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特色教育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5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首都师范大学大路实验学校:

科研立校促发展 课题研究助成长

■张晓军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5月30日   第 20 版)

  首都师范大学大路实验学校(以下简称首师大大路学校)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新区煤化工基地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学校,是新时代践行振兴乡镇、教育均衡发展下准格尔旗政府与首都师范大学于2020年共同合作联办的公立学校,由隶属于首都师范大学的首师大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办学管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首师大大路学校从学校高质量发展应该拥有高素质教师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 “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更优秀”。在旗委、旗政府及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在首师大实验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持下,学校以建设“幸福科研校园”为核心,建设“幸福书香文化”为抓手,以师生行为文明为发展依托和培养目标,将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明校园建设深度融合,倾力打造研究氛围浓厚的“科研校园”“学者教师”“智创学生”。为深入推进双减工作,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制定了51个改革方案,35万字的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关于课题研究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就有10个方案,包括《首都师范大学大路实验学校“双减”背景下课程管理条例》《首都师范大学大路实验学校“双减”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方案》《首都师范大学大路实验学校研究院成立方案》《首都师范大学大路实验学校数学骨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方案》《首都师范大学大路实验学校艺体劳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案》等。

  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从学校管理者开始,学校对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重新思考定位,逐个确立改革方案,寻求突破。比如,学校文化建设从大路两个字出发寻根溯源、双减落地的家校共育学生“六力”培养,幼小初德育一体化探索,早操锻炼内容科学安排,五种课间操轮流体验中华文化,提升体质和培养美感,学生上下课礼仪、课桌舞和恰当语言表达范式,德育主题的四节系列,书香文化的六个层面建设,学生入学教育读本,新教育形势下的课程管理条例,网格化校本教研管理,2114课堂教学模式,语、数、外一体化课程等等。

  课题研究的基础

  是规范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一头连着师生的现在,另一头连着国家的未来。首师大实验集团入校指导的北京专家组与学校教研组经过多次研讨,确立了课堂教学的15个环节,通过不断听课整改,再纳入校本研究范畴,精确锤炼每个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环节达到统一化和标准化。尤其是践行课堂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和思维导图运用,落实核心素养,把课堂主角还给学生担任,老师当“编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体现现代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促进学生主体性成长。

  课题研究的前提

  是提升教师基本功

  课程质量离不开教师的功力和水平,首师大实验集团北京专家组入校后通过培训强化了教师的8项基本功,即教师肢体语言、教师评价语言、教师提问与追问、教师课堂倾听、教师课堂巡视、多媒体课件内容的制作与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和学生课堂生成资源有效应用;同时,围绕课堂15个环节和教师的8项基本功,在两校区大力推行全体教师的教学改进计划,实行日记录、周汇报,并由指定专家具体跟进指导。学校制定听评课评分标准,用分值权重引导教师如何备课和上课,通过目标要求推到教学过程,严把课堂质量。 

  首师大大路学校充分利用首师大实验集团的优质教育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每学期选派优秀教师到北京轮岗实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修养;首师大实验集团北京课题专家进校集中指导,多次分学科逐级进行课题研讨交流,对各学科教师提交的课题报告逐一进行面批面改,切实有效地指导老师们中期汇报,学会做课题研究,快速提升教师基本功和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落地

  在“2114课堂”实践中

  首师大大路学校在首师大实验集团专家的指导下,创新推出“2114课堂”教学模式。“2114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突出两个抓手、关注一个中心、把握一个追求、落实四个环节。两个抓手即先学后教、多方共育。一个中心即以学习者为中心。一个追求即撬动学生全面发展。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把教学过程视为自主建构生成知识的过程。学生课前在教师问题情境的引领下,自主开展学习,课上进行5分钟学习成果的展示汇报,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知识体系的建构;思维提升,教师课堂运用10分钟,针对学科重难点、核心素养培养点及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障碍点,设计合理的问题和学习任务,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有效迁移,通过20分钟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点,建立撬动学科知识体系的全息思维支点。注意对学科知识体系、学科思想方法、心智技能程序、同类题目解题思路的提炼等,设计有针对性的评价任务,及时检测、巩固所学知识与方法,并有效开展迁移内化,解决新问题;实践应用,开放课堂,邀请家长或委托人(线上或线下)全面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行深度地陪伴学习。委托人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讲解知识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拓宽学生思维。指导学科知识方法的实践应用,会使学生将知识学习、思维发展通过实践表达出来,展现和检验学生思维发展与知识学习成效。

  “2114课堂”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和家长的实践性。其核心是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转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教师和家长素养综合有机展示,是以自主预习为引领,多维合作为抓手,迁移运用为目的,思维品质提升为本质,发展学生的自控力、表达力、学习力、审美力、创造力 、运动力为方向的课堂。

  推进“2114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高阶思维培养”的幸福课堂文化。其目的一是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切实改变教师的“一言堂”现象,以学习者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二是引领家长深度思考学生成长问题,共同研究协同育人新方法。通过学校老师的引领,家、社多方有序、有效参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撬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跨学科和超学科课程建设带动整体课程文化,不考虑任何学科背景,忽略各学科基础,可以尝试双语教学,或以某一学习经验,或以自然、社会、科技、热点等问题为主题,组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从“行走德育、智慧学习、数学领衔、语言人文、科技智创、优雅气质”六个领域设计研发跨学科及超学科的校本课程。

  课题研究全方面布局

  首师大实验集团注重和坚持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高质量发展,举办了线下线上科研专题培训,使教师掌握了科研的基本功,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课题研究分层布局、整体推进,以国家级课题为引领,积极申报自治区级和市级课题,以校级课题研究为基础,不断规范、提升课题研究水平,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研究为补充,积极组织部分老师在力所能及范围研究自身的教学问题。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子课题研究7项,申报内蒙古自治区课题8项,获得鄂尔多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立项14个。

  在首师大实验集团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在原有的中层管理部门之外,结合学校管理目标,成立了教育研究院、评价室、校家社共育室、融合教育办公室等特色管理部门。教育研究院是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同时在奖教奖学、工作量核定倾向于课题研究。教育研究院的建立助力学校有效地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科研立校活动和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

  出名师、育英才、成伟业,是时代赋予教育战线的神圣使命。“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好学校、好教育的最重要标准,就是要有好老师。科研立校促进合作办学发展,课题研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在合作办学刚刚迈出第一步之际,首师大大路校将耕耘不辍,不断实践和探索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大路实验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