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文化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8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千禧后纪录片创作人刘爱慈:

年少多行路 光影映纯真

■中国城市报记者王楠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8月08日   第 23 版)

  刘爱慈(右)跟随业界前辈学习纪录片剪辑制作。侯宇靖摄

  刘爱慈(右)拍摄正在创作中的知名油画家孟新宇。侯宇靖摄

  从2010年开始,2006年出生的中国小姑娘刘爱慈频繁出现在意大利纪录片文化圈。每当看到这位黑头发、柳叶眉的小姑娘在片场跑前跑后、忙里忙外时,许多意大利导演、工作人员都会停下手中的工作,忍不住摸摸她的脸蛋,问道:“这是哪位新来的小演员呀?”

 

  如今,刘爱慈已成长为16岁的大姑娘,虽然年龄和长相发生了变化,但她对纪录片的执着和热爱延续了下来。在过去10余年时间里,刘爱慈随父母往返中国、意大利两国,通过自己的视角见证了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点点滴滴,并用镜头、画笔记录了湖南、河南多地的深厚文化与秀美风光。

 

  热切关注生活打好扎实基础

 

  见到中国城市报记者时,刘爱慈非常热情大方地作自我介绍。她开玩笑说:“很多人都对我的作品有着极大兴趣,但鲜有关注我本人的。今天终于有人愿意来看看这个‘下蛋的老母鸡’了。”

 

  据刘爱慈介绍,虽然她曾多次获得我国中华文化促进会、北大资源文化EIEA国际教育与意大利米兰艺术中心颁发的各类大小奖项,还被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冠以“年纪最小纪录片人”称谓,但她始终认为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与同龄人并没有太多不同,只是平时会把更多时间用在知识面的拓展上。

 

  “要培养足够的兴趣,打好扎实的基础,然后一切随缘而行,因为生活的美好总在不经意间出现。”刘爱慈说,纪录片创作的核心在于观察和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是纪录片导演或拍摄者,只要足够热爱生活,多去观察和留意身边的人与事,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对于传统纪录片的拍摄流程,刘爱慈有过一些总结。她表示,纪录片创作大致分为收集资料、酝酿构思、表现表达三个阶段。每次拍摄前,都要先收集资料、积累素材,并认真思考,作出提炼,形成纪录片的主题脉络和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最后,才是通过多种摄制技巧把想法付诸于影片之中。“纪录片创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时候拍摄不仅仅是对影片中人物、事物的客观表现,更是对自己需求、欲望、感觉、认知、思维、情感、想象和创作理念的真实反映。”刘爱慈称。

 

  刘爱慈此前参与的纪录片拍摄地点多在中国和意大利的一线城市,这些作品中不乏标志性建筑、符号。在她看来,意大利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相通点,比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此外,两国人民的文化气质也有不少相像的地方,比如都热爱生活,喜欢聚会,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刘爱慈在进行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对两国城市和人民作了对比,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交织点。她将这些都记录在了自己的作品中。

 

  “现在,我关注更多的是乡村文化题材,农田、山林、饮食、节庆、服饰,这些都成为了我描绘家乡的生动切入口。”刘爱慈认为,城市虽然是社会与文化发展变迁中的主要载体,但人的基础需求依然建立在“风、土、水、草”等自然环境上。“所以我正在转型,把自己拍摄纪录片的方向,从城市转向乡村。”她说,“别看我年龄不算大,但我去过的地方不少,其中也不乏独自考察偏远乡镇的经历。”

 

  专业氛围浸润入行探索方向

 

 

  谈到步入纪录片行业的缘由和契机时,刘爱慈坦言皆因受父母影响。她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我父亲刘海平从事纪录片导演与创作工作已有几十年时间,他的作品内容以知名人物为主,其中拍摄过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我父亲也因此和安东尼奥尼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并通过安东尼奥尼认识了不少意大利影视文化圈的‘大咖’,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关注中国。”

 

  跟随父母在外国生活期间,刘爱慈还与导演过《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等佳片的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结为“忘年交”。“那是2009年,我刚满3岁。听爸妈回忆,当时托纳多雷一有空就来逗我玩。当他看到我在拍摄场地有模有样地学着导演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我很好地活跃了现场拍摄气氛,看上去就像是他的小助理。”一聊到这儿,刘爱慈感叹道,“或许,命运早就赋予了我走纪录片创作这条路的契机。”

 

  刘爱慈真正步入纪录片摄制与创作殿堂是从10岁开始。“那时,父亲首先让我用相机记录导演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拍摄花絮照片。平面摄影同样需要思考人与景的搭配构图、寻找光与影的色彩交融,这些基础锻炼对我之后的纪录片创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她说。

 

  过去,刘爱慈父母跟拍的主角多是文化圈名家或广为人知的艺术大师,这些人身上的闪光点影响了包括刘爱慈在内的许多人,让她明白了文化艺术工作者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发现光亮的眼睛。但在艺术创作上,刘爱慈并不想完全走父母的老路,而是把视角放在普通的人与事之中,聚焦青少年关注的文化领域,推出一些既能满足现实需求,又能引导精神方向的作品。

 

  在名为《爱说纪录片》的节目中,刘爱慈向同龄人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心声,她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推动更多青少年建立与影视文化、纪录片相关的兴趣爱好,主动拍摄记录身边的环境、讲述自己的故事。

 

  与网上流行的各类吃播、人文、旅游短视频相比,正统的纪录片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刘爱慈认为两者创作的出发点极为相似,都是为了表现真实的人、生活和环境,且都有着鲜明的主题。“只不过纪录片创作要掌握更多被拍摄对象的文化背景,要对其进行科学严谨的考证;同时,拍摄手法与技巧也更加复杂。当然,人们记录生活的热情不应拘泥于一些专业要求,因为所有摄像艺术的基础都是追求客观真实,以及从细微处着手。有时候原始朴素的作品更能打动人。”

 

  深入乡村采风创作根植传统

 

  拍摄纪录片期间,刘爱慈经常听前辈们提到,一位成功的纪录片创作人要聚焦某一个具体领域、要打好美术基本功底。所以早在几年前,她就萌生了关注传统乡村服装服饰领域的想法。

 

  2020年上半年,刘爱慈回到国内。她走访多地,观察和研究南方乡村地区的非遗服饰文化与制作技巧,画了600多张服饰美术图,并系统归类,纳入纪录片创作的素材库。

 

  一次,在有着“中国画谷”之誉的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考察民族服饰文化时,刘爱慈惊喜地发现,这里的村民们无论是干农活、还是居家休闲,脸上总洋溢着幸福喜悦之情。“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应该多住一段时间,好好了解这里的乡土氛围、民俗文化。”她说。

 

  石板岩镇位于太行山深处,刘爱慈在山脚不远处和母亲租了一间小房子,她一有空就穿行于村庄和山间,观察人们工作生活时的状态,研究当地民族服饰的特征。“太行山上

  的四季草木、山间小石也都成为了我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她说,“我想用纪录片的方式推动这里的土产山货成为服装、饰品、香水、彩妆等的标识图案。因为在意大利生活学习时,我就了解到他们时尚界的产品设计理念很多都来自于乡村,比如托斯卡纳、斯坎诺等地。我要推动石板岩镇乡村文化成为我国时尚品牌的印记之一,对该地区的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刘爱慈把在石板岩镇创作的作品收集整理后,参与成立了画谷文创馆,并多次参与各种规模的全域全时美术展。能够与中国文艺界的前辈们共同布展、开展活动,让刘爱慈既荣幸又激动,她常常说自己非常享受兴趣与事业结合后带来的双重快乐。

 

  “在石板岩镇的艺术创作仿佛开启了一扇‘任意门’。通过它,我看到了无限种可能。之后,我还要借助这扇门,把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进行结合后再创作,然后把它们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刘爱慈说。

 

  梦想成真并不遥远,在2021年迪拜世博会上,刘爱慈参与拍摄的作品《中国画谷》在中国馆滚动播放。看到中外观众聚集围观、频频点赞时,刘爱慈深刻感受到,从小在纪录片行业不断学习、摸索的过程中,所经历成功与挫折背后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