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健康城市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1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助力健康城市建设

■中国城市报记者 康克佳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1月24日   第 11 版)

  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健康城市的打造。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更是为健康中国战略绘就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日前,2021健康中国健康城市建设论坛暨健康城市蓝皮书《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1)》《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1)》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多角度剖析我国健康城市建设成果和待解难题。

  

  健康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健康城市建设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是场所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城市的关键特征就是在城市设计和城市治理中充分考虑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表示,这与健康中国建设中提出的“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方针一致。

  

  “2016年以来,全国爱卫会部署在全国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建设。如今,健康城市建设进入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看来,健康城市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在全国各地、各主要城市蓬勃兴起,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

  

  数据显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1年健康城市综合指数和分指数较2018年稳步提升,人群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多项指标结果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虽然成绩值得肯定,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时期,健康城市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长宁认为,健康城市建设不仅限于城市建成区,还包含城市所辖的农村地区,要求城乡融合发展。健康城市建设涉及多部门、各领域,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应对和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主要健康挑战。

  

  国家卫健委规划司爱卫工作办处长王璐认为,各地应继续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持续宣传,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

  

  “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应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毛群安说。

  

  健康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除了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外,发展健康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

  

  由于产业链长、辐射带动作用大,因此健康产业连接着经济和民生。

  

  记者梳理发现,当前我国健康产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多样化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扩大,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领域积极作用日益显现。截至2021年8月,我国医药健康领域A股上市企业达390家(不包含新三板企业)。

  

  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疫情防控物资(检测试剂盒、呼吸机、口罩等)需求激增的拉动,2020年医疗器械领域上市企业总营收突破2000亿元关口,较2019年增长62%。随着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未来,医疗器械企业总营收很难保持如此高的增长率;但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水平以及质量的提高,“国产化替代”的范围逐步扩大,医疗器械行业仍将保持不错的增长态势,预计可以维持2000亿元的营收规模。生物制品、医疗服务潜力巨大,将和医疗器械一道成为我国医药健康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

  

  不容忽视的是,健康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缺乏统筹规划,优质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产业融合和集群集聚效应有待提升,人才、技术、标准规范等制约因素亟待破解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做大做强创新平台、建立资源要素保障机制和创新多元发展模式是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要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统领,培育壮大健康新业态、加快发展健康消费,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与服务水平,以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此外,《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1)》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科学技术,探究基于环境大数据提升健康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北京健康生活指数全国第一

  

  北京市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又承担重要责任,建设健康北京成为新时代赋予北京的新使命。

  

  “我们综合《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健康北京发展建设规划》及《‘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相关工作要求,设定了健康人群、健康服务、健康环境三大类评价指标共30项。”作为本次报告的主编,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院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理事长王鸿春告诉记者,《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1)》总结了北京市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接受健康城市建设大考,并交上高水平答卷的实践。

  

  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健康生活指数”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一,“健康北京”主要指标已经基本实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在16项约束性指标中,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平均院前急救呼叫反应时间、药品抽检合格率等15项实现或超额完成目标值;14项预期指标中,人均期望寿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等10项完成了预期目标。

  

  2020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6.4%,比2018年提升4.1%。市民体质和健身意识普遍提升,每周参加一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50%,以“15分钟健身服务圈”为基础的立体全民健身设施格局得到全面完善,在城市社区的覆盖率达100%。

  

  同时,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日益增强,建立从孕育到出生、成长、死亡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截至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82.43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53‰,四类慢性病过早死亡比例为10.56%。在食药、水体、大气、市容等方面,北京市均构建起了健康友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从工作成效来看,健康北京主要健康指标已经实现目标值,在培育健康人群、优化健康服务、构建健康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很好成效,主要表现在创造健康北京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目标体系更加科学全面、健康服务能力更加扎实。”王鸿春告诉记者,北京市尽管在健康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缺乏硬约束,“共建共享”的机制需要强化;环境质量改善任重道远,“大城市病”问题依然突出;健康行为指数偏低,健康生活方式仍需强化;健康大数据应用不足,健康产业发展较慢等问题。

  

  对此,《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1)》建议,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完善政府统筹协调机制;结合疫情防控,加强爱国卫生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和部门落实职责;抓住建设重点,持续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推进共建共享,建立健康城市建设信息沟通平台;完善监测体系,着力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