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启动实施“百村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通过新建修缮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整体优化一批的方式,统一完善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办公条件和服务功能,逐步解决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乱、功能缺、服务弱、配套差等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首批13个乡镇、5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全面完成。
规范统一全域推动
清流县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便民利民”的原则,通过一套台账抓分类、一套专班抓推进、一套标准抓规范,推动建设、管理、服务科学规范。
一套台账抓分类。在实地摸底调研、广泛调研座谈、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清流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将全县111个行政村分为新建、扩建、提升、优化四种类型,分类建立工作台账,逐村制定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指导方案,细化巩固规范、全面提升、难点攻坚三个实施阶段,确保底子清、方向明、实施稳。一套专班抓推进。县乡村三级联动组建工作专班,实行“一村一策”挂图作战,将全县划分为南北中3个片区,县委组织部领导班子分片挂包联系试点村庄,对设计效果、设计预算、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全过程监督指导,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在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办事流
程上给予支持,确保专项行动逐级压责、齐抓共管。一套标准抓规范。突出功能设置科学、结构布局合理,按照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功能布局、统一上墙内容、统一管理使用的“四个统一”标准,配套制定项目资金管理等7方面建设内容以及日常管理、运行机制、资产权属等23项评价指标,确保每个行政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面积90平方米以上,让建设标准有章可循、高效实施。
梯次建设示范带动
清流县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保障专项行动标准化、项目化和精品化序时建设,进而推进“整乡推进、整县提升”。
标准化试点建设。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先行在全县13个乡镇中各选1个村作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试点村庄,带动首批51个村同步建设、有序开展;本着资源共享和集约办公的理念,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楼设置党群服务中心,实行村“两委”集中入驻办公,做到一室多用、一室多能,推动零距离服务群众、共同解决群众诉求困难。项目化强力推进。树立项目化工作思维,以县级拨补一点、乡镇配套一点、村里自筹一点的方式,整合党建工作经费、乡村振兴项目各类资金82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采取先建后评、以奖代补、现场观摩、后进约谈等方式推动试点村建设,并根据考评结果分3档予以奖补,其中最高奖励20万元。精品化示范带动。按照“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建设思路,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有情怀的党群服务中心;聚焦队伍建设好、村财稳固好、制度执行好、服务引领好、阵地规范好、组织保障好“6好”标准,深入挖掘毛泽东旧居红色资源、豆腐皮非遗技艺等特色文化内涵,打造林畲镇石下村、龙津镇元山村等10个样板村庄,先后在鲜水村、田口村召开全县专题现场会交流经验,同步在“清流党建”开辟专栏宣传展示试点村建设成果,带动区域内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激发活力。
拓展功能服务联动
清流县坚持实际、实效、实用,根据不同阵地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管理和服务,切实增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严格管理提效率。按照“场所规范、功能完善,制度健全、管理有序”的标准,由县级层面统一出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配套完善《关于加强村干部队伍规范管理的意见》及补充意见,严格执行村干部请销假、坐班值班、住村工作日等制度,明确对效能督查中发现未严格落实坐班值班等制度的村,取消值班干部和村主干当月误工补助,先后调整不宜继续任职的村“两委”干部15人。优化服务提效能。积极推行开展代办式、上门式、订单式等“一站式”服务,科学梳理村级管理服务类事项清单流程图39项,将农村建房审批、低保申请、临时救助、户籍办理等16项列入代办服务范围,根据村干部职责分工和群众需求,科学设立社会保障、卫健服务、土地建设等岗位,明确政策宣传、统一办理、纠纷调解等工作职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今年以来,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共收到3932件群众诉求事项,诉求受理率、及时查阅率、回复率、按时办结率均为100%。完善功能提效益。围绕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休闲等方面要求,拓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功能,积极推动资源、服务下沉一线,因地制宜建设大路口村“学习小站”、鲜水村“李彬先进事迹馆”、河排村“雏雁之家”儿童活动室、田口村“联村农特产品展销区”等功能室,并组织开展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1150场次,实现各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