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8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无人认领行李箱盲盒”隐藏了哪些风险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8月08日   第 02 版)

  背景:

  

  近日,某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批“开无人认领行李箱盲盒”为主题的视频。视频制作者表示,这些行李箱有的是长期滞留在机场、火车站无人领取的;有的是租客因无钱缴纳房费,抵押给房主的;还有说是从学校流转出来的学生不要的行李箱。它们大多从某闲置物品交易平台上淘来,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视频中,有的人从行李箱中“淘出”了一堆二手衣服,有的人“淘出”了手机、化妆品甚至奢侈品牌项链。这些所谓“盲盒”价值差距巨大,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也让人心生疑窦。

  

  @唐山客:需要警惕的是,所谓的“无人认领行李箱盲盒”并不像其它普通盲盒那样仅关乎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还很可能关联着行李箱所有人的财产权益以及机场、火车站、房东等相关主体的遗失物保管处置义务或抵押物、留置物处置权。因此,“无人认领行李箱盲盒”很容易引发财产权益纠纷。同时,还有一些商家把“无人认领”行李箱作为营销噱头刻意炒作,甚至制作虚假的“无人认领”行李箱盲盒,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州日报》:将滞留行李箱当作盲盒产品,显然有失妥当。一方面,无论是“无人认领”,还是租客抵押的行李箱,箱子中必然都是个人随身物品,都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其他人显然不能对其“任意处置”,更不要说将行李箱当成盲盒并在一些视频平台发布“拆箱”视频或进行“拆箱”直播。另一方面,机场等相关公共场所对滞留物品的保存和处理有着明确的管理要求,一些二手平台竟对“无人认领”行李箱进行交易,其中是否存在相关灰色链条?除此之外,一些相关视频还特意标注“女学生行李箱”“女租客行李”等字样,存在低俗、打擦边球嫌疑。

  

  @光明网:“无人认领行李箱”的管理存在漏洞,这是否为商家制造营销噱头提供了空间?是否会导致形成相关灰黑利益链?国内机场或车站可以借鉴加拿大航空相关处理方式,让流程公开透明,避免“开无人认领行李箱盲盒”这样的网络闹剧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