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9日,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内蒙古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管理局揭牌成立,为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下简称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所属副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21年3月,经自治区编委同意,该局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中心(以下简称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
十年磨一剑,出鞘显锋芒。自成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在区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注下,在区住建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民生工程、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工作,结合代建工作实际,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切实担负起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代建项目建设融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使命,着眼在绿色建筑领域和自治区代建制度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新跨越,在履职尽责和技术提升上取得新进展,在经营管理和内部建设上开创新局面,用一个个堪称经典的地标性项目,为建设亮丽祖国北疆绘就浓墨重彩的时代画卷。
党建引领统全局疫情防控显担当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成吉思汗大街建设大厦12层,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楼道两侧的墙上挂满了醒目的党建宣传展板。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党课正在进行。“党员身份不是护身符,而是先锋号,要在工作中学习革命先辈们勇往直前、甘于奉献的精神。只有不计较个人得失、把集体荣誉放在心中,才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王文志对参加学习的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0年4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接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要求组织完成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改造成为隔离备用医院的任务。当时二附院项目只完成了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和内装工程还没有开展,按照过往经验还需要半年的施工时间。能否如期完成这项任务,代建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心里打起了鼓。
关键时刻,该中心党员干部站了出来,很快便组成了一支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16人“战时突击队”。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物资采购通道不畅通,代建中心积极动用各种资源,协调建设单位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在这次任务中,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这是项目完成的关键所在。”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综合处处长荀剑明说。
成立1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状态争先创优,先后有8名优秀党员、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上级部门表彰;中心党总支和青工委多次被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团青组织;中心多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10年间,代建中心圆满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交予的多项重大建设任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对于亮眼成绩,王文志有着自己的理性认识:“代建中心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坚持党建引领是关键。我们在每一个项目上都设立了临时党支部,通过党史学习来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每一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锻造了一支能打硬仗、作风过硬的建设队伍。”
脱贫攻坚担重任激发乡村新活力
2014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开始对口帮扶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建国村。在帮扶之前,这个村子曾经破败不堪,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赚钱,其一度成了名副其实的“老人村”。
“当时村子里没有路,村民住的全是土房子,有的房顶上面连瓦片都没有,一下雨就成了水帘洞。”甘肃姑娘张小粉如今回想起自己当初嫁过来时的情形直摇头。嫁到建国村后没多久,张小粉也和丈夫一起出去打工了。
“如今水泥路铺到家门口,家家都是砖瓦房,户户都通了自来水,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夜晚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返乡。”2019年,当中国城市报记者到建国村采访时,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时任建国村驻村干部的郭青山说起村里的变化时无比激动。
村里的变化,让看到希望的张小粉夫妇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他们返乡办起了榨油厂。驻村干部又发动单位同事积极采购,张小粉夫妇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乡创业,有的搞种植,有的搞养殖,建国村逐渐呈现出产业兴旺的局面。
对于建国村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鹤一直挂在心上。有一次,代建中心驻村工作队员反映,尽管建国村里建起了卫生室,但苦于条件有限,缺医少药的情况依然存在,让自治区专家瞧病成为了村民们想着盼着的心事。张鹤听后非常重视,很快便协调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国际蒙医医院、肿瘤医院三家单位共7名医务人员组成义诊队,共赴建国村开展义诊和送药活动。
义诊活动当天,建国村村委会院里挤满了群众。义诊活动共接待了约320名患者,送出了价值3万多元的药品。“许多老乡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荀剑明对当时义诊的场景印象深刻。此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的支持和协调下,村里还配建了活动中心和卫生室,建国村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了。
2020年,建国村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郭青山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荣誉:2021年6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同年7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如今,虽然已经离开建国村回到了代建中心,但郭青山依然惦记着那里的乡亲,时不时和大家视频连线看看村里的变化。
“能够有幸参与到伟大的脱贫攻坚事业中,对于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荣誉。通过这项工作,让全体干部们懂得了践行社会责任的价值,极大地提升了大家的政治情操。”张鹤说。
科学管理出佳绩机制创新固根基
自成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凝心聚力,依靠科学管理推进项目建设,在赢得业主单位好评的同时,也成为了政府项目最可靠的管家。
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累计承担40余项代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超百亿元,其中25项工程已交付使用,已结算工程未出现超概算情况。取得各类奖项、工法证书等近60项,其中“鲁班奖”2项、“草原杯”9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3项、自治区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13项。
“在工程领域,受各种因素影响,建筑项目往往会出现超概算的情况,而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10余年来所管理的项目中未出现一个项目超概算的表现令人惊讶。”内蒙古建筑业协会秘书长杨晓刚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成绩的获得,一方面归功于其优秀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代建中心为政府项目把好关的政治素养。
荣誉,是对踔厉前行者最好的肯定。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章,不仅饱含着全体代建中心工作人员持之以恒的辛勤付出,更是一种无声的鞭策,激励着他们走向更大的辉煌。
“我们现在提倡全过程管理模式,对项目手续办理、资金拨付、招投标流程等进展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部门之间沟通顺畅,所有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解决。”王文志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为了提升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在项目实施阶段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通过三维虚拟建造实现施工工艺的可视化,增强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性,及时发现并提前解决施工图设计错、漏、碰、缺等问题,减少现场拆改及变更;同时运用BIM数据直接生成建筑材料需求数量及已完工程量统计,做到精细化管理。
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东侧、南二环路北的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这幢建筑的精美大气吸引了中国城市报记者。该馆馆长李陟宇说,这里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人们在为内蒙古丰富的自然资源赞叹的同时,也对整个博物馆的建筑夸赞有加。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是当年代建中心着力打造的工程之一,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成就了一座精品建筑。”作为项目承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员,河北建设集团内蒙古分公司原副总经理汤彬提起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来仍显得很自豪,他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这个项目前后获得各类奖项10余个,特别是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的获得,是他作为一个建筑人最为幸福的时刻。
作为内蒙古本土建筑龙头企业,兴泰建设集团多年来承接了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多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其间获奖无数,并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承担了两个应急医院建设的突击任务。“代建中心专业化的管理工作有力确保了每个项目的顺利进展,为项目评优争先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内蒙古建筑业协会会长、兴泰建设集团董事长韩平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以前很多业主单位并没有专门的建设部门,导致项目管理较为混乱,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质量。“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利用专业优势实现高质量管理,为政府项目把关护航,作用日益重要。”
“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所代建的项目,大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来确保项目质量万无一失,通过机制创新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成为自治区建筑业领域的领航者和风向标。”如今,王文志对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要确保所代建的项目都成为“投资控得住、质量靠得住、安全保得住、进度把得住、廉政守得住”的放心工程、廉洁工程、标杆工程。
凝心聚力强项目培养人才优队伍
2022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代建的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新建教学楼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顺利交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被写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在建设初期,面临工序复杂、工期紧等多重压力,能否顺利完工,各方心里都没准谱。
“在这个项目的施工中,我们通过合理穿插建设程序,优化程序,提高效率,有效缩短了项目建设工期,最终项目得以如期交工。”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项目管理处副处长刘小平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该项目自交付以来,其优美的建筑形象和良好的应用体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作为政府行政机构,很多单位平时基建任务很少,对项目建设管理不太了解,不仅容易造成效率低下的情况,也极容易浪费资源,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而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的集中管理和负责,对推动项目顺利高效完成起到了很大作用。”中天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新校区项目负责人王祖为说起这段和代建中心的合作经历,倍感顺畅愉快。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要求在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中,总投资在5000万元(不含征地、房屋征收补偿费)以上,且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占总投资50%以上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实行代建制;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下,或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占总投资50%以下,或使用单位常年没有基建任务、不具备专业管理力量的建设项目,也可实行代建制。”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副主任王红枫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随着代建中心所建设项目品牌影响力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开始将基建任务交给代建中心来完成。
2022年4月,代建中心代建的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这个承担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未来警察人才使命的摇篮,从一开始就引起了代建中心领导们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够选出最优秀的建设单位,我们制定了近乎苛刻的招投标标准,力求优中选优,为项目完成走好第一步。”最终,在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招投标合同处处长庞天的带领下,以“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为口号的中建三局拔得头筹,成为了该项目的总承包单位。
“中建三局曾承担过多项国家大型工程的建设任务,具有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这次在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的高效管理下,我们定会不负期望。”中建三局内蒙古分公司负责人马泉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为了强化项目建设一线的管理能力,代建中心第一时间和项目部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党日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建设队伍的凝聚力。
“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能有今天的成就,首先要归功于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其次就是建立了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推进项目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王文志看来,人才永远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只有打造一支过硬的管理精兵,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所需。
1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已形成老中青阶梯布局的人才队伍,目前有高级职称人员34名、中级职称人员17名,多人取得研究生学历,逐步建立起加强学习、注重培养,以老带新、中青结合的干部成长模式。“团队学习气氛很浓,大家都在积极进步,感觉稍不努力就会掉队。”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90后工作人员侯旭光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时代对代建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的既定工作方针不动摇,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工作机制,持续推动管理模式和工艺技术创新,持续强化自身队伍建设,提升管理能力,在服务发展中提质升级,用梦想绘就事业蓝图,用创新勇立时代潮头,用实干保障内蒙古民生工程高质量建设,奋力在内蒙古城乡建设新征程中开启新篇章,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说起未来的发展,王文志坚定地表示。(图片由内蒙古自治区代建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