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文化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1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音乐伉俪李晓川、荣辰初:

琴号交鸣爵士乐 曲秀艺美海派风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1月03日   第 22 版)

  李晓川和荣辰初在上海外滩1号艺术博物馆演出。朱家杰摄

  李晓川和荣辰初在上海JZ Club演出。谢 奕摄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音乐文化符号繁多。其中,爵士乐尤其影响深远。上世纪20年代末,受历史、地域等客观因素影响,上海与欧美国家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起源于美国新奥尔良市的爵士乐跨过大洋,落户上海。

  经过几代音乐人的传承、融合与创新后,如今的上海爵士乐呈现出独具中国魅力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表演形式不断拓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音乐家。爵士小号演奏家、作曲家李晓川和青年打击乐演奏家、作曲家荣辰初夫妇,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李晓川与荣辰初的爵士乐风格较为多元化,他们将爵士小号与打击乐两种演奏类型作了融合,并在作品中赋予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受到不同年龄段爵士乐爱好者的广泛欢迎。这对因音乐结缘的伉俪还多次受邀前往世界各地,奏响海派爵士乐,传播中国文化。

  因音乐结缘

  合作默契亦不乏各自精彩

  2014年,在中央电视台原创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录制期间,当时并不相熟的李晓川和荣辰初以特邀嘉宾的身份聚在一起,进行现场合作演出。李晓川回忆说:“荣辰初在舞台上的表演充满魅力。合作时,我发现她不仅仅有着炉火纯青的乐器演奏技巧,更为音乐赋予了大量的情感和独特理解,使人产生全新的感受。”

  此后,随着合作越来越频繁、接触越来越密切,两人最终走到一起。“这种结合很大地促进了我们创作与演奏不同风格的爵士乐。”李晓川说,“每当有人问起我俩的舞台表演为何那么默契时,我都会说,这种默契来源于生活。”

  如今,在国内外众多爵士音乐节,如耶路撒冷爵士节、爵士上海音乐节等现场,都能见到李晓川和荣辰初携手并进的身影。

  实际上,李晓川和荣辰初各自都有耀眼的音乐成就。

  李晓川曾是首届华人爵士大奖最佳器乐与最佳录音专辑奖双料得主,与格莱美奖获得者,卢森堡著名音乐家、指挥家Gast Waltzing有过合作。“Gast Waltzing因为与非洲著名歌手Angélique Kidjo合作改编非洲传统音乐而荣获格莱美最佳世界音乐奖。”李晓川介绍说,“受此启发,我希望用爵士乐的形式向世界的听众介绍中国当代音乐。所以,与Gast Waltzing合作的那场音乐会,我提出了‘当爵士遇到中国’的主题,并得到他的深切认同。”

  与李晓川理念相似,荣辰初也一直尝试在爵士打击乐中融入多元文化因子。“‘多元’‘即兴’‘跨界’等都是打击乐的特色。”荣辰初表示,从2017年开始,她把中国传统打击乐元素加入到爵士乐及现代音乐呈现中,并为一向担任和声演奏的颤音琴编写了独奏曲目,给听众营造了一场场“打击乐+爵士乐”的融合盛宴。故此,荣辰初多次被著名华裔作曲家、指挥家谭盾邀请参与其作品的打击乐独奏及客席打击乐首席演奏。

  2021年11月,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由荣辰初领衔的上海师范大学打击乐团代表上海音乐文化界进行了数日的现场表演。

  谈到进博会现场演出的心情、感悟时,荣辰初非常自豪,她说:“被进博会和上海音乐厅邀请参与演出,向各国参展商和媒体展示中国爵士乐的力量,不仅能够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传递音乐正能量,也有利于拓展我们的视野、磨练我们的技艺。”

  几天的演出,荣辰初及师生们用爵士和打击乐的音乐语言,演奏了不少富有上海特色的音乐改编作品,给参加进博会的国内外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即兴表达与包容创新

  爵士乐丰富上海风情

  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早期的爵士乐商业味浓,经常在舞会、酒吧和咖啡厅等娱乐休闲场所作伴奏演出。直到上世纪40年代初比波普爵士乐出现后,爵士乐有了重大转变,朝着更具艺术性的创作型音乐方向发展。演奏家和作曲家开始倾向于在音乐中增添即兴元素,并使比波普爵士乐逐渐成为20世纪爵士乐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为当代爵士乐发展提供了重要范本。 

  1923年,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ECO在上海建立,成为国内听众接触爵士乐的首个窗口。“虽然最初爵士乐在我国的传播速度较慢,但影响范围很广。”荣辰初告诉记者,上海、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都有爵士乐发展的历史痕迹。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今中国爵士乐早已成为包含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音乐种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像语言一样,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体系。”荣辰初说,“但爵士乐的融合发展,主要还看该地区是否有市场和空间,以及当地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投入了多少精力。”

  在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爵士乐相当于流行音乐,同样呈现出较强的商业娱乐特征。特别是以百乐门大饭店(以下简称百乐门)舞厅为代表的娱乐场所,在将爵士乐与歌舞表演形式相融合后,受到了广大上海市民的喜爱,百乐门也因此成为上海的地标之一。

  提到上海爵士乐,虽然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百乐门、和平饭店等场所,元老爵士乐队、杰美金乐队、周旋和白虹等表演团体及艺术家,但在李晓川看来,音乐的发展和时代、地域密不可分,以固有的思维看待上海爵士乐的文化符号存在局限性。“与上世纪20至60年代相比较,如今的上海爵士乐一直在创新和改变。”李晓川说,“娱乐功能不再是爵士乐的全部,音乐家的创造力与自我表达被逐渐释放。这代表爵士乐的本土化演变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爵士乐之所以能在上海牢牢扎根、快速发展,并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标签之一,追根溯源,李晓川认为是因为爵士乐文化的精髓——即兴表达,在上海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较易引起上海市民的共鸣。“比如,在近年来规模不一的音乐节、话剧节上,人们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现场即兴表演。这其中,即兴脱口秀更是在上海年轻群体中具有较高热度。”李晓川表示,“此外,爵士乐提到的包容性和创新性,与上海的城市精神也很接近。爵士乐就相当于一个载体,它能够给予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表演艺术家一个讲故事的空间及方式。”

  加强“当前”和“未来”对话

  培养爵士领域复合型人才

  谈到中国爵士乐发展与国外有何差异化时,荣辰初说,与欧美、日韩等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爵士乐事业比较年轻,爵士乐配套教育相对缺乏系统性。“我国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完善,方向清晰、分支明确,但爵士乐体系则不然。”荣辰初认为,教育与艺术的发展情况紧密相联。“欧洲在上世纪40年代就创建了系统的爵士乐教育体系。比如被称为全球最佳艺术学院的李斯特音乐学院,不仅为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爵士乐人才,也奠定了学院所在城市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音乐教育领先地位。布达佩斯由此衍生出完整的音乐产业链。”

  虽然我国的爵士乐教育系统性尚有不足,但李晓川近几年去欧洲演出时发现,与我国爵士乐受众年龄层侧重不同,那边的听众年龄普遍较大。“如德国的爵士乐爱好者,年龄多在60岁上下,年轻人关注度并不是太高。”李晓川说,“国内就呈现出不一样的情况。我接触到的许多听众非常年轻,甚至不乏十多岁的中学生。我感觉他们对爵士乐充满好奇与渴望。”

  这种现象让李晓川和荣辰初倍感欣慰,认为中国爵士乐未来的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年轻人对这种音乐形式有兴趣,才能不断培养出更多听众与爱好者,从而壮大中国爵士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力量。”荣辰初说,为此,她特意在爵士乐中揉入新的、易于年轻群体接受的元素以增加吸引力,如电子乐等一些科技感较强的节奏、旋律及表现手法。

  当下,李晓川和荣辰初分别在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任教,借助学校和演出、讲座等平台,他们努力帮助更多年轻人认识爵士乐、热爱爵士乐,并引导年轻人对爵士乐形成正确的理念。“近些年,在各大音乐综艺节目中,不少嘉宾都提到音乐风格上的中西文化交融。但我们认为,仅从爵士乐出发,更应关注的是‘当前’和‘未来’之间的对话。”荣辰初说,“所以我一直鼓励我的学生们要以筑牢音乐理论为基础,开拓自己的思路和眼界,同时在创作和表演中进行更多尝试。唯有此,才能促进爵士乐领域不断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