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乡村振兴

中国城市报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白集镇:

环境整治出实效 美丽乡村展新颜

■中国城市报记者张永超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2月19日   第 14 版)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白集镇刘楼村水上乐园风光。张艳斌摄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白集镇白庄村墙院彩绘景观。张艳斌摄

  青山不老、绿水徜徉,这是美丽乡镇的历史回望和时代找寻;村间地头、栖息劳作,无数先民在泥土里扎下了根、留下了魂。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现实需要,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

  

  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白集镇,一场人居环境整治的美丽蝶变,推动了乡镇由“脏、乱、差”向“净、绿、美”提升转变,绘就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干群齐心治出人居环境新变化

  

  走进白集镇,清风桥、望水亭、朗月湖等一个个顶着湿漉漉、水灵灵名字的新建村景映入眼帘,泽湖碧波荡漾、飞鸟腾翔,堤岸树草丰茂、廊道悠长……

  

  可是,曾经的白集镇残垣断壁、塘沟污水、垃圾杂物遍布各处,城镇发展一度经受环境困苦,改善居住环境自然成了当地群众日夜期盼的心愿。

  

  近年来,追求绿色的坚韧与笃行,在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树起风向标。白集镇更是以一场以治理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和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等为重点的“六乱六清”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整治,告别了以往的陈规陋习和沉疴痼疾。

  

  累计拆除“违旧废”建筑317处,清理垃圾死角340余处、陈年垃圾1700余吨;修建农户小花园627个,疏通沟渠27条、合计里程达70公里,实现全镇38个行政村水系大贯通;整治废旧坑塘39个,并将其打造成为村头游园、水上乐园;新植树木5.3万余棵,对镇域内10条通道实施硬化绿化……如今,白集镇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白集镇人居环境改变带来的今与昔的云泥之别,再次验证党的领导关键作用。

  

  奔走在豫东乡村的沈丘县委常委、白集镇党委书记张艳斌,是一位拥有南开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和中央党校哲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的“墩苗”干部。他带领干部群众大力实施“三边四化五美”“一村万树”“一宅变四园”和美丽村庄“12345+”等系列工程,把党旗牢牢插在路边、水边、村边人居环境整治的第一线,推动全镇乡村面貌“一天一个样”。

  

  为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在张艳斌的倡议下,白集镇率先全域探索实行生活垃圾农户付费制度,每户付费50元—100元,全镇已收取160万元;村村设立美丽乡村基金,广泛发动在外成功人士、企业家、新乡贤及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折合310万元;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整治后复垦土地指标纳入平台交易,目前已初验指标160亩,增加镇收入960万元,争取各类建设项目17个,共计8650万元,全镇初步建立了项目争、财政拨、村列支、农户付、社会筹、政府补、指标换7种多元化投入模式,把钱用到景点村、示范村、达标村的创建中去,目前已打造了2个景点村,争取了9个示范村建设项目,初步建成了涵盖15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旅游环线。

  

  为了让这项民生工程持续出实效,白集镇进一步加大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督导检查力度,各包村干部全部下乡监督和支持所包村的环境整治工作。督查组对9个管理片区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实行不间断督查,建立督查台账,跟踪问题整改,对整治行动迟缓、工作推进不力的干部,进行逐级约谈督办、通报批评问责,力促环境整治出实效、惠民生。

  

  同时,白集镇通过探索垃圾分类减量、门前三包、保洁员管理、村庄清洁日、志愿者服务日、积分管理、星级创建评比、红黑榜、投诉举报等制度,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干、理事会成员领着干、群众自觉主动干”的生动局面,厚植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和常态化的坚实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白集镇获得全省文明村镇、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其中张善庄村被评为河南省健康村庄、周口市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产业发展找出好风景里新奔头

  

  天朗日清、和风送闲,畅游在白集镇河滩村,池塘垂钓、芦苇寻踪,收藏自然情趣;走出喧闹、重回静谧,漫步在白集镇刘楼村,水上赏鱼、岸边观景,感受自在安然;亲近田园、手握泥土,钻进白集镇的生态农业大棚,体验农事、采摘果蔬,共享丰收喜悦……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也带动了白集镇特色产业的飞速发展。

  

  特尔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操作中心的“棚掌柜”,科技感满满——实时监测棚内空气质量,分析果蔬品类土壤基质。工作人员坐在大棚控制器前,轻点鼠标,一个人就能管理15个大棚。

  

  据了解,特尔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萒营村、张善庄村、李宋楼村等白集镇12个村联村共建,占地235亩,有温室大棚15个。园区建立“农业+科技+休闲”的方式,生产高品质无公害的蔬菜水果。

  

  “我们的番茄、豆角、茄子、西瓜等蔬果,直接对接沈丘超市和社区,品质高、价格好,供不应求!”特尔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产业园年效益达300多万元,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附近不少人前来体验农事采摘游。

  

  风貌变风景,风景变“钱”景。白集镇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完善“一村一品”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康养旅游业等,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创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让乡村更具人气,让农民的口袋更鼓。

  

  目前,白集镇先后升级打造了特尔、舒兰、森润等蔬菜瓜果种植基地,占地面积共1200亩,建设蔬菜大棚670座,发展小青菜、芹菜、生菜等叶菜品种20多个,种植8424西瓜、网纹甜瓜、天仙草莓等瓜果品种12个,确保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同时,建造了玻璃温室3座、分拣车间4栋、冷库4栋,配备冷藏车6辆,形成了产销藏运一条龙生产链,吸纳当地常年就业农民480多人、钟点工3000多人,群众过上了“顾家挣钱两不误”的惬意生活,筑起了防返贫“堤坝”。

  

  乡风文明绘出和美乡村新画卷

  

  白集取名于“百善之集市”。立足这一乡情,白集镇厚植孝善文化底蕴,坚持把旧村风貌改造与环境整治相结合,注重保留乡土味道,尽可能地留住田园乡愁。

  

  在白集镇白庄行政村,天时路、地利路、人和路……条条街道有名字,路路畅通;崇德胡同、向善胡同、怀仁胡同……个个胡同有文化,厚德载物;孝道文化、中医知识、传统国学……户户院墙有彩绘,赏心悦目。

  

  白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李怀胜介绍:“我们充分发动群众,让每一个群众都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我们实行门前三包,17条胡同都起了名且选举了胡同长,环境整治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在白集镇白集村,百善湖、百善厅、百善廊、百善亭、百善书屋、百善广场、村史馆……百善园内景点亮丽;名人名言、诗词对联……孝善文明随处可见。

  

  白集村党支部书记黄玉中介绍:“在整治过程中,我们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村史馆就是聚集大家的力量改建而成的。村史馆很多物件都是村民自发捐赠的,最大限度保持乡土本色。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村民受益了,我们以后的工作也更好开展了。”

  

  如今,白集镇乡风文明的种子还在不断生根发芽,助推产业更兴旺,村庄更和谐,村民更富足。

  

  “我们还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持续全域全面全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奋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以宜居宜业和谐和美乡村建设的新成效厚植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张艳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