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乡村”,助推基层治理智能化;探索出“12345”工作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开展“五家十星”评选活动,培树群众身边的“典型榜样”……一项项创新的举措,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子洲县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治理理念,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优势,围绕社会综合治理、城乡文明建设、生活环境优化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事,做足精细文章,下足绣花功夫,形成了“矛盾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良好局面,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为该县县域经济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省级挂牌督办专项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动力源泉。
综合治理织密安全防护网
“各位乡亲,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不参加聚会聚餐……”在子洲县马蹄沟镇的吉利坪村,“大喇叭”直通基层、直面群众的优势得以充分彰显。
据吉利坪村党支部书记李宁介绍,该村常住人口绝大部分是空巢老人,行动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为保障其生产生活安全,该村联合中国联通子洲分公司,在村内实施了“平安乡村”监控探头计划,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远程视频监控、语音对讲,对放牧行为、河道水位高涨进行预警预报,也可看家护院、治安防范,实时观测村内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的生活情况,不断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切实在科技的助力下,更好地服务群众。
李宁表示,下一步,吉利坪村将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步伐,利用“互联网+云平台”的模式,与县惠民服务平台关联,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项惠民业务;深化农村电子商务和快捷网点普及,建设绿色供应链,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农康旅”深度结合;发展“互联网+教育”,让孩子看到学到城里名校的课程;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资源平台和渠道,让农民看病就医更方便;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对脱贫人口跟踪分析,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充分发挥农技服务、办事指南、便民服务、直播带货等特色功能,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吉利坪村“数字乡村”建设模式是子洲县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子洲县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建立健全多元预防排查化解和访源诉源治理综合机制,积极打造诉前调解中心,成立5个行业性调解组织,推动“三调联动”无缝衔接;深入开展“一村一干警”“四警联动”“三包一联”工作,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预防;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挂牌运行;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建成完善陕西唯一的县级公安机关大数据智能应用中心,全县“两抢一盗”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城区技防设施全覆盖,村组开展“平安乡村”建设,成立200余支“红袖章”平安巡防队、开展“十户联防”,形成了“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出城有卡口、农村有联防”的社会治安立体式防控体系,全方位织密了安全“防护网”。
文明治理绣出美好新画卷
3月26日,子洲县裴家湾镇由两代表一委员、原司法局退休干部、法官代表、派出所和德高望重的乡贤能人等联合成立的家门口“说理处”正式运行,主要采取说事评理、化解矛盾、平息纠纷的方式,以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实践活动的切入点,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做到群众遇事有人管有人议、有诉求有说法、有结果有答复。
该村党支部书记拓万全表示,当群众发生矛盾纠纷时,可直接找“说理处”的调解员评理。“说理处”形式灵活,根据群众需求,将“说理”搬到田间地头、百姓炕头和事发现场去公开说事,解决百姓烦心事、揪心事。自成立以来,家门口“说理处”共化解纠纷15起,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子洲县各乡镇充分发挥乡贤能人作用,成立了“说事堂”“说理处”等20余个群众参与的自治组织,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一种示范。
近年来,子洲县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五家十星”等评选活动,在全民共同参与的基础上,评选出一批勇敢面对个人和家庭困境,在艰辛中自强、在逆境中奋斗,不畏生活困苦自强励志,创造美好生活的家庭和群众,积极树立楷模榜样,传递见贤思齐的“正能量”,构建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勤劳致富之家、环境卫生之家、孝老爱亲之家、教子有方之家、团结邻里之家,爱党爱国星、遵纪守法星、卫生整洁星、勤劳致富星、移风易俗星……”一次次评选表彰活动的开展,实现了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带动、激励、鼓舞群众,在文明和谐中团结奋进。
践行志愿服务,擦亮城市文明底色。大力开展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子洲县实施文明治理的又一举措。目前,全县已组建“1+24+N”支志愿服务队伍,即组建1支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组建18支乡镇志愿服务分队和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法律服务、健康体育服务等6支专业志愿服务分队,组建若干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特色小分队,同时还组建了279个村志愿服务支队,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达50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8万余小时,真正让志愿服务精神和回报社会理念深入人心。
环境治理成就百姓好生活
城市因人而生动。子洲县大力推行“百姓点单、政府接单”的服务模式,围绕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优化,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县的奋斗目标。
固本强基,让城市功能更健全。子洲县积极完善城乡路网,加快构建“六横八纵”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大力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推进运输服务提质升级;着力修复大理河县城段水系生态,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镇水、电、路、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断完善提升集中居住区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等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养老、托幼、休闲、便民等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县城体育馆、游泳馆、图书馆、档案馆和文化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四馆两中心”建设;有效破解“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合理规划大中小结合的农贸市场、早市和夜市,做优“十五分钟”生活圈。
简政放权,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子洲县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子(只)一次、洲(周)服务”机制,对群众经常性办理的服务事项制作审批流程图并通过扫描二维码展示,让群众“一图在手,办事无忧”;建立代办服务清单,完善网上“中介超市”,形成全县统一、高效便捷的中介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党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展“全程网上办”事项;优化“12345”“一号接听”热线等公众服务体验,推动“云上办公”“掌上办事”走进各行各业、惠及方方面面,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优化环境,让百姓生活更幸福。子洲县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扎实开展全域绿化大行动,推动大理河、淮宁河等流域生态防护景观林和青银、榆蓝高速公路景观防护林建设,全面构筑绿色生态长廊;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85%以上。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庭院、绿色出行等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夏日清晨,在子洲县的中心广场上,太极拳协会的成员们正在神情专注地演绎着握拳、转腿、冲拳等一招一式,开合有序、刚柔相济;热爱舞蹈的市民们,正手拿彩扇或花伞,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节点,扭起了陕北大秧歌,更扭出了热闹红火的幸福新生活。(图片由子洲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