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全域党建·黔东南州

中国城市报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施秉县:服务群众用心用情基层党建有声有色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2月26日   第 22 版)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着力破解城市基层党建难题,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实现了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党员群众参与模式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引领转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五心工作法”同群众连心

  

  “潘伯伯,我们又来看您啦,最近过得怎么样?这周末我们要在活动室开展‘评家风晒家训’活动,您有兴趣的话就来参加!”施秉县城关镇飞凤社区驻村干部杨晶在常态化入户走访时,向社区居民宣传即将开展的活动。

  

  近年来,施秉县在全县8个城市社区推行“称心、暖心、放心、舒心、安心”为核心的“五心工作法”,践行“工作不拒、问题不掩、责任不推、成绩不争、群众满意”的服务宗旨,创建“服务态度好、党群关系亲、干部作风硬”的服务型社区。

  

  同时,通过“流动办事桌”改变了传统的办公室议事制度,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服务活动,将服务事项延伸到老百姓家中或议事现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对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及时进行商讨,做好疏导、劝解、协调、处理工作,有效提升社区公信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治理共同体激服务热情

  

  施秉县构建“县级党委为主导、镇级党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主体、网格为单元”的四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委在城市基层党建中联结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作用,实现城市社区、驻区单位、新兴领域党建的开放式区域化融合,让党建与业务、党建与基层、党建与群众共同发展,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在易地移民搬迁社区构建“社区支部书记+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楼长”的服务管理责任体系,社区“两委”成员和驻社区工作队员每人负责联系2—3个楼栋,加强对空巢老人、困难居民、残疾人、贫困学生等困难群体的关注,定期进家入户走访、电话访谈,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限期解决。截至目前,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260余个,多种方式帮助解决就业334人。

  

  同时,组织驻社区单位志愿者开设“爱心课堂”,为孩子们集中开展课后辅导,拉近了基层党组织与小区居民的距离,居民也对基层党支部的工作给予认可,主动配合开展工作。

  

  “每次在这里开展活动,和小朋友在一起朗读、交流,心情特别愉悦,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声音把更多温暖传递下去。”施秉县城关镇南官营社区“四点半”学校的社工表示。

  

  有声图书馆让党建发声

  

  “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看书看久了就眼酸头胀。”西正社区老党员刘义光说,自从有了有声党建图书馆,自己就可以在手机上轻轻一点,用听的形式了解最新政策了。

  

  施秉县通过积极探索“大数据+党建+互联网”模式,在社区(村)打造有声党建图书馆,党员群众通过“掌上阅、线上学、码上读、云上听”线上线下学习达3560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830余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提升党员群众综合素质,深受广大党员群众青睐,成为新时期传播党的好声音、加强城乡治理的强大引擎。

  

  有声党建图书馆的推广运用,改变了党员理论学习形式单一、流动党员教育培训较难、老党员无法长时间阅读的困境,采用先进的音频技术,将党的创新理论以新媒体形式展现,党员群众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获得海量学习资源,打造了“指尖上的学习平台”。

  

  “爱心集结号”亮红色底色

  

  施秉县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探索构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多方联动机制,有效统筹整合各方力量资源,持续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建立健全全程代理、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错时服务、真情QQ群、值班台等为民、便民、利民制度措施,做到居民办事有记录、有落实、有回音,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我的这些老家具很早就想淘汰了,放在家里也占地方,我年纪大身体不好,搬也搬不动。跟咱们社区来报到的党员志愿者一说,马上就帮着给搬走了,真是太感谢了。”点单居民郝华建满怀感激地说。

  

  目前,由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社区“两委”、驻村工作队、社区党员、志愿者等40余人组成的“爱心集结号”志愿服务队,通过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电器维修等志愿服务,为群众代办业务、维修水电、安全排查等服务2500余人次,办实事1200余件,不断以“先锋指数”谋取群众“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