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315国道一路向西就走进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这里南依昆仓,北望祁连,不仅是柴达木盆地的东大门、古代丝绸南路的交通要冲、进疆入藏的咽喉要地,也是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之一。
土地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的乌兰县,曾是青海省沙化土地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沙化土地面积1.17万公顷。在这里,风沙肆虐的瀚海戈壁曾是几代人的记忆,草木难长的盐碱荒地也曾浸渍进藏驼队的历史足迹,“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恶劣的生态镜像曾被定格于此,不过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
近年来,乌兰县践行“两山”理论,把生态作为立县之本,绿色作为发展之基,实施生态治理系列工程、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和生态旅游,不断筑牢西部高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生态文明建设显现卓然成效。
如今,风沙渐行渐远,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乌兰县依靠“绿色力量”正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生态优先”锚定乌兰底色
距乌兰县城仅5公里的希里沟镇河东村以东的泉水湾,因乌拉斯塔山的地下泉水喷涌而出自然形成的一湾清水而得名。
这里曾是乌兰县重点沙化地区,当地群众饱受沙害侵扰,“小风沙飞扬,大风沙满天,沙丘无脚年年走,庄稼遭埋常绝收。”这则民谣生动描绘了这里昔日的生态环境。改变源自2009年实施“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乌兰县防风固沙工程”。
“自防风固沙工程实施以来,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封育林草、工程固沙、公益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泉水湾等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大量减少了风沙危害,防护效益逐渐凸显,沙区内植被得到良好恢复。”乌兰县泉水湾林业管护站岳朝旭介绍。
如今,漫天黄沙早已逃离,一湾清水奔流而出,绿树成荫的都兰河畔生机盎然。
“近年来,乌兰县紧紧围绕‘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一优两高’和‘四州战略’为统领,融入‘五个示范省’‘五个海西’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之路,实施防风固沙工程、‘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草)、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规模化防沙治沙、公益林管护、草原生态修复等国家重点项目,统筹部署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全县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在践行‘两山’理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筑牢西部高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中彰显乌兰印象、乌兰作为、乌兰温度和乌兰力量。”乌兰县委书记蒋冬梅说。
乌兰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吴振山介绍:“全县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总面积由2015年的23.05万公顷增长到2020年的26.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6.62%。全县天然草原面积112.82万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0.40%。初步建成了柴达木千里防风固沙绿色长城,有效减轻了沙化危害程度,改善了沙区周边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乌兰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成效的背后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坚守。
“乌兰县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生态环保纳入党组织述职考评责任体系,并制发《乌兰县县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乌兰县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孙中伟说。
同时,乌兰县严格执行生态环保领域各项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前置审批制度,严把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并深入开展生态环保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机制,率先推行“环保管家”、第三方环保监测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现代化模式已初步建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成就了多彩乌兰的发展底色,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
“自2017年来乌兰县在夹河滩地区共完成植树造林1680余亩,共栽植河北杨、柽柳等苗木70.6万株;开水平沟32.44万米、新建灌渠1.31万米、拉设网围栏2.1万米、浇水10轮次。”吴振山说,用当地苗木、用当地人工、用当地机械开展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工作,对农民增加收入有明显成效。
乌兰县希里沟镇东庄村民、护林员史虎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前靠天吃饭,种地为生,年收入仅有一两万元。担任护林员后,在农闲时进行植树造林、苗木浇灌、护林巡查等工作,年收入可达3万多元,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绿色引擎”迸发乌兰力量
近年来,乌兰县立足高原绿色生态优势,突出“绿色”和“特色”,着力打造以煤化工、盐化工、新能源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壮大枸杞、藜麦、茶卡羊等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生态治理新路子,打造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红黑枸杞、多彩藜麦、茶卡羊、柴达木肉牛、沙生植物、中藏药等特色农畜产品和特色产业精深加工,已经成为了乌兰发展现代特色生物产业的重要品牌。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正在改变乌兰传统农牧业产业格局,释放出巨大的“生态红利”。
“全县枸杞种植面积2000公顷,认证有机枸杞面积304公顷,干果总产量2000吨,产值达1.66亿元。”乌兰县农牧和乡村振兴局局长孙琦昊介绍,乌兰县引进了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海七色麦香食品有限公司,形成了藜麦种植、育种、加工、产品延伸、研发、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并形成了以乌兰为物流集散中心,辐射带动全州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了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今年我们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手段,选育出了更加适合在柴达木盆地地区种植的三江白、三江红、三江黄等新品种,并进行了推广种植,确保柴达木盆地地区藜麦种植达到高产、稳产,带动农户增收。”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迎春说,公司还带动了乌兰县4个农民合作社,以及全州46户农户种植藜麦,并给他们免费提供种子以及农资还有种植技术服务,助力当地农户增收。
目前,乌兰县依托茶卡、柯柯两大盐湖优势资源,已形成200万吨工业盐规模,建成了茶卡制盐分公司15万吨多品种食用盐项目,年内建成30万吨多品种食用盐项目,达到45万吨规模。乌兰县闯出了一条的特色生态盐业之路。
据悉,乌兰工业园作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煤化工业园区,是柴达木新型工业化和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也是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与特色优势产业的“主战场”。
其中,200万吨焦化、300万吨洁净煤、2×15MW焦炉煤气热电联产、15万吨焦油及粗苯、硫酸铵焦化、1.3万吨玻璃丝棉、20万吨焦粉压球、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制取钙系列产品(一期)等这些煤化项目,为绿色乌兰的高质量发展不断蓄力添能,注入强大动力。
同时,乌兰县也“借光聚能”,依靠充足的光照和风力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在乌兰光伏产业园区内,记者看到一块块光伏板鳞次栉比、整齐排列在昔日荒滩戈壁上,绵延数公里。新能源企业13家,总装机容量769.5兆瓦,2016年至今年9月,累计发电量31.02亿千瓦时,这些闪亮亮的数字,为乌兰的生态绿色发展注入强劲的产能保障。
“精神高地”绘刻乌兰印象
穿森林、游湿地、赏盐湖、观候鸟,在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金子海国家沙漠公园、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景区、莫河骆驼场等乌兰县生态旅游胜地,心与自然的距离,或许只能用脚丈量。
生态与旅游的“联姻”,成就了当地生态名地的亮丽“跨界”,也为乌兰保持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乌兰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安小存介绍:“近年来,乌兰充分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按照‘产城融合、文旅聚合、景镇一体’的发展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在补齐旅游发展短板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了以茶卡盐湖景区为引领的高原特色旅游品牌,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旅游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有力推动了全县旅游业快速发展。”
“目前县域内有茶卡盐湖‘天空之镜’和天空壹号两个4A级旅游景区,还有都兰寺、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多处旅游景点,其中有4A景区2处、3A级景区1处、2A级景区1处、星级乡村旅游点11家、旅游企业22家。”安小存补充说。
一滴卤水孕育出的一湖青盐,成就了茶卡盐湖美丽的“天空之镜”,如今,更是成为了乌兰县生态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茶卡盐湖景区游客接待量从2015年的110万人次逐步提升并稳固在2019年的320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15年的0.5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2.9亿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景区也实现了183.38万人次接待量和1.6亿元的营业收入。”青海茶卡盐湖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位于乌兰县东端的莫河骆驼场,现在也是当地众多党团员和外地游客们纷纷“打卡”的热门红色旅游景点。
“莫河驼场前身是1953年‘中共中央西北局’设立的‘西藏运输总队’,护送班禅返藏、千里运粮援藏、修筑青藏公路、柴达木资源勘探开发、发展农垦经济等都曾在这里发生。这支驼队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和柴达木开发与建设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馆长张存虎介绍。
万山巍峨,必有主峰。在生态脆弱、环境恶劣的柴达木盆地,一代代乌兰人恪守生态保护的初心使命,凝心聚力不断打造一道道“绿色长城”,创造一件件“生态奇迹”,铸就一个个“精神高地”。
乌兰的地理海拔高,更矗立着巍峨的“精神高地”。“柴达木精神”“驼队精神”“盐湖精神”“农垦精神”这些精神谱系激励一代代乌兰人,不断砥砺奋进、勇往直前,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特色新进程。
百里绿洲穿戈壁,镶金又叠翠;一河清水通乌兰,处处醉佳境。拥抱绿水青山,迎接金山银山。风光旖旎、生态宜居的多彩乌兰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