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城市文旅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7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五部门联合印发《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

构建展示体系,助黄河文化“走出去”

■中国城市报记者张亚欣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7月25日   第 23 版)

  关于黄河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又有新动向。

  

  日前,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印发《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下称《规划》),对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流域内的文物是展示黄河文化深厚底蕴、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业内人士看来,《规划》的发布是新时代强化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保障,对地方破解文物“活”起来方法不多等难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提升重点段落的展示设计,凸显文化主题,将黄河流域各分散的地理资源空间整合为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线性公共文化空间,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同时,针对黄河文化与旅游相关产业,近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不少相关文件,这也意味着关于黄河旅游文化带打造或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推动提升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黄河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长河。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正所谓“雪原雷动下天龙,一路狂涛几纵横。裂壁吞沙惊大地,兴云致雨啸苍穹”。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关中、三晋、河洛、齐鲁等地域文化,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

  

  “做好黄河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可以有效支撑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可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划》的出台正是为了推动提升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尽管黄河流域在考古、大遗址保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古建筑和石窟寺保护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黄河流域文物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强,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整体水平不高,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不多。而此次通过编制实施《规划》,系统谋划工作思路举措,与各部门达成广泛共识;通过资源调查全面认定黄河文物,以考古研究厘清黄河文物价值体系,实施一批影响力重大的综合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推出一批高水平陈列展览,系统展示黄河文物价值和内涵,积极推动黄河文物保护利用成果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局,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黄河文物保护对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意义重大

  

  黄河流域文物资源丰富,有石峁、陶寺、双槐树、仰韶村、大汶口、二里头等重要遗址,有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统万城等城址,还有秦始皇陵、汉唐帝陵、宋陵、邙山陵墓群等帝王陵寝;云冈、龙门等重要石窟寺均坐落在黄河沿岸。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黄河流域9个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占全国的39.73%;登记博物馆1325处、世界文化遗产1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1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3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9处;还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6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9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91处、中国传统村落678处。

  

  《规划》对“十四五”直至2050年黄河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明确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明确,至2025年,我国将完成黄河文物资源调查,建立黄河文物资源数据库,发布一批重要黄河文物名录;到2035年,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建设成效全面显现,全面支撑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到2050年,黄河文化全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国际知名的文明标识。

  

  “文物资源数据库就是构建中国文化的基因库。在双螺旋的文化DNA结构中,一方面是时间螺旋,通过从古至今的文物演变,揭示文化的发展特征和规律;另一方面是空间螺旋,展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干流和直流的空间联系,揭示文化的源头及其传播、冲突、融合的过程与结果。”四川师范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兼总规划师、国家文化公园咨询委员会专家李小波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有了时空叠加的数据库、向中华文明探源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图景中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此外,《规划》还明确,要构建黄河文物展示体系。以黄河文物为主要载体,协同黄河水利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交通遗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等,以“人类发源”“文明历程”“生产生活”“水利遗产”“水陆交通”“艺术荟萃”“民族融合”“人文景观”“革命传统”九大价值主题为主线,形成黄河文化重要展示节点。

  

  

  这对于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有何意义?

  

  “九大价值体系构建了四个维度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李小波进一步阐释,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的发源和文明的历程展示了中国文化古今变迁的特征,让游客可以感知、触摸、体验祖先的荣光;从物质文化维度看,生产生活、水陆交通、水利遗产体现了黄河流域人们对水的利用、环境的选择、生活的智慧、生产的匠心,以及交通拓展的开放视野;从民族精神凝聚力的维度看,在物质文化基础之上的艺术荟萃,展示了黄河的天地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并在各民族的融合中增强了凝聚力、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当代价值的维度看,通过人文景观,让历史文化活化、继承革命传统,在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过程中,带动其认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

  

  系列文件出台是多领域协同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实际上在此次《规划》之前,国家对黄河流域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已有部署。

  

  一个月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曾联合印发《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提出要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在推动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保护传承黄河文化。

  

  为何国家近期如此密集地出台关于黄河文化保护的相关文件?背后有何深意?

  

  “系列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在国家层面对黄河文化的全面保护、总体传承、整体弘扬的系统设计已经完成,并作出相应的安排和部署。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江河湖海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江河湖海文化发展与相关领域协同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称,黄河流域从西到东,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有民族地区。面对黄河流域的多样性,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也必须因时因地因势而行。“未来,应充分研究黄河流域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的特点,赋予产业发展的文化符号。这既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内在升华。”孟立联说。

  

  在李小波看来,密集出台黄河文化等相关文件,核心要点即体现了黄河流域相关保护治理是系统性工程。他认为,应优化黄河流域的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的空间结构,根据不同资源、不同区位、不同发展基础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规划发展。“有多少汤就泡多少馍”,让黄河成为造福中华民族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