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生态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9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

创新激活金融泉 绿水青山可变现

■中国城市报记者郑新钰文图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9月05日   第 08 版)

  位于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大觉山大道1号的县“两山”转化中心。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一家竹条加工厂内,工人正在作业。

  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大觉山大道1号,坐落着资溪县游客集散中心大楼。但在大楼一层,来来往往的人并非游客。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看到,这里类似行政服务中心办公模式。在挂有“森林赎买中心”“林权收储中心”等牌子的房间内,工作人员正繁忙地为客户办理业务;大厅墙壁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2020年8月,资溪县‘两山银行’在此挂牌,而后更名为资溪县‘两山’转化中心。”资溪县“两山”转化中心主任金建华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在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的牵头下,县林业局、县泰通融资担保公司、县泰丰自然资源公司、县纯净文旅公司等有关部门和企业派驻人员都在这儿集中办公。

  

  据了解,资溪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近年来在“两山”转化上先试先行。

  

  “‘两山’转化中心借鉴商业银行存贷理念,按照分散输入、集中输出、综合收益的思路,为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提供收储、评估、交易、运营及金融服务等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理服务,走出了一条化绿色资源为资产、化资产为资本,以资本推动生态产业、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金建华说。

  

  生态入“储”资源变资金

  

  “我很喜欢我的名字。”提起自己的名字,资溪县竹富竹业有限公司创办人金竹富感慨,这个名字就像是在“剧透”他的人生。

  

  金竹富已经和竹子打了20多年的交道。将镜头拉回到1998年,那会儿的金竹富还是个年轻小伙子,听说村里有人要卖山场后,他花了5000元流转了305亩山林地,获得了15年承包权。

  

  “那片山场在当时就是‘残次品’。”金竹富向中国城市报记者回忆说,“因为林地分散在各家各户,许多农村人口外出就业,导致林木缺乏养护,都不成材。”

  

  涛涛林海拥有无限风光,也蕴藏着无限可能。让金竹富出乎意料的是,经过精心打理和抚育的毛竹第一年就长大了,年销售利润达10多万元。

  

  尝到了青山致富的甜头,金竹富一下子买林“上了瘾”。随后几年,他又陆续在当地购买山林。最多时,金竹富拥有12000多亩林地。不仅如此,金竹富还拿着“致富金”在当地修路建厂,让竹资源能“自产自销”。

  

  产业越做越大,要打理的林地越来越多,这让金竹富感到精力和财力都不够用了。

  

  2020年,一则转让林地就能换取现金的消息传出,得知此信息的金竹富决定把手上的杉木林地转让出去。“杉木与竹加工关系不大,我就想一心一意做竹子生意。”金竹富透露,通过县“两山”转化中心,他把2500多亩杉木林地卖了395万元,“这些钱可以用来更换竹条加工厂的设备。”

  

  金竹富通过赎卖林地获得资金,只是资溪县“两山”转化中心收储资源的一种方式。

  

  金建华表示,除赎买外,“两山”转化中心还会通过租赁、托管、股权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推动山林、土地、流域、农房等碎片化资源收储、整合,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据他介绍,国有平台公司为生态资源的收储主体,截至目前,已收储山林20万亩、河湖水面4500亩以及闲置农房、土地经营权等生态资源资产20余项。

  

  “成立价值评估中心,金服中心牵头,林业局、担保公司、泰丰公司、两山林业、乡镇等有关部门和企业派驻人员参与评估,林权收储结合政府政策和标的物实际情况出具估值报告,作为金融机构及交易双方融资和变现参考依据。涉及其他资源,则与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合作,出具相关资产估值报告。金融机构及老百姓对林权评估方式和结果,采信我们的评估是远超第三方机构的。”金建华说。

  

  中国城市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规定,公益林和天然林使用权人可凭当地林业局出具的补偿收益权证明质押。这使公益林和天然林补偿收益权具有了质押、变现的价值,破解了盘活森林资源难和抵押贷款难两大瓶颈问题。

  

  “同样1000亩山林,授信额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平时都在村里生产生活,跟银行打交道比较少,办理贷款时不仅毫无头绪而且费时费力。如果没有政府的担保支持,很难这么快就解决资金问题。”金竹富说。

  

  据悉,目前通过代偿收储担保机制,当地落地贷款12笔共3095万元,抵押林地面积19208.3亩;化解不良林权押贷款7笔3540万元,涉及林权31657.5亩。

  

  收储后的林地和民房有何用途?金建华介绍称,林地由两山林业运营,对森林实施高质量经营,示范带动其他经营主体积极投入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的改造;纯净文旅收储17栋民房,与社会资本合作,打造提升成南源宿集,委托给景澜公司运营,110间房7月份营收65.6万元。

  

  令人欣喜的是,竹木资源经过科学管理,发生了由量向质的转变——被收储的毛竹林流转价格由之前的每年12元/亩,增至40元-50元/亩;杉松木林由600元/亩,增至1000元/亩;荒山由每年10元/亩提高到20元/亩。

  

  平台为媒资金促产业

  

  上游的原材料得到有效整合,下游的加工企业也能从中获利。

  

  在位于资溪县的江西竺尚竹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竺尚竹业)加工车间内,生产线上机声隆隆,叉车穿梭作业,工人们正忙着把竹子加工成板材。场地上,堆放着等待外运的产品。

  

  车间作业工人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压制出的高密度竹板硬度大、稳定性强,使用寿命可达20年,且不易变形。

  

  “破碎化的竹林地整合经营好了,对我们用材企业也是有好处的。”竺尚竹业总经理张春梅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只有原材料供应充足稳定、品质好,才能保证下游加工企业的经营效益。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两山”转化中心的成立,不仅为资金和原材料保驾护航,还能撮合上游企业的合作。

  

  “过去毛竹加工废料没人处置,到处堆放,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后来‘两山’转化中心工作人员帮我们对接了兴宇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解决了生产废料的处置问题。他们用加工中产生的竹头、竹粉等边角料,可以生产机制炭,从而形成闭环。”张春梅说。

  

  张春梅还特别提到,竺尚竹业的产品于2020年获得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产品碳足迹证书。证书显示,该公司生产的大庄户外竹材是负碳排放的产品。

  

  “贴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碳标签的产品,将乘着‘双碳’的东风,以绿色为底色,走得更稳更远。”张春梅表示,去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长。今年八成以上产品销往海外,到目前为止的销售额已接近8000万元。

  

  竺尚竹业能获得碳足迹证书的背后,是资溪县在江西省率先成立“碳中和”实践创新中心。该中心通过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探索研究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方法、核算模型开发、碳排放清单编制,并开展“碳中和”领域相关核算及监测标准研制。

  

  抚州(资溪)“碳中和”实践创新中心负责人说,此举乃资溪县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又一创新之举,也是江西省“碳中和”实践创新迈出的坚实一步。

  

  以资抵贷产业保发展

  

  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获得收益的不仅有林农林企,还有景区。

  

  初秋的资溪县大觉山景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这里有森林云海、高山湖泊以及蜿蜒崎岖的小溪、惊险刺激的漂流项目。不少年轻人正抓着暑假的尾巴来此开启一场生态之旅。

  

  大觉山景区行政总监戢党如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2019年,资溪县联合第三方机构对大觉山景区进行了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重要依据。

  

  “核算是过程,转化是目的。”戢党如介绍,资溪县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进行7轮磋商,针对GEP结果中的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进行数据挖掘。对各项价值进行近远期的研判后,各方一致认同大觉山景区潜力无限。

  

  最终,中国工商银行资溪支行支持大觉山景区“特定资产收费权支持贷款”,由传统的门票、索道、游览车和漂流四项收入质押以及景区已办不动产权证资产抵押构成的4.3亿元,改变为“固定资产+GEP价值+固碳释氧及酒店溢价+15年景区收益权”,共计7.8亿元。

  

  资金的加持为大觉山景区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我们的旅游接待量从2012年86.3万人次上升到2021年19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6013万元上升至13035万元。”戢党如说。

  

  金融之泉的活水注入生态资源,富了企业和景区,也促进了资溪生态效益稳步提升。《资溪县县域温室气体盘查量化报告》初稿显示,资溪县2020年全县范围内温室气体的净排放量为-78.1723万吨,这表明资溪县2020年是碳负排放,其当年已实现生态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