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健康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7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降价趋于理性 首次引入备供机制

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出炉

■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7月25日   第 17 版)

  日前,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通过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了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中选结果。

  

  药品覆盖进一步扩围,药价降幅更为理性,引入“备供企业”机制,实行“品间熔断”,成为本次集采亮点。

  

  药品品种愈加广泛

  

  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涉及31个治疗类别,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肺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

  

  “纳入集采范围的药品越来越广泛。”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院长常峰认为,此次集采覆盖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首次纳入缓控释制剂型降压药,首次纳入重点监控目录药品依达拉奉注射剂,真正做到了集采无禁区。

  

  另外,常峰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此次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胶囊降幅高达83%,价格回归合理,极大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用药可及性。

  

  常峰介绍,此次集采还纳入了美罗培南注射剂、米卡芬净注射剂、替加环素注射剂、头孢吡肟注射剂型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并设置更合理的带量比例,可以看出本次集采既考虑了患者用药需求又尊重了临床用药特点。

  

  据了解,国家医保局2018年以来,已开展7批全国集中药品带量采购。7批集采共覆盖294种药品,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前6批集采累计节约医疗费用超2600亿元,第7批集采预计每年将节约185亿元。从用量角度来看,7批集采已经占到医疗机构年用药量的35%,集中采购已经成为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重要模式。

  

  药价降幅更为理性

  

  药价降幅直接影响患者的“钱袋子”。

  

  此次集采,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胶囊每粒从平均108元下降到18元,患者一个治疗周期可节约费用8100元;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降价58%、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价53%,高血压患者用药负担明显减轻;美国辉瑞公司的替加环素、日本安斯泰来公司的米卡芬净、西班牙艾美罗公司的依巴斯汀、意大利博莱科信谊公司的典帕醇等4个原研药中选,平均降价67%。

  

  国家医保局方面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今年11月用上本次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前六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平均下降53%的幅度,本次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在常峰看来,此次集采药价降幅与第六批胰岛素专项集采相同,是一个合理的降幅水平。

  

  此次集采之所以略逊于前五批集采,常峰分析,一方面企业在经过多批集采之后对其认知更加深刻,报价更加合理,更倾向于获得合理的盈利和预期;另一方面,在此之前部分品种已被纳入地方集采品种目录,已挤压部分虚高药价,故第七批集采的降价空间相对有限。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行为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姚宇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在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大的政策背景下,一些药企事实上已经在主动降价,降价空间相对有限;同时,药价降幅和药品品种存在一定的关系。

  

  “另外,为了避免出现集采药品断供现象,也要留出足够价格空间,例如有些集采中选的药品不一定是本厂生产,可能是代工生产,此时也需要为原材料上涨,代工成本上升等潜在风险留出一定价格空间。”姚宇补充说。

  

  规则更加优化完善

  

  除了药品品种愈加广泛,药价降幅更为理性外,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在集采规则上也呈现出诸多亮点。

  

  为了更好保障集采药品稳定供应,本次集采首次在采购文件中明确引入备供企业机制,探索实现“一省双供”。

  

  具体而言,每省不仅有1家中选企业即主供企业,也同时有1家备供企业。当中选企业出现中选品种不能及时足量供应或取消中选资格等情况,、致使协议无法继续履行时,由所在省份备选企业供应相应的中选品种。

  

  在常峰看来,本次集采首次引入“备供企业”机制,探索实现“一省双供”,这将对药品及时、稳定、顺畅地供应提供直接的双重保障,进一步降低了各省选择替补企业的行政成本。

  

  “备供企业机制将对中标企业给予一定的压力,督促其更好完成供应指标,即使真的发生断供,我们也有备选企业保障供应,有利于保障老百姓的用药需求。”姚宇说。

  

  医药战略营销专家史立臣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以往中选企业无法供应集采药品后,所在地区临时启动备选企业流程,从该品种其他中选企业中确定备选企业,本次集采在一开始就确定好备选企业,给集采品种稳定供应提前上了一层保险,可最大限度减少中选企业断供带来的不良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集采还首次出台了“品间熔断”新规。往年满足“单位可比价”≤同品种最低“单位可比价”的1.8倍,“单位可比价”≤0.1元,“单位申报价”降幅≥50%三个条件之一即可获得中选资格。

  

  第七批全国药品集采在相关规则上进一步完善优化。在满足前述三者条件之一的基础上,若是同品种中为最高顺位的产品,还要按“同品种最高顺位‘单位可比价’/同品种最低顺位‘单位可比价’”计算比值,在集采所有品种比值结果降序排列中非前6名的方可入选。

  

  常峰认为,“品间熔断”规则的引入,把不同品种的价差放在同一水准进行比较,将中选产品的价差控制在3倍左右,表明了集采相关部门对于缩小同品种中选价差、减少各省价格差异的决心。

  

  在姚宇看来,“品间熔断”规则是为了避免企业在估算同一品种中标企业数以及市场平均价格之后,试图钻政策空子投机获得较高中标价格的现象发生。它提醒了企业在投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产品的其他生产企业可能报出的较低价格,自身也要尽量按照较低价格投标。

  

  倒逼药企加速转型

  

  2021年9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达50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达5类以上。

  

  随着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以及提量扩面,未来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常峰认为,集采的目标之一是规范医药生产、流通企业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促进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带量采购、招采合一的原则,集采从制度上对行业发展做出了最根本的安排,企业以质量和价格竞争替代原来灰色的销售渠道竞争。同时,医保基金预付和确保回款等配套政策又有效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解决了货款挤压问题。

  

  “因此,一方面,企业自发选择规模经济型生产模式,进一步做大做强规模性行业、龙头企业,而无法适应集采的小企业面临淘汰,从而有效化解了低端和无效产能;另一方面,风清气正的药品流通和使用环节倒逼企业转向创新驱动,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我国逐步实现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中信证券也预测,临床用药大、采购金额高的仿制药重磅品种(包括注射剂)将不再是药企的利润增长点。带量采购更多是推动医保资金的腾笼换鸟,以及对创新药研发的支持。未来药企销售能力的重要性将逐渐弱化,创新转型预计将是药企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在国家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创新步入快车道,医药研发投入、在研新药数量、获批创新产品呈现逐年快速递增态势。其中,2021年我国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创新高,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

  

  史立臣认为,对于尚不具备研发能力的医药企业目前在规模化生产方面发力,化学仿制药通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等方式,保障公司制剂产品原料的稳定供应,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在药品集中采购的背景下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

  

  在产品战略层面,史立臣建议,医药企业应针对不同的市场布局不同的产品,产品结构要相辅相成。随着国家在医药分开上加大电子处方外流,药店、民营医院、互联网线上药品销售将成为医药企业非常重要的竞争市场,史立臣建议相关企业及早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