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全域党建·枣庄市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7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滕州市:“睦邻善治”强基础 城市治理结硕果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7月04日   第 12 版)

  滕州市解放大桥。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委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倾、力量下沉,构建城市基层治理“四梁八柱”,聚焦三个关键,优化治理布局,建强治理基础,改进服务方式,全力打造城市“睦邻善治”党建品牌,不断开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篇章。

  

  上下贯通建强城市党建“动力轴”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最大限度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引领城市基层各领域、各环节共建共治,形成整体效应。

  

  发挥市委牵引力。滕州市委牢牢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抓在手上,连续四年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号课题”,先后实施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网格治理、睦邻党建等书记突破项目,不断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建立市委书记召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市委书记抓城市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党建领导小组会、联席会,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凝聚工作合力;发挥组织纽带作用,打破行政壁垒,实行扁平化、网格化管理,打造条块协同、平战结合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实现高效运转、快速响应。

  

  提升街道统筹力。街道是城市基层治理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滕州市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任务,让街道有更多精力、更大能力抓党建、抓治理。赋予街道“五项权力”,制定7大项105条权责清单,下放部门高频民生服务事项职能权限,实行反向评价约束,完善“下对上”考核机制,赋予街道更大话语权;优化体制机制,推行“大部制”改革,精简机构近六成;实体化运作街道综合执法办公室,按照“1+X+Y”模式,推动11个市直部门83名执法力量下沉,建立“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工作体制。

  

  增强社区组织力。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滕州市围绕建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工作目标,将原92个社区、7个“村改居”优化整合为48个城市社区,全面理顺基层组织架构,设立社区“大党委”,重新划分了450个网格,建立网格(小区)党支部260个,楼院党小组1149个,构建了一贯到底的“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将党组织链条从社区延伸到小区、楼栋;开展社区减负集中行动,制定社区事务准入清单,建立多元化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夯实基础优化基层治理“硬环境”

  

  滕州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持续推动各类资金、资源、服务项目投放到社区网格,提升基层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提升硬件强阵地。构建“1+N”党群服务矩阵,通过场地置换、优化组合、新建改建等方式,以500米为服务半径,新建7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40余处网格驿站,总面积由0.8万平方米增加到3.2万平方米;利用楼栋开放区域精心打造党群服务“微阵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实行驿站星级动态管理,推行“全岗通”服务,打造红领驿站、七彩驿站等特色品牌;建立“平战结合”的使用模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网格驿站平时作为“搭把手”“微治理”的服务阵地,战时作为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疫苗接种的前线阵地,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选育结合强队伍。坚持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连续三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录500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紧盯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方向,出台日常管理考核办法,高标准建设社区工作者培训学院,创新实施“育蜂”工程,采取导师帮带、实践化教学方式,吸纳党建业务、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基层一线等不同领域的52名专家学者组成导师团,研发3大门类40余个科目,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能力;健全职业体系建设,积极拓宽发展空间,先后从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2名街道事业编、提拔4名镇街副科级干部,为干事创业者提供更大舞台。

  

  加大投入强保障。健全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支持、社会资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保障机制。借助省扶持社区服务阵地建设政策东风,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提升改造社区工作服务用房75处;市财政每年列支3900余万元,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3岗18级”薪酬待遇,列支1500余万元,将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分别提升至7万元、25万元;制定出台社区服务群众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推动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保证基层组织规范运行,更好为民办事。

  

  多方联动拧成服务居民“一股绳”

  

  党建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为民服务,要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求解优解,不断推动治理服务由“单打独斗”向“握指成拳”转变。

  

  驻区单位动起来。滕州市实施“区域聚合力”提升行动,着力构筑条块融合、区域聚合、多元参与的城市大党建格局。深化“红色物业”创建,成立物业管理行业综合党委,推动66家物业到社区报到,签订联建共建协议85个,选聘276名驻区单位、物业公司、驻区民警及社会组织成员任社区兼职委员;探索建立社区党建联盟工作机制,打破社区与驻区单位之间的壁垒,打造万达广场等党建综合体,实行共驻共建、推进区域联动,携手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机关单位沉下来。以“双报到”工作为载体,建立需求征集、议事协调、揭榜服务机制,推动154家单位、1.2万余名党员下沉社区,结合各自职能、业务专长,主动认领政策宣传、公益服务、帮扶救助等10大类社区服务岗位,组建市级资源库、党建超市,定期开展点亮居民“微心愿”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全市260支党员突击队、1168名党员干部下沉网格,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多元服务跟进来。推行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全市共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200余个,吸纳志愿者1.3万余人,先后开展政策宣讲、助残济困、矛盾调解等服务活动,“泉心”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每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60余场,受惠群众3万余人次;引进专业社工服务,针对社区居民反映集中的“一老一小”问题,积极引进日间照料、养老服务、母婴照护、教育辅导等专业社工组织29家,让服务力量、服务项目在群众身边遍地开花。

  

  优化机制结出睦邻善治“金果实”

  

  滕州市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城市发展硕果。

  

  在市级,建立智慧治理平台。持续提升“一网统管”质效,接入市长信箱、枣庄12345热线、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等系统,加强与“枣治理”平台的数据推送,构建起权责清晰、运转高效、协同联动的“e呼善应”综合指挥体系;实施“以房管人”,结合“敲门行动”,建立“一图一表一库”数据库,实现标签式精准画像,构建动态精准的“全科智慧红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智慧赋能社区治理新路径,以4个省级智慧社区试点为牵引,搭建“滕城e家”智慧社区平台,按照“1+1+N”的总体架构(即1个智慧社区管理平台、1个智慧社区时空数据库、N个平台接口),开发管理平台和客户端,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提升了政策宣传、民情沟通、便民服务效能,提升了社区治理智慧化水平。

  

  在街道,畅通诉求办理渠道。依托市级“e呼善应”社会治理平台,制定网格、社区、街道“吹哨”清单6大类302小项,畅通诉求办理渠道,用好街道社会治理指挥中心、社区社会治理工作站和网格员手持终端,健全完善“网格吹哨、社区报到,社区吹哨、镇街报到,镇街吹哨、部门报到”三级“吹哨报到”机制,推动“吹哨”机制向民生领域延伸。2021年以来,各街道通过“e呼善应”指挥平台共流转办理各类事项1.5万余件,办结率达99%。

  

  在社区,推广民主议事制度。积极探索“1345”工作法,通过一网聚力、三治融合、四步闭环、五化服务,推动把党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和治理效能;健全社区党组织主导的议事决策制度,定期召开红色议事会、民情恳谈会、工作联席会,协商解决单靠社区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滨江社区通过五方联席会议等方式共商社区事务,解决停车难、噪音扰民、道路维修等问题,得到居民一致好评。

  

  在网格,提升基层治理精度。围绕诉求解决,推行“三单一访”,对网格小区内部问题,通过网格派单、物业接单、群众评单、支部回访的形式予以快速办理;探索“五邻”工作法,推广“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红马扎”议事等做法,推动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由旁观者变主人翁;完善“随手拍”“泉馨居”等小程序,推动线上智慧驿站进楼入户,一键扫码呼叫,确保呼叫时时有响应、件件有回声。龙泉街道实施网格治理“五小工作法”,在网格内开展小活动、讲清小道理、解决小问题、化解小纠纷、树立小典型,让居民在城市生活得更舒心、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