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3年05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相似的古镇如何才能“长得不一样”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5月08日   第 06 版)

  背景:

  

  “五一”假期,许多游客将古镇作为旅游目的地,想感受当地最原始的风土人情。然而,同样的青瓦白墙、网红餐饮、纪念品店……游客满怀期待前来“打卡”,映入眼帘的竟是千篇一律的场景,被网友吐槽:“古镇都长一个样!”

  

  千镇一面不是新问题,同质化严重,质量被数量淹没,早就被诟病。那么,相似、雷同的古镇怎样才能“长得不一样”?

  

  @鲍南:游客对“千镇一面”吐槽,对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也是一声提醒。不只是古镇,近年来玻璃栈道、巨型雕塑、不夜城等网红景点都成了克隆模板,在全国有了不少翻版,东施效颦之下成了游客的视觉灾难。凡此种种,说到底还是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思维陈旧,仍停留在旅游就是造景引流卖票的“一锤子买卖”上。旅游并不是景点的展示参观,而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治理者必须转换思路、换位思考,优化消费环境,设身处地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需求。

  

  @《池州日报》:倘若古镇不“古”,谈何穿越时空界限,探寻旧时痕迹?倘若古镇唯“商”,谈何体验市井鲜活,感受民风民俗?倘若古镇全“同”,谈何寻找独特体验,感受文化魅力?披着古镇外衣的“小商

  品城”,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古镇走出同质化误区,不仅要学会“讲古”,也要学会“上新”。好的创意设计,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新旧交相辉映,营造出古镇融合美。

  

  @光明时评:千镇一面,最终伤害的是古镇这个文旅资源池。“古镇都长一个样”这句话折射出的是人们对古镇概念的失望和疲惫,也势必会影响消费者对古镇旅游的热情和期待。是时候树立这种意识了:古镇,需要门槛,只有拥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才配得上一个“古”字;拥有一定数量的本地居民、保留一定的生活风貌,具备一定的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才配得上一个“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