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交通

中国城市报 2023年01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春运:客流总量回升 货运需求增加

■中国城市报记者郑新钰文图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1月16日   第 12 版)

  1月13日清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内旅客行色匆匆。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欢乐团圆是每个中国人对春节的向往。

  

  1月7日,春运大幕拉开,到2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本次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第一个春运,也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运。

  

  今年春运有哪些新变化?旅客出行会有哪些新体验?如何保障医疗和民生物资运输高效有序运行?

  

  出行需求井喷预计客流总量约20.95亿人次

  

  每年春运对交通运输部门来讲都是一场“大考”,但今年的“考题”可能更难。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上,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坦言。

  

  挑战首先体现在客流量的变化上。这几天,在外工作的异乡人彼此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几号回家?”随着“乙类乙管”措施加快落地,人民群众累积的回乡过年、探亲访友的需求集中释放;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选择旅游过节。

  

  经交通运输部初步分析研判,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

  

  “交通运输组织将从低负荷状态到满负荷运行状态。”徐成光表示,从客流构成看,预计探亲流约占春运客流的55%,务工流约占24%,旅游和商旅出行分别约占10%,不少高校已在春运开始前放假,出行相比往年占比相对较小;自驾车、城际拼车、定制客运等出行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小客车日均流量约为262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6%。

  

  从时空分布看,预计节前以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及主要劳务输出省份迁移为主,探亲流、务工流叠加,客流强度有所提升;节后则以主要劳务输出省份及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聚集为主,返程客流相对错开,1月27日(农历正月初六)和2月6日(农历正月十六)前后将出现两个返程高峰。

  

  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万向东介绍,根据目前掌握的春运期间旅客订票情况看来,机票订票峰值出现在1月18日至1月20日;从订票量来看,北京—三亚、上海—北京、北京—海口、深圳—昆明、深圳—重庆、杭州—昆明、深圳—成都等航线居于前列。

  

  出行服务升级便民化、人性化措施频出

  

  1月7日清晨,北京西站前,张先生拎着大包小包等待进站,喜悦之情流露于眉宇之间。“进站口已经没有了扫码测温的装置,进站只需1分钟,方便快捷。”张先生说。

  

  北京西站客运车间党总支书记崔雷介绍:“3年来,我们第一次把候车室全部开放。我们现在从4班倒改为了3班倒,增加现场的作业力量。”

  

  据悉,今年是“乙类乙管”实施后的首个春运,针对春运客流高峰,交通运输系统推出不少便民化、人性化举措,情暖旅客回家路。

  

  以铁路出行为例,据国铁集团客运部主任黄欣介绍,铁路部门在总结以往好做法的基础上,在乘车、候车、购票等环节,将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

  

  在车站服务方面,电子客票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站补票和列车补票业务环节已全面实施电子化;学生优惠票不再规定乘车时间限制,每学年任意时间可购买4次单程的学生优惠票,方便学生在任何时候使用。

  

  与此同时,因铁路责任或不可抗力造成旅客退票,联程车票可一并办理退票,而且免收退票手续费;不再收取旅客办理补票、变更等业务的手续费,并将扩大非高峰方向票价折扣优惠列车范围。

  

  消息通知方面,已购票并预留了准确联系方式的旅客,可以及时收到所乘坐的列车停运和变更信息,以便合理安排行程。

  

  值得一提的是,春运期间,在全国3200余组动车组列车上,旅客可通过扫描座椅扶手上的“铁路畅行码”,查询列车正晚点、运行位置、接续车次、交通接驳等出行服务信息,还可以办理餐饮选购、补票升席、查找遗失物品等业务。

  

  春运期间,旅客中转服务比较多,旅客特别关心中转方面的信息。“我们安排全国站内便捷换乘的车站由过去80个增至100个,并完善车站服务设备设施与引导标识,提升旅客中转换乘效率,为旅客在春运期间便捷换乘提供条件。”黄欣说。

  

  此外,飞行出行服务方面,民航各单位尽可能为旅客提供无接触式服务,并做好一线员工健康监测和重点场所清洁消毒、通风,降低旅客感染风险,让旅客安心出行;通过采取增加热线线路与服务人员等措施,提升客服电话的接听率,及时处理好旅客的服务诉求。

  

  货运需求大幅增加全力保障物资高效运输

  

  客运需求井喷,货运也呈现新变化。往年的春运一般是“客增货减”,但今年春运有所不同——随着疫情流行高峰陆续到来,各类医疗防疫物资、节日生活物资和今冬明春的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需求均会有较大增长。

  

  特别是中小城市、农村地区物流配送基础相对薄弱,加上一线从业人员离岗回乡及可能出现的大面积新冠感染,上岗人员不足,局部地区或出现末端配送不畅问题。

  

  春运期间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进展如何?如何保障医疗和民生物资运输高效有序运行?

  

  对此,徐成光回应:“我们跟踪疫情形势变化,及时掌握全国重点医疗物资运输需求,督促指导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动对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确定的286家重点医疗物资保供企业,靠前服务,一企一策。”

  

  此外,徐成光还提到:“我们建立了医疗物资运输保障日调度制度,对重点省份、重点物流企业加强调度,确保医疗物资及时运达。严格落实新冠病毒疫苗货物运输车辆高速公路免费优先通行政策,保障疫苗货物安全高效运输。”

  

  需要注意的是,想要让物资顺利送到居民家中,除了要保证交通“大动脉”畅通,最后一公里“微循环”也至关重要。

  

  中国城市报记者发现,前段时间,很多地方的群众反映快递运输变慢、到达时间变晚了。“自去年12月中旬开始,一些城市快递员群体陆续出现了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部分分拨中心和营业网点因为减员而无法正常作业,对快件的处理和末端的投递造成了现实影响。”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解释称,快递业是典型的网络型经济,具有全程全网的特点,一个环节受到影响,将会传导到整个网络。

  

  一个好消息是,经过快递业从上到下的全力应对,服务已有效恢复。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5日,全国快递员上岗率已经达到94.9%,积压件的数量较前期已经出现了大幅削减。

  

  “针对部分城市一线快递员短缺造成物流末端配送不畅问题,我们都是即接即办,立即开展调度部署,督促及时补充短缺的快递配送人员,推进营业网点应开尽开;优先配送医药、防控物资积压快件,全力畅通医疗物资末端配送。”徐成光说。

  

  小贴士

  

  春运健康出行指南出行前:

  

  1.要合理安排出行,尽量避免前往疫情流行水平比较高的地区探亲访友。

  

  2.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

  

  3.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已经居家治疗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应居家、不外出,尽可能减少与家人接触,不接待亲友探访,不走亲访友;在没有排除风险之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前往人群聚集的场所。

  

  旅途中:

  

  1.乘坐飞机、火车、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时,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2.在候机、候车时,规划好时间,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久留,选择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等候。

  

  3.优先使用网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直接接触方式买票。

  

  4.遵循咳嗽打喷嚏礼仪。咳嗽、打喷嚏时,不要摘下口罩,且需用肘部遮掩,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不随地吐痰。

  

  5.自驾人员减少在服务区逗留时间,全程做好健康防护,加强车辆通风消毒。

  

  返家后:

  

  1.返乡初期,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尽量避免接触家里的老人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减少聚餐聚会,做好个人防护。

  

  2.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时候,多饮水,对症治疗,如病情发展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