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文化

中国城市报 2022年11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多层级推广流行音乐初期阶段教学

■王文军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1月07日   第 22 版)

  随着当今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丰富多彩的流行音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流行音乐初期阶段教学则是广大受众深入这片美丽风景的桥梁。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Music(PopMu-sic)翻译而来的,又称“通俗音乐”。20世纪30年代左右,我国少数城市才受国外影响,出现流行音乐,但那时并未普及。流行音乐在我国真正得到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正临改革开放之际,伴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流行音乐逐渐在我国掀起了音乐审美浪潮。

  

  当时,我国港台地区流行歌曲最为盛行,借助无线电广播、盒式磁带录音机等媒介,港台歌曲在大陆广泛传播。这其中尤以中国台湾歌手邓丽君的歌曲影响最为深远。邓丽君在吸收中国民族艺术的基础上,借鉴日美音乐的演唱风格,并融入个人情感,形成了一种新颖独特的演唱形式,开辟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唱法的新纪元。邓丽君演唱上的总体特征是运用了现在通俗唱法的一个普遍演唱技巧,即气声唱法。她是中国内地气声唱法的源头,确立了内地流行女歌手的演唱风格。其中,以李谷一和程琳最为典型。李谷一作为当时的民歌手,在演唱《乡恋》时采用了流行音乐演唱技巧的气声唱法,使这首歌成为大陆流行音乐歌坛的先锋作。与李谷一相似,流行歌手程琳的《小螺号》也采用了与邓丽君相似的唱法,虽然当时广受争议,但最终被大家所接受和喜爱。邓丽君不仅对内地歌坛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创作手法、演唱技巧及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是前后两段中国流行音乐史的连接符号。

  

  继“港台风”之后,“西北风”又应运而生。它在中国传统民歌基础之上,融入欧美摇滚风格,风格粗犷,别具一格,是继抒情柔美邓氏唱法之后的一大突破。其代表作品有《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心中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等。

  

  21世纪初是内地流行音乐发展的高潮。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追求更加迫切,这其中尤以青少年人群最为突出。这一时期,以周杰伦、林俊杰为代表的流行音乐人才在内地广受好评。周杰伦将传统中国风与R&B(节奏蓝调)曲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周氏饶舌唱法。2001年,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Jay》一举夺得中国台湾当年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最佳制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项大奖。自此,周氏饶舌唱法成为了中国流行乐坛的又一突破。

  

  2004年是内地流行音乐的又一转折点,以湖南卫视的音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和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为典型,掀起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电视选秀和网络歌曲的新潮流。此后,内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选

  秀节目,比较出名的有《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中国好歌曲》等。而截至目前,网络歌曲也已经培养出了很多流行音乐人才,如汪苏泷、徐良等。网络的自由也给流行音乐人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很多网络歌手也频频出现在各大音乐颁奖典礼上。

  

  综上所述,流行音乐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但一直在向前发展。新时期的流行音乐发展乐章需要更鲜活的力量去续写,而这一重任,则落在流行音乐初期阶段教学上。

  

  流行音乐初期阶段教学是完善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音乐素养作为综合素质中的一种,这方面的培养也应得到足够重视。流行音乐属音乐中的一类,且近年来流行音乐在我国热度不减,俨然成为广受欢迎的类型,所以对学生加强流行音乐素养的培育势在必行。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做好流行音乐初期阶段教学对完善素质教育而言也是一大助益。

  

  流行音乐初期阶段教学是加强高校音乐教育的需要。一方面,高校实行流行音乐初期阶段教学可以丰富基础课程,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生在高校受到良好的流行音乐教学,可以助力高校营造更好的音乐氛围,从而提升高校的综合魅力。

  

  笔者认为,流行音乐初期阶段教学可为我国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奠定文艺基础,为促进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尽一份力。

  

  此外,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城市居民对流行音乐的接纳已不再是被动的欣赏和自娱自乐的业余演唱,他们需要更加专业的音乐培训来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在此背景下,要拓宽流行音乐初期阶段教学的范围和层级,加强流行音乐趋向专业化的社会教育,满足城市居民的相关需要和精神文化需求。(作者单位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