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城市教育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9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洪山联合学校:

主题课程出新意 劳动育人开新篇

■何有荣 周有娣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9月19日   第 19 版)

  近年来,特别是“双减”政策实施后,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洪山镇洪山联合学校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一切潜能,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对深化拓展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内涵,依托劳技教育,走出了一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独特发展道路,连续10年被评为衡南县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课程引领开发学生创新潜质

  

  “原来,西红柿适应较温暖的天气,适合在春天和夏天播种,4月到7月之间最佳。”“黄瓜虽然喜湿,但是却不耐涝,可以选用有富含量的有机质肥沃的土壤种植它。”……在洪山联合学校主题为“我与蔬菜交朋友”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上,七年级学生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地对如何种植常见蔬菜进行经验互动汇报。

  

  活动过程中,教师王小国引导学生,通过“确定主题、拟定方式”“分组活动、整理资料”“汇报交流、总结评价”的方式,了解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的生长习性、生长过程,培养了学生种植蔬菜方面的劳动技能。

  

  开展“我与蔬菜交朋友”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只是洪山联合学校构建特色劳动课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潜质的一个典型案例。

  

  据了解,洪山联合学校组成劳动课程研发小组,制定劳动课程的教育目标、实施原则、课程标准、课程形式、考核评价等课程设置要求,构建“接地气、接生活”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学校每两周开设一节劳技课。截至目前,洪山联合学校开设了农业实践、电子技术、手工工艺、烹饪技能、艺术欣赏等5大类10余门实践课程,并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七、八年级侧重农业、烹饪加工、手工制作方面,九年级侧重电子电器、艺术欣赏等方面。

  

  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洪山联合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孩子们拿起镰刀锄头,与农作物甜蜜邂逅;手工课上,孩子们用心做起精美的叶脉书签、纸版画等小制作……

  

  在洪山联合学校,不同劳动实践课的教师能够以劳动场景为主线,创设一种劳动氛围,用不同的劳动场面引导学生参与到劳动当中,学习劳动技能,领会劳动的意义,这也是洪山联合学校推进持续劳动教学育人的目的。

  

  在构建劳动课程体系的背景下,由王小国组织自编了10余种劳动教育校本教材,教材包括活动介绍、操作步骤、实践体验等内容。校本教材的使用避免了劳动教育课堂和教学的随意性,同时要求教师必须按规定学时、规定时间完成课程任务。

  

  比如,教师在校内对学生开展花草树木的种植与管理等实践劳动教学,要求每个学生认领一棵树,每班认领一片花草,带领学生认识植物、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管理植物,激发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能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最终养成做事细心和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在推进劳动教学的历程中,洪山联合学校将劳动实践作为落实劳动教育的基础,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中,努力做到了实践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统一。

  

  推陈出新充实丰富劳动实践环境

  

  有规划、有目标的建设科学合理的带有劳动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其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这在洪山联合学校有着生动而具体的实践。

  

  在科技综合楼过道、走廊张贴宣传画、标语,一楼以“生活”为主题,二楼以“环境”为主题,三楼以“艺术”为主题,四楼以“科技劳技”为主题;在农业劳动实践基地打造农业文化,以蔬菜为主线,按挖土——播种——浇水、施肥——采摘——做菜加工的顺序设计,学生身处其中便可以认识从蔬菜变为食物的过程,加深对农业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学校设立绿色展厅,配备了绿色解说员,设置绿植标识、相关植物的名言警句以及动植物仿真标本……

  

  洪山联合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因此,该校通过建设特色劳动环境和特色劳动设施,不断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让学生一走进实践场所就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劳动实践文化的气息,以此唤醒学生的实践热情,产生浓厚的劳动实践兴趣,也让学生于无声处明白“劳技在身边,实践不懈怠”的道理。

  

  目前,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占地2000平方米,由学生自主种植的蔬菜有黄瓜、辣椒、茄子、苦瓜、西红柿;洪山联合学校重点合作研学基地———东方唐韵农业综合体占地100多万平方米,分为桃李、蜜桔、桂花、罗汉松、翠竹等9个主题小园区;开办的农业园占地约10万平方米,开辟了100多块实验地、20块试验田和10个微型蔬菜大棚,配备了滴灌、喷灌、太阳能灭蚊灯等,集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为一体的劳动环境已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