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化

中国城市报 2023年04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

擦亮长征印记 赓续红色文脉

■中国城市报记者胡安华文图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4月03日   第 16 版)

  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民族博物馆建筑外景。

  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金沙江畔悬崖绝壁上的岩体军旗。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推进的重大文化工程,其建设范围是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

  

  2021年12月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全面启动仪式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泸定县举行。今年3月底,由中共甘孜州委、甘孜州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得荣县委、得荣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甘孜州“贡嘎艺术节”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推进会在得荣县瓦卡镇召开。

  

  在此推进会召开之际,中国城市报记者来到甘孜州得荣县最南端的瓦卡镇,聆听长征故事,追寻红色足迹。

  

  确立“一核一馆两桥三故事”规划布局

  

  高山林立、地形崎岖的得荣县如何打造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的南大门?

  

  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1936年5月,贺龙、任弼时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简称红二军团。1936年7月5日,根据中革军委电令,红二军团同红六军团及红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由滇入川,挺进甘孜州涉藏地区第一站得荣县,在得荣县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和辉映历史的红色遗址。这为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依据和资源基础。

  

  贺龙桥,一座横跨金沙江、承载着红色历史的风雨桥,是甘孜州历史上第一座以元帅命名的桥。

  

  甘孜州副州长、得荣县委书记黄进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当时红军进入得荣时,在扎纳亚山口受到了地方反动势力的武装阻击,由此打响了进入甘孜的第一场战斗。战斗胜利后,贺龙登上扎纳亚山口,遥指现贺龙桥处,说将来要在这里修建一座大桥,让两地通联起来。”1959年7月,为遵照贺龙元帅的心愿、解决两岸群众通行难问题,金沙江上修建起了长85米、跨度75米、宽6米的钢架桥,被命名为“贺龙桥”。

  

  2022年4月得荣县邀请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女士在贺龙元帅生前签名中提取组合成的“贺龙桥”三个大字,现已镌刻于桥头横梁上方。在多位红军后代看来,这是两代人之间的红色传承,也激励着大家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得荣县内的红色遗址遗迹众多,红色资源富集,红色文化底蕴深厚。2022年10月,得荣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开园试运行,近半年来深受省内外群众喜爱,累计1.1万人次前往参观游览,体验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近年来,得荣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一核一馆两桥三故事”的规划布局。黄进表示,一是以“一核”为引擎,即以建设瓦卡红军长征小镇为核心,以红军长征小镇集约化打造引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通过整合瓦卡4A级旅游景区和红色文化关联互动,与特色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集“红色+观光+休闲+体验+N”多种业态的红军长征文旅特色小镇和一批红色文化旅游村落,切实落实乡村振兴大战略。

  

  二是以“一馆”为载体,即建设一座标准化的民族博物馆,以红二军团长征时在得荣活动的内容为主题展陈,在展现得荣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和历史变迁的同时,让文物“活化”,让历史“开口”;通过“博物馆+教育基地”模式,把民族博物馆建设成弘扬长征精神、开展红色文化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基地。

  

  三是以“两桥”(红二军团进入得荣途经的“红军桥”和“贺龙桥”)为双翼,通过“保护+修缮+利用”,擦亮“两桥”红色品牌,让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历史光芒和生机活力。

  

  四是以“三故事”为灵魂,即采用编排红色剧目、情景模仿讲述等方式,讲好扎纳亚战斗、牛圈边上的支委会、下拥村军民鱼水情3个红色故事,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南大门建设赋予时代灵魂。

  

  展览与实景剧辉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碧水金沙江畔,藏乡花开正艳。3月27日,甘孜州得荣县民族博物馆开馆,贺龙桥正式揭牌。到场的嘉宾有开国元帅彭德怀侄孙彭宇、张胜华夫妇,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张邦英之子、油画家张亚东,开国中将顿星云之孙顿衡,中国老年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华,延安延水情公益促进会副会长陈龙狮、秘书长王溦及常务理事李增民、刘菲菲、庄江滢等。

  

  当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得荣县民族博物馆,探寻红军长征道路上的坚实足迹。该馆设有“红军长征在得荣”专题展陈,分为序厅、战略转移西征入川、红二转战得荣荣光、会师甘孜北上抗战、长征精神得荣力量和尾厅六个部分。馆中展陈文物共312类819件,以及国内知名画家、书法家创作的各类国画、书法作品84幅。其中,延安延水情公益促进会精选了“上品名家陕甘边革命老区书画交流组委会”多幅作品捐赠给得荣县民族博物馆;由张亚东捐赠的油画作品《1936年在甘孜》《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绿水青山》,生动展现了红军长征途经甘孜的壮阔历程,现已珍藏于得荣县民族博物馆红军长征陈列馆。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红二军团在得荣真实故事改编的大型红色实景剧《牛圈边上的支委会》已于3月26日晚在得荣上演。该剧结合全息投影、无人机等技术,全方位呈现长征时期的历史旧貌与时代场景,带领观众沉浸式走进那段峥嵘岁月——1936年5月5日,红二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同志率领下离开中甸,朝得荣方向进发。途中红二军团后卫二连粮食紧缺,士兵们只能找野菜煮汤喝,但是越来越多的同志因为体力不支掉队了。这时,战士们在松麦村一户老百姓家的牛圈角上发现一大缸青稞。一边是红军“不动群众一针一线”铁的纪律,一边是因饥饿而面临牺牲危险的战友,一次紧急的党支部委员会就在这家牛圈旁边召开了。

  

  《牛圈边上的支委会》在结构上分为5个篇章,时长为85分钟。“整台剧目历时近一年筹备创作,除了突出深厚扎实的故事设定外,还通过场景营造、表演互动、动静观照等虚实结合的形式来深化红色教育的‘硬核’剧情,将金沙江岸向阳谷地的红色旅游地标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时尚的剧目表演、交互体验模式有机结合。”《牛圈边上的支委会》导演汪甲表示。

  

  看完演出后,有观众说:“如果爱有颜色,那一定是红色。”

  

  增强持久吸引力让红色文化可亲可近

  

  3月的得荣,微风轻拂、桃红柳绿。在金沙江畔的悬崖绝壁上,占地面积1936.57平方米的岩体军旗显得格外耀眼,一抹中国红引得众多游客纷纷打卡留念。

  

  3月27日,在世界纪录官方认证团队现场认证下,得荣县岩体军旗被成功认证为“修建于岩石上的最大旗帜”世界纪录。

  

  据了解,这面岩体军旗是为了纪念红二军团1936年5月7日进入得荣而量身定制的。当地希望以这种方式提醒世人牢记这段历史。

  

  此外,得荣县“桃花季”“红酒季”也鸣锣开场,加快了长征主题红色资源与生态主题绿色资源的融合,形成了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黄进表示,未来得荣县将携手相邻地区,建立共商协作机制、红色旅游共享机制和联合管理办法,共建基础设施、共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共谋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共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同时,得荣县将通过“博物馆+教育基地”的模式,将得荣民族博物馆申报成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开展红色文化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基地;采取“保护+修缮+利用”的方式,擦亮特色红色景观品牌。

  

  得荣县还将把得荣县民族博物馆红军长征陈列馆、岩体军旗、红军军歌以及红色实景剧《牛圈边上的支委会》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成世界级网红打卡地和红色文化旅游新地标,增强红色景观的持久吸引力,推动全县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