  而这只是来宾市展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2018年以来,来宾市大力推动示范区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文化阵地辐射作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央、广西壮族自治区两级财政投入2.81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1.46亿元,建成了来宾市城市会客厅、市民舞台、武宣大藤峡博物馆、象州县文体中心等一批市县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市、县、乡、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完善。至2020年,全市713个行政村实现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广播电视光缆行政村“村村通”,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标准化。创新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至村,逐步构成市、县、乡、村四级建设服务模式,公共文化实现区域共建共享、线上线下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均等化、数字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10多年来,来宾市公共文化“建得起、用得活、管得好、可持续”的模式,成为经济后发展地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反弹琵琶”的典范。来宾市公共文化经验入选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相关模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乃至全国各地得到广泛推广。

  

  自2013年11月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全市上下多措并举,整合资源,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夯实产业支撑推进产城融合

  

  在来宾市工业园区下辖的河南工业园内,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厂房里机器轰鸣,一条条生产线快速运转,汇聚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亮丽风景线。

  

  “中沛锚定2023全年产值计划8亿元、比2022年增加12%的发展目标,在原有的商用显示领域、汽车中控领域继续扩大了全国市场占有率;同时,今年在智能家电市场、工业控制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订单稳步上升。”广西中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镇沅介绍,下一步,公司将用足用好“项目工作20法”,拼速度、抢进度、加力度,继续完善中沛电子信息产业园上下游产业链。

  

  “抓经济关键是抓产业、抓产业关键是抓项目,要运用‘项目工作20法’,在全市上下形成‘大抓产业、大上项目’的浓厚氛围。”2022年初,来宾市委书记何朝建在全市产业振兴暨重大项目推进会上如是说。

  

  何朝建表示,所谓“项目工作20法”,就是在上项目时要坚持3个基本要求;在谋划项目时,要打好5张“王牌”;在争取项目时,要实行“三上两下”5步法;在高质量推进项目时,要落实7项措施。

  

  据悉,今年一季度,来宾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2%;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同时,来宾市工业园区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额35.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

  

  “下一步,园区将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扩投资、上项目、强产业、增后劲,优化营商环境,力争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实施,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来宾市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骆平原说。

  

  多年来,传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来宾,如何在创新转型上大下功夫?党的十八大以来,来宾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大力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工业发展硕果累累。

  

  当前,随着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不断完备,来宾市实现了“一根甘蔗吃干用尽”。

  

  广西福斯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所产的环保餐具,是来宾市“甘蔗—制糖—蔗渣—浆纸—可降解环保餐具”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来宾不仅有丰富的甘蔗资源,更有一流的营商环境。”该公司副总经理许家辉表示,目前,公司已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所产环保餐具大部分出口日本、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来宾市围绕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对标对表国内、区内先进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桂惠贷”财政贴息政策等,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023年,“来宾市义务教育入学全程网办,让企业随迁子女读书无忧”案例上榜广西壮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先进典型示范案例。

  

  产业旺则城市兴。从来宾市武宣县城东新区进入县城,城区高楼林立,街道宽阔整洁,道路纵横交错,沿河美景如画,城市天际线美不胜收。

  

  2022年,武宣县围绕五大领域24项重点建设任务,谋划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77个,总投资139.95亿元。截至2022年底,全县统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38个,累计完成投资86.88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14.2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20年的44.57%提高到2022年的45.7%,城镇化快速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新城拔地而起、设施不断完善的武宣县,是来宾市城镇面貌大为改观的生动缩影。

  

  从农业地区到工业城市,从“桂中旱片”到魅力水城,从艰难起步到景美城兴,来宾市这座新兴之城,正抢抓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试点政策机遇,加快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广西内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高地、以桂中水陆联运区域物流枢纽基地为支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重要节点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图片由来宾市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