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全域党建·曲靖市

中国城市报 2023年04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探索构建“五大体系” 推动基层治理变革

■中共曲靖市委组织部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4月24日   第 18 版)

  曲靖市城市景观。

  曲靖市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部署会议。

  曲靖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队下沉基层一线开展民情分析。

  2022年以来,云南省曲靖市聚焦基层治理权责匹配难、资源下沉难、乡镇(街道)统筹难、县乡协同难、活力激发难等问题,全面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以提升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治理能力为主线,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执行体系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改革,探索构建“五大体系”,推动基层治理变革,切实打通治理痛点难点堵点,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提升党建引领力构建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

 

  曲靖市把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作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抓治理融合推进,以高质量党建促发展、强治理、惠民生。

 

  加强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纳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全面启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制定出台总体方案及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平台“1+4”政策体系,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专项工作规则、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基层治理工作的总抓手、路线图、任务书。每年实施一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项目,市级每年创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县(市、区)1个、示范乡镇(街道)10个、示范村(社区)100个,市级财政每年安排预算16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奖励。

 

  建强横向到边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坚持把党的组织建到村(居)民小组、居民小区、产业项目、商务楼宇、搬迁安置点等基层治理单元,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万余个,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41个,全面推进“五强五好”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建设,成立互联网、物业行业、快递、交通运输、网约出行、外卖送餐等9个行业党委,在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重点区域组建党组织2632个,全力建设“四圈三带”基层党建版图,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全面推进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推动各领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实现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治理共抓。

 

  建立一贯到底的组织领导机制。市、县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委员会,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主任”,下设办公室在同级组织部门,设立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9个专项工作组,强化“市县乡村网”五级联动,形成市级主导、县级主管、乡级主抓、村级主战、网格感知一贯到底的“动力主轴”,统筹推进基层治理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做到有领导机构定事、有牵头部门统事、有规范制度管事,实现统一领导、上下联动、一贯到底。

 

  构建安全风险防范责任体系。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领域全过程,旗帜鲜明加强对安全稳定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聚焦安全生产、命案防控等16个重点领域,采用负面清单的形式,条目式、清单式明确市直责任部门和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不能击穿的责任底线。通过建立领导体系、责任体系、落实体系、考责体系,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安全屏障,为曲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提升条块统筹力构建一体高效的运行体系

 

  曲靖市以“下沉、赋权、增效”为抓手,一体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服务改革。

 

  深化改革,建强乡镇(街道)治理中心。聚焦县、乡权责不清、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等基层治理难点堵点,推进乡镇(街道)管理体制、赋权扩能、编制、“一支队伍管执法”和“一件事”模块化运行5项改革,梳理改革事项46项,深化乡镇(街道)内设机构“大部制”改革,合理调整优化乡镇(街道)编制数,全面梳理乡镇(街道)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属地管理事项3个清单和更多统筹协调权、参与建议权、反向考评权,厘清县乡权责边界,着力增强乡镇(街道)统筹调度能力。

 

  强化服务,建强村(社区)治理单元。分类明确行政村、村改居社区、城市社区职能定位、工作重点,依法编制13项村(社区)工作准入清单、16项为民服务事项清单和17项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全面厘清村(社区)权力边界和职责范围,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规范设置自治组织,不断提高村(社区)服务和治理能力。整合各级各类到村涉农资金项目,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2022年全市1686个村(社区)领办合作社共计1484个,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数为3.37亿元,平均每村收入19.96万元,村级组织自我保障、服务群众、推动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细化网格,做实治理“神经末梢”。设置“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三个层级网格,在农村原则上推行“组网合一”或“一组多网”,在城市社区一般以居民小组、居住小区、街巷、工贸企业、商务楼宇、商圈市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划分网格单元,将基层党建、安全生产、综治维稳、民生服务、疫情防控等网格管理资源整合到其中,实现“多网合一”。全市共划分一级网格137个、二级网格1688个、三级网格3万余个。

 

  理顺机制,优化治理服务流程。市、县、乡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办公室,推行视频化调度指挥,形成“市级统筹指挥、县级监管考评、乡级建设使用”的网格运行体系。制定网格管理服务事项准入制度,编制网格职责清单,探索推行网格事件“报办分离”制度,推动网格事项“发现受理—分析研判—流转处置—跟踪督办—考核评价”全流程闭环运行。对较为复杂的事项,通过综治平台直通上报,采取“吹哨报到”及时处理,实现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办。以县(市、区)、乡镇(街道)两级党(工)委书记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创新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书记领航”项目294个,切实解决基层治理落实难点、协调痛点、整合堵点。

 

  提升民生保障力构建一事通办的服务体系

 

  曲靖市依托“城市大脑”,整合数据资源,建强“一网统管”平台,建立高效便捷的基层治理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审批“一网通办”。

 

  推行“一个中心抓治理”。围绕构建高效便捷服务平台,一体推进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民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整合到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多中心合一”。全市统一党群服务中心名称,合理划分功能区,制定规范提升工作指导目录规范牌匾、制度,明确运行机制,提升服务功能,优化“人气指数”考核指标,打造为民服务综合阵地,建设完成3个县级、30个乡级、100个村级“党群连心·先锋阵地”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试点。

  推行“一个窗口管办结”。整合服务窗口,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在乡镇(街道)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改革,优化窗口布局,组建前台综合受理区和后台审批区,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在村(社区)推行“代办点+自助服务终端+网格员服务+线上服务”模式,一体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完善村代办、乡受理、县审批联动机制,建设全流程不见面、零跑动、智慧办政务服务新模式,更加高效便捷服务企业和群众,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60%以上,累计完成全市村(社区)群众代办政务服务事项30.64万件,“一个部门管理、一个部门办结”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创新设置“办不成事”反映受理窗口,兜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推行“一个平台统数据”。建成一体化的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决策分析指挥信息化平台,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整合“智慧党建”“雪亮工程”“智慧城管”和政务服务等平台数据,打破数据壁垒,推动信息分级共享、互联互通。推广使用可视化信息技术和智能感知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进智慧乡镇(街道)、智慧社区、智慧村组、智慧小区建设,为市民提供养老、就业创业、卫生、文化、教育等智能服务。

 

  推行“一部热线管受理”。推行接诉即办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改革,整合除110、119、120、122之外的热线电话,依托“城市大脑”建设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行“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优化接诉、派单、办理、考评等全流程环节,形成“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级负责、限时办结、监督考核”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效率,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便民利民服务工作格局。目前,系统已累计登记处理群众诉求74904件。

 

  提升治理战斗力构建一线聚集的队伍体系

 

  曲靖市树立重实干、重实践、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基层治理队伍。

 

  加强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在基层治理一线培养锻炼、识别考察、提拔使用干部,精准科学选配熟悉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优秀干部进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健全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常态机制,持续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乡镇工作人员最低服务期限有关规定,保证乡镇干部队伍总体稳定。

 

  持续优化村(社区)“两委”班子。深入推进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和优秀人才“归雁”工程,巩固深化村(社区)“缩面提标”改革,按照“五定”原则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选聘管理、教育培训、薪酬待遇、激励关爱、社会保障等机制,加强村干部专业化管理,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深入开展以“五比五看”为主要内容的“擂台比武争先夺旗”活动,优化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基层治理、文明和谐“五面红旗村(社区)”推选办法,市级财政每年划拨2500万元给予补助,县级分类组织“擂台比武”活动20余场次,推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现场晒成绩、亮成效、找差距、补短板。

 

  推动干部下沉一线。坚持基层需要、能下应下,整合现有驻村工作队员、市县转任职级干部和年轻干部、部分乡镇(街道)干部4支队伍,从市、县下沉干部5200余人,按照乡镇(街道)不少于1人、村(社区)不少于3人标准,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队,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工作。建立市、县领导基层治理联系点,组建“挂乡联村包户”工作组1686个,包保指导基层治理工作。落实乡镇(街道)干部包村联户制度,把乡镇(街道)干部编组,沉入村(社区)和网格开展“组团式”服务。

 

  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按照“选聘为主、多元补充”原则,建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每个网格至少配备一名专责网格员。推行下沉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注重从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致富带头人、村(居)民代表、热心人士等人员中选聘网格员,全市共配备专(兼)职网格员6万余名,全覆盖开展岗前培训,确保持证上岗。建立“三培养”机制,把党员培养成网格员、把网格员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年轻的网格员培养成村(社区)小组干部,确保网格员选得出来、发挥作用。建立村(社区)网格员优进绌退机制,组织开展“金牌网格员”推选。

 

  提升发展凝聚力构建一呼必应的动员体系

 

  曲靖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牵引力,把各方面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大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更实在”要求,统筹推进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疫情防控、创文创卫等重大工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6.32万人次,强力解决中心城区商品房不动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集中精力做好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学生号”公交、小学生课后服务、“智慧停车”等民生实事广受好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行党员户挂牌公示和党员积分制管理、设岗定责、志愿服务、联系群众等制度,示范带动群众全面参与乡村建设、基层治理,持续加强城乡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善,积极选树道德模范,推广运用“道德银行”“红黑榜”“爱心超市”等经验做法,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和学习宣传,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积极性。

 

  推动党群共建参与基层治理。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沟通交流制度、调研指导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在46个街道创新搭建“政企联盟”党建共同体。选聘260余名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推动两新组织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有机融合。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商圈、红色物业阵地等,增设375个“小哥(司机)驿站”,全天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微波炉、饮水机、雨具、急救包、充电插排和桌椅等“6+N”服务。聘任2154名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担任“流动网格员”,充分发挥“眼耳鼻舌”感官系统作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推动各级机关在职党员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参与洁城亮城、文明交通、助老扶幼等志愿服务9万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960余件,协调资金800余万元,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

 

  着力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在麒麟区、富源县全面推行新乡贤参与基层治理实践,推进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健全完善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体系,实施“万企帮万村”“万名人才兴万村”“校企联村”等行动,引导社会资本、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基层治理,全面深化“先锋引领·爱在珠源”党员志愿服务、“红袖章”等曲靖特色志愿品牌创建,依托行业领域广泛开展社会管理、矛盾调处、环境卫生等服务,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构筑人人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图片由曲靖市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