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副刊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1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品史念今说汉中

■残墨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1月03日   第 24 版)

  儿时,我只知道汉中是我们这些周边居民心目中的大城市,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小伙伴中谁要是去过一次汉中,就会引来其他人羡慕的目光。

  

  当年我第一次到汉中,是和父亲一起。父亲去办事,顺便带上了我,说让我出门看看,长点见识。在汉中办完事后,父亲带我去了拜将坛。那时的拜将坛不要门票,里面尚没有被很好地修缮,较冷清。一位老人在树荫下拉二胡,他双目微闭,头随着旋律左右摆动。年少的我不知道他拉的是什么曲调,只感觉有点悲凉。父亲指着耸起的亭台说,这就是当年刘邦拜韩信为将的地方。接着,他给我讲了一些汉朝的故事,我这才第一次朦胧地知道了韩信、刘邦等历史名人及其事迹,第一次接触到汉中厚重的历史文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去汉中的机会和次数逐渐增多。后来在外地上大学时,有同学问我:“家乡是哪里的?”我回答说:“是陕西汉中的。”实际上我的家乡在一个僻远的小县城,只是隶属汉中管辖罢了。同学接着问:“汉中好不好?”我说:“汉中风光旖旎、土地肥沃、历史悠久,被称为‘西北江南’‘鱼米之乡’。当年汉高祖刘邦在这块沃土休养生息,韬光养晦,继而平定三秦,成就了汉室基业。”我继续告诉他们,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诞生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子龙于汉水之滨大败曹军;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八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同学听了,竖起大拇指说:“只知道有个汉中,却不知它有这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个好地方!待有机会了,跟你一起去汉中玩!”

  

  参加工作后,我经常去汉中学习、培训,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到陕南民歌、社火、汉调二黄等地方文化。同时,我也知道了汉中是陕南地区的最大城市、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之源头,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知道了汉中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大汉诤臣李固的故里,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归隐地,是造纸术改进者、“蔡侯纸”发明者蔡伦的封地……诗文大家李白、杜甫、陆游、欧阳修、岑参、李商隐、苏轼等游走在汉中所处的秦巴山之间,吟唱出彪炳文学史的佳篇名句。

  

  经过努力奋斗,10年前,我在汉中靠江边的位置买了房,举家迁到了汉中。从此,汉中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变客为主,与这座城市紧密地依偎在一起。童年时,汉中是我向往的“理想大城市”;中年时,汉中是我的栖息地、舒适的港湾。

  

  置身其中的日子愈久,我对汉中的认识和理解也愈加深刻。我曾听一位抗战老兵讲,在抗日战争时期,汉中这座城是后方重镇、战略物资的转移站。其丰裕的粮、油、棉、布等物资不断输送,有力地支援了前线。值得一提的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汉中是红军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先念、徐向前、王震等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领导过革命斗争,留下光辉业绩。

  

  今天的汉中,发展势不可挡,一天一个变化。汉中的旅游景点、大街小巷中,车流、人流如潮,其中亦不乏国际友人。虽然不大能听懂他们的语言,但从其语气和手势里,可判断出是在赞美汉中。行走于“汉人老家街”那青石板铺就的复古老路上,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气氛扑面而来。各色传统文化手工作坊、文创馆、美食店等鳞次栉比,带给游人富有节奏感的沉浸式体验;古色古香的汉风建筑勾画着历史的轮廓,一砖一瓦诉说着连接古今的故事,游人仿佛穿越了几千年,触摸到了汉中古老的面庞。

  

  周末,我经常带着儿子、陪着父母到汉中滨江文化公园或湿地公园散步。公园里遛弯的、打球的、跑步的、跳广场舞的、江边垂钓的人们,精神抖擞,喜形于色。漫步在江中栈道,清风拂面,我那85岁的老父亲感慨地说:“现在的日子真红火!老百姓富裕了,城市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汉中城比过去大了几倍,基础设施完备,绿水青山环绕,住着很舒服!”我的儿子则指着雕栏上镌刻的“烽火戏诸侯”“月下追韩信”“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等字样问:“是什么意思?”我回答说:“这些典故都与汉中有关,每一个典故都蕴含着一段历史。比如这个故事……”我们走走停停、信步闲聊,还一面闻着花香,一面观赏着飞翔的白鹭,在繁华快捷的城市中感受别样的慢速生活。

  

  汉中这座城,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跟得上发展步伐,守得住文化根脉。汉中儿女血脉中涌动的,是巍然前行的豪迈气概。新时代里,他们正用智慧和勤劳造就大美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