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4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统筹城乡区域 突出城市社区 衔接创新载体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文图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4月04日   第 04 版)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在小区健身场地内锻炼身体。

  支持全民健身,国家又有大动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提出了29条政策措施,展示了人们未来健身活动的鲜活场景,一幅统筹城乡区域、突出城市社区、衔接创新载体的全民健身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聚焦“更高水平”

  凸显“8个更”

  “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从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健康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多锻炼、少生病”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来自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90%以上。

  “取得这一成绩的关键在于我们初步构建起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全民健身发展的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国家发改委社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虽然成绩喜人,但不容回避的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还未完全得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意见》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领域最高层级的顶层设计文件,是指导‘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全民健身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如是说。

  中国城市报记者梳理《意见》后了解到,“更高水平”将落实在8个方面:更灵活的体制机制、更均衡的资源布局、更绿色的健身载体、更丰富的赛事活动、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更科学的运动方式、更浓厚的社会氛围、更强大的要素支撑。

  举例来说,在体制机制方面,促进国家队训练方法、日常食谱、康复技巧等实行市场化开发和成果转化;社会氛围方面,定期发布全民健身城市活力指数,向运动达标者颁发证书,开展全民健身国际交流,让人人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表示,促进人民群众更广更深的参与运动健身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种要素、各方力量形成合力、综合施治方能实现目标,因此在谋划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法论至关重要,这在《意见》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贯彻。

  “我们除了参与冰雪运动,还有很多事情去做。加油,体育人!”《意见》发布后,冰雪产业从业者程琳转发文件链接并配文道。她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赛事活动按下“暂停键”,国家提出“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这给业内从业者带来了很大信心,未来体育产业大有可为。

  让人口成为资源配置的“定位器”

  形成科学布局

  城市里高楼林立,难以找到一块合适的健身场地;郊区、农村地广人稀,体育设施不同程度被闲置……中国城市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健身不便已成为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来自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

  然而,从实际应用来看,一方面这个数据被“打折”,比如很多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内多数健身区被占用作停车场;另一方面,即便数据“不打折”,民众也直呼“远远不够”,因为市民活动量远超健身区承载能力。

  事实上,在此之前,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解决上述难题。

  “和过去的文件相比,本次《意见》特别关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比如提出让人口成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定位器’。” 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刘敏说。

  如何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解决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要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指挥棒”作用,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时,把常住人口数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资金分配考虑因素,引导和指导地方优先在人口密度大、辐射人口多、体育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的位置,布局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方便城乡居民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跟着人转、跟着人走。

  记者了解到,《意见》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的理念,针对不同规模的城市,提出差异化的全民健身发展路径——

  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要推广功能复合、立体开发的集约紧凑型健身设施发展模式;大中城市要加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全民健身资源布局,打造现代时尚的健身场景;县城城镇化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健身设施。

  老城区要结合城市更新行动,鼓励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增加开敞式健身设施;新建城区要结合城市留白增绿,科学规划社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与生产生活空间相互融合、与绿环绿廊绿楔相互嵌套的健身设施。

  与此同时,《意见》还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涉及的重点区域和城市群、都市圈等,统筹多维空间优化城市全民健身功能布局,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

  “随着《意见》的落实,我们必将打破地域、部门、行业的分割,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我国运动场地资源,夯实我国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基础。”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如是说。

  打造绿色便捷新载体

  夯实社区基础

  一提到体育设施,很多人会想到比较“高大上”的体育场馆,这些场馆往往座位很多,场地也很大。但实践证明,有些场馆不一定完全实用。

  一位体育产业分析人士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体育场馆往往建设成本很高、耗能很大。有些场馆建在城市边缘处,民众想去运动不一定便捷;有的场馆缺乏后续赛事活动支撑,日常运行成本又很高,入不敷出是常态。

  “这次《意见》就是总结过去这些经验,提出要控制大型综合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数量。”赵辰昕说。

  对于接下来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策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表示,一方面扩大增量,另一方面要盘活存量。

  “每年中央财政都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李建明表示,今年会同财政部调整完善了补助政策,从原来补助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扩展到中小型体育场馆等更多的公共体育设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联动,全面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对于上述安排,王裕雄的看法是,国家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健身“最后一公里”问题,强调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群众身边倾斜,力图全方位、无死角织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

  记者注意到,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够就近健身,国家把城市社区摆在了突出位置——夯实社区全民健身基础。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培育一批融入社区的基层体育俱乐部和运动协会。在社区内活动的符合条件的基层体育组织可依法向县级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在社区设立健身活动站点,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组织健身赛事活动。实施社区健身设施夜间“点亮工程”。

  与此同时,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建设“百姓健身房”,为每个社区至少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育一批融入社区的基层体育俱乐部和运动协会。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意见》还提出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新载体“新”的内涵是什么?主要新在哪些方面?对此,赵辰昕给出的答案是新导向、新空间、新活动:

  ——新导向,即全民健身的导向。要推动健身场地设施由服务大型竞技赛事,向服务老百姓日常健身转变,由贪大求洋向绿色生态和经济实用来转变。

  ——新空间,主要是绿色生态的健身空间。场馆要坚持绿色生态,尽可能耗能低,周边环境也更加符合生态的要求,让人民群众走向大自然,在绿色生态的环境中参加体育锻炼。

  ——新活动。近年来,冰雪、徒步、登山、攀岩、露营、汽车、摩托车、水上、航空等运动方兴未艾,户外运动已经成为阳光、快乐、绿色、健康的代名词。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自然遗产灿若繁星,发展户外运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把这个优势发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