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6.5摄氏度升到39.5摄氏度我用了两个小时;从39.5摄氏度恢复到36.5摄氏度我用了两天不到。
头晕、发冷、高烧、咳嗽、酸疼……几乎每个感染病毒后的症状我都毫无遗漏地体验了一番。半夜睡不着,挣扎着起来想写点什么,却发现满网络都是“体验”“科普”和“告示”,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这点不适似乎算不得什么。
回想刚加入“阳”圈的那一天,窗外寒风呼啸,我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偌大的小区花园里一个人也没有,心中不免紧张害怕,顿时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随着症状越来越轻,我揪着的心也慢慢放松了下来,于是安慰自己:体温高点也挺好,至少漏风的窗户对我不再构成威胁。
生病第二天,我的微信消息和电话突然多了起来,收到最多的问题是:“你‘阳’了吗?”听到最多的关怀是:“要多喝热水。”但凡得到这样的信息,我第一时间反应是对方大抵也“阳”了。在互不接触的问候与关怀之余,每个人都希望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更多发病后的身体变化、恢复时间和用药情况。
那么多的问候和关心中,我唯独害怕接到家里老人的来电——告诉他们自己的状况,会被担心;不说,纸肯定包不住火。
最终,电话还是打来了,听筒里却传来奶奶感染病毒的消息,紧接着,妈妈、婶婶、叔叔、表姐、堂弟也纷纷“中招”。
这个时候,已经基本康复的我成了科普人士。“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我发出豪言壮语,“按照权威机构发布的方式来处理,很快就会康复!”然而,视频对话框里奶奶的泪水和不安的眼神还是让我瞬间破防。
12月23日一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脸上,厨房蒸笼中散发出的馒头香味格外诱人,楼下几位阿姨正跟着音乐跳起广场舞。我打开手机,看到表姐已经在网上开始她的服装带货;堂弟的电话那头传来检修铁轨的叮当声;叔叔打来的微信视频电话中,奶奶带着红色绒帽靠坐在沙发上,气色好了不少,眼神里多了几分安定……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奶奶微笑着冲我挥挥手,“阳光总在风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