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7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提振消费信 心释放消费潜力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交出一周年答卷

■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7月25日   第 05 版)

  天津第二届海河国际消费季启动近一个月以来,该市组织开展贯通线上线下、涵盖商品服务、面向城市乡村、融合商旅文体等多元化的促消费活动。图为第二届海河国际消费季主题活动之一“海河星光ye”夜经济活动现场。   
  中新社记者佟郁摄

  202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

  

  一年来,上述五城交出了怎样的发展答卷?还有哪些城市将目光瞄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需补齐哪些短板?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进行了相关梳理和采访。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绩亮眼

  

  数据见证着各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进程。

  

  先看北京。首店成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配,也成为地方提振消费的重要发力点。2021年以来,北京新落地首店近1300家,处于全国首店经济第一梯队。其中,2021年全年,北京落地901家首店中,国际品牌占比15%,提升了北京的国际范。

  

  再看上海。2021年,上海累计开设各类品牌首店破千家。今年前6月,吸引366家首店落户,数量蝉联内地桂冠。去年超过30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沪举办新品首发、首秀和首展活动。上海时装周排名由全球第六跃居全球第四。

  

  将目光置于广州。2021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国内城市中两项指标双破万亿元的第三城。城镇人均消费支出47162元,国内国际旅游花费2885.89亿元。消费品进口额765.3亿元,连续三年呈增长态势。

  

  ……

  

  如何评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一年来的成效?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有成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生态链逐步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物流体系顺畅、高效,尤其是各城市依托于城市周边产业链。

  

  “比如广州市依托于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上海市依托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发展以区块产业链为核心的消费市场,带活了周边产业区块的发展,也形成了区域性品牌效应。”盘和林举例说。

  

  多地争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19年,商务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利用5年时间,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程度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培育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1年,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同年7月,商务部宣布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名单,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5个城市榜上有名。

  

  随后,首批入榜的城市相继出台具体政策,推进2022年的促消费行动。此外,深圳、武汉、长沙、郑州、西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苏州等未入选的城市,也在今年将“国际消费中心”作为要务加以推进。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城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以来,至少有近20个城市争抢进入第二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名单。

  

  为何有这么多城市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盘和林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以优化城市消费体验,以此来增强城市居民消费的信心,激活中心城市消费市场,拉动消费需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城市经济增长需要继续提振消费市场需求,而改善消费者消费体验是提振消费市场需求的重要一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有效改善消费者消费体验,激活消费。”盘和林分析说。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短板待补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短板亟待补齐。

  

  盘和林分析,上海市此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市场一度出现了短暂萎缩,当前需要着重修复上海消费市场,吸引外部消费者来沪消费;广州市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吸引更多跨境消费者,作为传统开放城市,广州市一直是珠三角制造业的对外窗口,未来需要吸引更多海外消费者通过跨境贸易来广州开展贸易;重庆市是内陆城市,要进一步完善货运物流系统;天津市营商环境则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盘和林建议,要积极推进线上成交、线下体验的模式。互联网数字化时代,消费者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当前大多数线下消费依然以体验为主,通过线上成交、线下体验的模式,既可以抵御疫情带来的影响,也可以加大线上线下的成交量。城市要围绕线上线下去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比如完善物流货运系统、完善供应链建设等。

  

  事实上,已有城市进行相关布局。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顾瑾栩表示,下一步,北京将推动直播电商产业集聚升级,提升数字内容服务供给能力,营造数字消费发展氛围,来持续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助力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北京还将选取2—3个区打造高质量直播电商基地,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直播电商基地建设;鼓励平台企业设立首店首发直播专区,借助直播经济推广“北京品牌IP”,打造“人、货、场”全要素直播电商产业集聚生态;探索数字文化新模式,发展云旅游、云展览、数字艺术等消费新形态。此外,在餐饮、旅游、文化活动等领域,北京也将定期推出特色消费榜单和消费指引,培育消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