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全域党建·玉林市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4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北流市:凝聚基层党建合力 促进城市持续发展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4月11日   第 22 版)

  北流市设立党群服务小屋,由党员志愿者和社会爱心志愿者轮岗为市民提供服务。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玉林市委关于城市基层党建的部署要求,通过发挥广大城市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党建统领贯穿城市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坚持全域布局、攻坚突破,将城市基层党建推向深入,取得了积极成效。2017年,北流市党群服务中心等5个示范点作为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考察点,北流市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全区城市社区党建培训班座谈会现场参观点;2020年,桂塘社区、东湖一号小区作为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业务培训班现场参观点;2021年,《完善智慧党建制度机制推动实现党群服务双提升》入选广西城市基层党建新时代新突破新跨越典型案例选编。

  

  构建一贯到底组织体系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组织力

  

  北流市立足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和整体发展,打通城市基层党建堵点,构建一贯到底的城市组织体系。

  

  强化责任体系建设。把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建设作为“书记工程”,发挥城市基层党建的牵引作用,市委书记带头以上率下,近年来先后召开专题会议5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7次,聚集全市资源破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改革和人员及经费保障等疑难重症;同时,通过巡回督导、调研指导、双随机、软弱涣散排查党组织等形式,对履行责任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压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责任。

  

  夯实区域联动体系建设。把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党组织、行业商圈纳入城市基层党建覆盖,吸纳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员领导担任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结合联席会议等共建制度,协同推进服务群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等各项工作,有机联接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进一步夯实区域联动体系。

  

  推动智慧共建体系建设。创新研发集党务、政务、服务以及绩效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红动北流”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发应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有话想说”“服务企业马上办”功能,形成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响应的协同联动机制,有效破解行业壁垒、层级壁垒、地域壁垒,及时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智慧党建云平台启动以来,为群众解决交通出行、纠纷矛盾、企业生产等问题1053个。

  

  构建纵横联动服务体系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向心力

  

  北流市聚焦城市服务资源零散、服务人手不足、服务水平不高、服务项目不全等问题,通过打造服务平台,创服务载体、建服务网格,搭建纵横联动的服务架构。

  

  抓基础保障,打造服务平台。财政投入2亿多元建成1个市级党群服务中心、3个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3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15个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全市城市社区服务场所100%达到500平方米,社区100%实现“一厅六室两栏

  两中心”。同时,通过街道社区及楼栋等各级各类党组织共享活动场所300多个,数量充足的党群服务阵地为服务群众提供保障。

  

  创服务载体,拓宽服务思路。率先打造城市社区党群服务大联盟,融合党群服务联盟的成员,推行“征集意见—打包服务项目上架—服务项目创投—认领项目单位与社区党组织签订协议—督促服务落实”创投模式,推动共治共享。在社区一线设置“书香夜话”、三民书屋、共享集市、公时银行等服务项目50多个,实现季季有导向、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在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小区常态化开展“让责任与公益同行”“圆梦微心愿”“社区邻里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开展“1元公益”服务项目(1元理发、1元早餐、1元中餐、1元保健、1元课堂)。2021年,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专题服务活动1000多场次,惠及基层群众3万多人。

  

  建服务网格,延伸服务触角。以方便群众、便于管理、无缝覆盖等原则,将城区划分成97个大网格、78个小区,采取统筹调剂、组织关系转接、联合组建等方式,将党支部成立在网格、小区上,实现97个网格、78个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党员全覆盖;配备140多名专兼职网格员,深入网格排查问题、收集问题、疏解问题、反馈问题,有效提升服务群众精准度;同时结合“三官一律进社区”等机制,整合辖区法官、警官、检察官、律师力量壮大网格综治调解队,为居民解决各类问题,做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实现网格服务无缝隙、全覆盖。

  

  构建长效保障体系激活可持续发展内驱动力

  

  北流市建立长效机制,为城市持续发展“安装发动机”,保障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提纲挈领。

  

  落实经费保障。财政每年投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其中,市级党群服务中心工作经费不少于100万元,活动阵地建设经费不少于300万元,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不少于320万元,社区工作经费每年不少于150万元,社区信息化建设经费不少于300万元。

  

  落实制度保障。对街道体制改革进行先行先试,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促进街道主责主业归位,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有效减负街道社区职责42项、赋能扩权6项,为3个街道增加事业编制39名;先后研究出台《北流市关于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落实街道对辖区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的实施办法》《北流市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推进街道社区党建与驻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领域党建互联互动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文件以及配套玉林市城市基层党建的相关制度,从而保证工作落实有依据、考核评价有规范。

  

  落实队伍保障。探索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体系建设,健全完善选拔任用、教育培养、考核激励、监督管理、待遇保障等,建强街道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将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培训列入全市干教计划,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市级集中培训、“两委”委员街道社区全员培训;探索建立与岗位等级和绩效考核相衔接的薪酬制度和社区工作者专职化体系制度,制定了《北流市关于落实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社区干部的工资和职务、工作年限等挂钩,随着职务变化、工作年限稳步增长,有效保障社区工作者队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