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8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挂牌三年结硕果

创新实体经济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城市报记者王楠 全亚军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8月08日   第 04 版)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区·苏州片区鸟瞰图。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供图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区·南京片区研创园。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供图

  嘉宾参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区·连云港片区沙盘。全亚军摄

  制度创新、多措并举、上下合力,三年光阴,当这些因素交融一起,能让由江苏省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组成的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江苏自贸试验区),探索出怎样的经济发展道路与产业升级模式?

  

  8月初,中国城市报记者前往南京、苏州、连云港市,通过走访江苏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深刻感受了开拓者们在中国东部地区实施创新改革所带来的新思路、新风气、新景象,重点采访了解了江苏自贸试验区三区联动下的各自特色与发展重点。

  

  制度创新为首改革持续推进

  

  在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江苏省商务厅(自贸办)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自2019年8月成立以来,江苏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省委深改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以及省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细化部署、扎实推进江苏自贸试验区各项任务落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自贸试验区聚焦“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战略定位,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落实试点任务,仅用3年时间,就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数据显示,江苏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113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实施110项,占比超过97%,试点任务落实成果显著。

  

  此外,三个片区立足各自功能定位,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累计探索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96项,其中81项为全国全省首创、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6项在国家部委完成备案、88项在省内复制推广。

  

  “制度创新一直是我们的核心任务。”南京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省自贸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南京片区不断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探索,建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目前,南京片区累计形成150余项体现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生态眼’助力长江大保护”更是入选商务部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多组学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也入选了2021年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十大制度创新案例。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是江苏自贸试验区的重点发展方向,被国家赋予了三大功能定位的连云港片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持续推进国家各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地落实和营商环境优化。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连云港自贸片区管委会执行委员张磊介绍称,获批3年来,连云港片区企业数已超1.5万家,较获批前增加12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4亿美元、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427.7亿元,分别占全市同期的18%、17%。

  

  片区之间的协同联动创新,为江苏自贸试验区与省内57个国家级开发区、国际合作园区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奠定良好基础,不仅形成多项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还推动长三角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试点、长三角特殊物品风评结果互认试点模式在省内外推广,持续放大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聚焦重点领域提升贸易质态

  

  外贸进出口是江苏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业务范畴。为了建设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江苏自贸试验区全面拉开“一体两翼”组合大港格局,其中,被确定为国际枢纽海港的连云港港口,其航空口岸扩大开放也正式获批。

  

  资料显示,连云港外贸航线覆盖了美西、中东波斯湾、南非等重要国际港口,内贸航线实现沿海重点港口、江淮流域全覆盖,海铁联运已开通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二连浩特、喀什4条出境通道。

  

  核心港口与重要航线支持下,江苏自贸试验区2021年完成外贸进出口5914.9亿元,占全省11.3%;实际使用外资24.1亿美元,占全省8.4%。其中,连云港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77亿吨,同比增长9.62%;集装箱运输完成50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

  

  这些成绩在全国外贸外资指标排行中位居前列,但新台阶并非一步达成。3年来,江苏自贸试验区不断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科技和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制度型开放、加大贸易投资便利化。

  

  2019年成立并入驻苏州片区的苏州颐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初即完成A轮2亿元和B轮后续数亿元的融资。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该公司负责人坦言,如果没有片区管委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很难实现这样的发展速度。

  

  “苏州片区内的生物产业园风评中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贴近‘家门口’的服务。”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在高风险特殊物品出口项目经验上的缺乏和项目较为紧急,我们向风评中心提出了帮助诉求。特殊物品风评中心窗口收到我们诉求的第一时间,立即帮助梳理出口流程、快速制定出口方案和预审辅导各项资料。一系列贴心又高效的支持,帮助我们快速通过了首次风险评估,使物品出口流程时间大大缩减。”

  

  被企业家广为称道的,还有南京片区检验通关流程。为了简化食品、化妆品等特定业务进口流程,南京片区推出全国首创的“基础+特定”资质备案新模式,使审批时间压缩70%,如进境SPF实验鼠海关监管套餐便利化模式,显著提升了进境动物源材料通关速度,相关审批由20天缩短至7天,进境隔离期由30天缩短至14天。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支撑点,江苏自贸试验区的负责人深刻了解便捷的资金结算服务对企业的重要性,因此,试验区支持银行为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搭建新型离岸贸易综合服务平台,这样的举措使江苏自贸试验区2021年业务结算量同比增长190%。

  

  坚持目标不变扩大发展格局

  

  有港口、有产业、有城市、有陆桥、有技术、有资金……诸多优势赋予了江苏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巨大空间。在“带你看江苏自贸试验区”媒体行活动座谈会上,中国城市报记者听取了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负责人对扩大发展格局方面的构思、部署等进行了专项介绍。

  

  其中,南京片区聚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片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500家,落地投运剑桥大学南京科创中心、国家基因与细胞实验室、EDA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创新载体;实施海外人才合伙人计划,集聚海外创新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超过7000余人;加快建设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授权周期由40个月缩短至6个月,建设全国首个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知识产权资产数字化交易平台,累计交易金额超过8亿元人民币,超过50万件专利在平台转化为数字资产。

  

  苏州片区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功能定位,发挥中新合作优势,推动开放与创新深度融合。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加快打造;持续深耕中新开放合作,举办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新加坡苏州商务中心、园区新加坡国际商务合作中心启用,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调解中心落户;聚焦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重点产业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推出“研易达”“研易购”“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连云港片区着力打造东西双向开放门户,加快建设亚欧国际重要交通枢纽,“一带一路”交汇点战略支点功能不断完善。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开通至俄罗斯中欧班列,“韩国—中国(连云港)—波兰(马拉舍维奇)”国际班列整列首发,进出集装箱量完成19.96万标箱,同比增长12.27%;中欧班列(连云港)运营线路增至7条,线路辐射面不断扩大,2020年、2021年中欧班列分别开行553列、619列,同比增加17.27%、11.7%,位居沿海港口前列;做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新开6条铁水联运通道,通道总数已达16条,2021年铁水联运量完成69.56万标箱、同比增长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