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乡村振兴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8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

农旅融合兴产业 经济发展绘美景

■中国城市报记者王楠文图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8月22日   第 13 版)

  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某谭小院”经营者谭葑姣(右)正在录制介绍人文景观的视频。

  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清代文物惜字塔。

  游客从湖南长沙火车站出发,驱车一小时即进入一条蜿蜒起伏的道路,路两旁精心修饰的庭院和各具特色绿植让人赏心悦目。“出市区了吗?”“还有多久到村镇?”车上乘客问道。

  

  “早已进入茶亭镇。”回话的是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冯俊凯,他指着不远处说,“那边就是备受游客欢迎的打卡热门地‘茶亭花海’和清代文物惜字塔。每到春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包裹着山间一座独塔,景色可谓一绝。”

  

  山村毓秀田园美,满眼翠绿惹人醉。漫步乡间小路,茶亭镇的美景刷新了人们对乡村的认识。一位来自浙江省的游客感慨地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若不是身在连绵成片的绿色田野,真以为自己来到了一座花园别墅区。

  

  党建引领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如今的茶亭镇虽是颇负盛名的乡村振兴建设样板,过去却因经济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在省内排名落后,鲜见投资者、游客的身影。

  

  “十四五”以来,茶亭镇党委、镇政府依靠党建引领,大力推进提质连片建设,逐步打造形成“五彩茶亭、芳香小镇”的乡村名片。2021年,茶亭镇25个美丽宜居村庄一次性通过验收,实现全市最大美丽宜居村庄集中连片,并获“长沙市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一跃而成乡村振兴“优等生”,茶亭镇的经验模式和创新范例受到湖南省各地市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全省乡村振兴局长培训班、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研讨班陆续在茶亭镇开展现场教学。

  

  谈到茶亭镇发展的核心思想与主要举措时,茶亭镇党委书记郑文艺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茶亭镇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五五建管”基层治理模式,围绕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重点实施“书记工程”,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总支书记“领头雁”作用。

  

  何谓“五五建管”模式?郑文艺解释,“五五建管”模式即抓好关键队伍,以“五包”引领共治共管;坚持群众主体,以“五自”推动共商共建;聚焦产业升级,以“五增”构筑链态布局;汇聚党群合力,以“五惜”涵养乡风文明;突出文化浸润,以“五同”实现共创共享。

  

  一系列举措保障下,茶亭镇顺利完成窑冲湾路、易桥坝路、洞庭坡路、水库路等道路提质、祥凤桥拓宽工程;苏蓼垸防汛抗旱指挥所项目按期竣工验收,为8月份地区抗旱工作夯实基础;早稻播种面积达到3.4万亩,实现优质稻率100%,高档优质稻率达65%。

  

  “要压实党员责任、发挥党员作用,构建‘红色微网格’。”郑文艺介绍经验时说,全镇现已建立起148个微网格,党员主动认领疫情防控、环境维护、移风易俗、民事调解等服务岗位846个、示范区1080处、村居民8002户,真正实现多元共建、有效共治、社会共享。

  

  党建引领下的茶亭镇乡村建设受到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7月,长沙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张敏到茶亭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指出,茶亭镇要以系统思维抓产业,明确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民富裕的来源;要继续以人民幸福强治理,坚持以人民幸福为目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建好美丽宜居村庄,完善基层治理,优化公共服务,弘扬乡风文明。

  

  完善配套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休闲时来茶亭镇,白天可畅游花海、夜间可栖息农宿,渴了山泉水煮茶、饿了农田里摘菜,既可水库边赏景,亦可古塔下纳凉。

  

  几位在茶亭镇租房度假的游客感慨,虽然没有高科技加持的机械娱乐设施和紧张刺激的户外探险项目,但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精致的文化景观、特有的农产品和成片的“水美湘村”,茶亭镇依然不失为“引得来人、留得住人”的好地方。

  

  “其实,茶亭镇还具备‘旺得起人’的特点!”一些参与农旅创业就业的80、90后年轻人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

  

  “镇里不但有良好的政策帮扶机制,党员干部更是像家人,走访调研、出谋划策那是常态。”湖南立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路是一位娶了长沙媳妇的成都小伙儿,他在湖南创业的首选地就是茶亭镇。

  

  接受采访时,张路操着一口带有“长沙味”的普通话说:“我们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于去年启动了‘五彩庭院’农旅项目。该项目由村集体资金入股,用于本地废旧庭院的租赁和改造,再由本地人经营,打造独具风情的民宿、农家小院,不断做强茶亭镇村级集体经济,为当地人文风光增姿添彩。”

  

  “五彩庭院”项目之所以受茶亭镇党委、镇政府的关注,主要是因为该项目在盘活闲置农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村镇接待游客、服务游客的能力。一座座小院重焕生机,为茶亭镇创建AAA级景区提供了基本硬件保障。

  

  游客的吃、住问题解决后,行成为了茶亭镇党委、镇政府关注的重点。“我们打造了全新观光路线,缓解旅游旺季线路单一、交通拥堵等压力;沿线统一新建标识标牌和景观路灯,完善导览系统,提供便捷服务,对前往茶亭镇核心景区惜字塔的道路和沿线景观步道进行修缮,方便游客自主游玩。”冯俊凯介绍说。

  

  被多次提及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惜字塔有着百年历史,它的特别之处是一颗参天大树纵向贯穿古塔,并与之融为一体。枝叶盛开于塔顶、树干藏匿于塔身、树茎蔓延于塔底……

  

  “平时一有空,我就会带客人到这里来观塔品茗。”本地90后创业者谭葑姣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外地人都来看惜字塔,但本地人更爱这座穿塔而过的大树,它代表了我们茶亭人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谭葑姣在农田边开了一间小茶舍,取名为“某谭小院”。茶叶是自己挑的、茶器是自己烧的、茶室是自己设计的,谭葑姣不无骄傲地介绍,平时经常组织客人在茶舍、山林、水边、农田附近煮茶观景,有时候也会打开手机镜头,为粉丝介绍茶亭美景、美食。现在,谭葑姣的抖音粉丝有10多万人,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土著网红”。

  

  动员群众共建美丽宜居家园

  

  乡土风光无限美,农旅经济正当红。依托区位、环境、人文等优势条件,茶亭镇人民靠着奋斗不息的创业创新精神,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其中,仅3月举办的望城区“彩!茶亭”系列活动暨第二届“花海文化艺术节”就累计吸引游客12万人次,农产品销售额达20万元,农家乐等餐饮营收近60万元。

  

  说起茶亭镇农旅融合发展,不得不提起一位产业领头人。他就是茶亭镇谭家园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谭顶。

  

  80年代出生于谭家园村的谭顶曾在德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一次回国探亲后,他被家乡的发展深深感染,并暗暗立誓“一定要回来参与家乡建设”。不久后,谭顶就打包行李、购买了回国返乡的机票。

  

  由于思想观念新颖、作风务实肯干,谭顶很快被村民推选为村一把手。上任后,谭顶把在德国工作生活时的经验与谭家园村发展建设进行融合。

  

  “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基本是结合自身特点搞经济,不能别人做什么赚钱了,我们就做什么,一定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谭顶观察到,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牵头在花海核心片区周边大面积种植了紫薇、绣球、杜鹃、长春花、五色梅、百子莲、月季等花卉,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发展蜂蜜产业。他在和村民商量后,便立即着手建设场地,引入蜂群。

  

  为了打造谭家园村独特的蜂蜜产业IP,谭顶等人在村十字路口修建了一处蜜蜂广场。“过往的游客就能对当地特产一目了然了。”他笑呵呵说道。

  

  对比德国的乡村建设,谭顶认为茶亭镇有不输于人的美丽乡村风光和特色生态农产品。“这都是吸引人们过来消费的重要因素,但还有一点,茶亭镇的闻名与文明有着密切关联。”谭顶说,“当地群众做事主动积极、对人热情友好,很多游客来了后都说茶亭镇的美好不仅在风景,还在人。”

  

  谭家园村群众的风采是茶亭镇发展的一道缩影,正如冯俊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搞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发现人才、动员群众。只有大家自觉投入了,思想才会进步,工作才好开展,家园才能变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