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报告,对12个互联网平台7类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调查后发现:“第三方测评”信息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大,然而93.1%“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55.7%涉嫌“商测一体”“以商养测”,35.7%涉嫌虚假测评。不科学、不公正、不客观的“第三方测评”对生产和消费造成严重干扰,不断产生的乱象引发消费者担忧及社会各界关注。
@《工人日报》:理论上,第三方评测扮演的应是“黑面包公”的角色,不仅能对商家进行监督,倒逼其坚守质量,努力提供优质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省心省力的消费指南,必要时还可以作为维权凭证之一。公正客观的第三方测评是一种现实需求,若成了“扮猪吃老虎”、围猎消费者的“高级猎手”,不仅不能成为消费市场良性发展的帮手,反倒成了搅乱市场秩序的“帮凶”。
@光明网:测评行业出现的种种乱象,说到底是行业发展太快而规则不健全的结果。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测评行业几乎没有门槛可言,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从业;另一方面,规则和标准的缺失,导致一些测评方为了利益最大化,信口开河,或虚假宣传,或恶意贬低。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测评行业,理应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
@澎湃新闻:无论是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还是打造健康、公平、诚信的测评市场的角度,都不能让第三方测评再继续混乱下去了。一是要对测评机构进行规范。平台在对一些从事测评业务的账号进行“加V”和资质审核时,一定要注意仔细核实,并对此负责。二是测评过程应当严格依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采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并严格杜绝将商家的利益掺杂其中。一旦发现不符合程序、含有利益勾兑的测评,监管部门和平台就要根据其违规违法程度,做出警告、禁言、封号、罚款等不同等级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