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副刊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5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悠悠艾香送安康

■仇士鹏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5月30日   第 24 版)

  中国人的骨子里,对艾草及艾香是有特别的亲近感的。

  

  早在《诗经》中就有诗道:“彼采艾兮,一如不见,如三岁兮!”女子弯腰采集艾草,抬头却不见心上人,徒叹思念无处安放,艾草摇曳的影子里因此多了份相思的风声。

  

  女子采来艾草不是用来涂抹打扮,而是用来治病的。艾草“主灸百病”,能通透经脉,让沉疴之人转为康泰。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艾草的药用价值,《孟子》中说:“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他们甚至知道了用有一定年份的艾草去灸,疗效会更好。

  

  年少时,母亲常给我艾灸。艾条被点燃后并不会蹿出明火,而是挂出星星点点的红光,点缀在变得焦黑的艾绒中。母亲举着艾条,悬在我的后背,那贮存在艾绒中的能量就化作无形的热力,绵绵涌入穴位,扩散到身体里。我童年的夏天,常伴着汗涔涔的舒爽。

  

  当然,人们对艾草最深的印象,是它身上由端午节盖下的印章。这也让它的清香里多了份传统文化的韵味。

  

  端午节这天,人们纷纷把艾草挂在门前,驱逐蚁虫、瘟疫和毒气。有的人家甚至会把艾草一直挂到第二年端午节再换下,让其成为门头的“常住民”,于是家人进出的脚步里都有艾草的余香。母亲心灵手巧,会把艾草编成花环套在我的脖子和手上。这时的我,总像套着乾坤圈的小哪吒,令妖魔鬼怪望而生畏,所有疾病与烦心事都消散殆尽。

  

  艾草的清香还让一些人的味蕾忍不住跳起舞来,于是中华食谱上又多出了绿盈盈的一页。比如青团,用艾草汁做出来的最为正宗,暮春的青葱与初夏的浪漫尽在一口之间。再比如艾草酒,中医书籍《圣济总录》中记载了用艾蒿酿酒的方法,比寻常酿法多了一步——要先把艾蒿放进水中,煮出浓汁,再拌进酒曲里。被艾汁加持过的酒,“稍温饮之,令常醺醺然”。那份草木清气似是午后从窗缝里溜进来的一丝新风,足以消解夏季的闷热与困顿。

  

  过去在老家,每到端午节,奶奶还会做艾草粥给我喝,说是能温气血、祛寒湿。她把大米、红枣、枸杞、桂圆同切碎的艾草放在一起用文火慢炖,出锅后再加少许蜂蜜,一锅清香温润的艾草粥就做好了。我端着碗小口喝完了粥,一晚上肚子里都是暖洋洋的。

  

  苏轼在《浣溪沙》词中写道:“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在艾草的清香中,我看见很多事物和夏天一起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也发散出一种朴实的自然气息。端午将至,如今,当我们又一年地挂起艾草,又一年地为自己和家人准备一桌艾草系盛宴时,纵然早已远离故乡,却仍处在岁月温馨安康的怀抱中。在国人生命的底色里,艾草那一抹青意、一缕清香浸染了五千年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