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理论

中国城市报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发展行稳致远

■王 伟 刘博雅 刘静依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10月11日   第 14 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仅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也将成为中国城市能否“焕然一新、保持活力、去病前行、行稳致远”的关键之举。

  问症:快而有失的多元“城市病”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到2020年超过60%,超过6亿人进入城市。正所谓“快而难控,失控则乱也”,城市快速繁荣使得人们疏忽了潜在的隐患,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开始出现。经梳理总结,大致有8类“城市病”:

  成长周期病。根据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城市向心城市化、城郊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变质阶段,逆城市化带来城市人口迁离、城市“空心化”的问题;从要素结构来看,城市的三种“老化”问题阻碍了城市进一步发展,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老化”;二是城市人口结构“老龄化”;三是城市产业低迷、经济结构“老化”。

  长年慢性病。城市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有一定能力但又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动力,造成长期性、持续性的发展缓慢,伴随有各种其他病症,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活力不足、人口流失、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发展要素缺乏、管理陈旧落后、权责不明晰、组织体系乏力等。

  从众流行病。城市发展理念和规划照搬照抄,施政方略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城市设计与建设中出现“贪大、媚洋、求怪”的乱象,“千城一面”同质化,公共设施建设则出现“投入巨大,回报低效”的现象。

  区域伴生病。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区域分工协调与补偿机制不健全,要素资源分配的行政层级化严重。大中小城市分化严重,城乡二元差距较大,卫星城边缘化。

  短板专科病。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短板漏洞。如动力要素短板,城市劳动力、信息、资本、土地、技术等发展要素的匮乏和流通阻塞,造成发展动力不足、产业经济疲软等问题;硬件设施短板,各类市政工程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与水平不足,导致城市可达性、可承载能力不足,甚至长期处于超荷载的状态,成为风险隐患;社区配套短板,公共服务设施配建相对单一,购物娱乐设施,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无法满足居住人口的需求,社区配套标准不一;软性制度短板,政务服务意识单薄、政策机制落后,营商环境堪忧;治理能力短板,风险评估体系和抵御能力不足,对风险的感知、反应和自愈能力不足也阻碍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机能综合病。城市“摊大饼”式粗放型开发,“无成本意识”地开发新城新区和开发园区,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交通拥堵、垃圾围城、水气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营养代谢病。在我国城市群体中日益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需要高度关注。一面是超大城市营养过剩,代谢缓慢,人口、用地、经济规模不合理、不协调,造成城市结构过于复杂、城市臃肿、职住分离、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另一面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和收缩型城市的营养不良、代谢缓慢,如资本、资源、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匮乏,人口红利逐渐丧失、人口老龄化,体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口流失严重、城市空心化甚至“减量”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缓慢,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从而也会带来规划治理方面的挑战。

  急性危重病。“黑天鹅”“灰犀牛”式突发公共事件产生,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社会不稳定等严重后果甚至二次伤害。此外,粮食、能源、金融等关键非传统安全领域风险预控能力不足,制度机制建设不完善,也会造成根本性的城市发展隐患,使城市产业、资源等关键要素受限,进而威胁到城市人群的切身利益。

  施药:由表及里的系统更新

  回归当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今日之中国城市更新已绝非昔日局部式、项目式的城市更新,而是这个时代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属性特征,背后是一系列深层次的发展与治理理念、动力、制度、管理与之相适应,与之相配套。城市更新面临的不是单纯的资金问题、技术问题,而是系统性的治理问题、是创新模式驱动的问题。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绝不应是任务式,应急式的短期疗愈,而是根据“城市病”的病种划分,追根溯源,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从“诊后治疗”到“上门问诊”,从“查漏补缺”到“预防为主”,由表及里开系统药方,全方位支撑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

  问诊更科学精准。以“城市体检”为路径,通过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和广泛全面的问卷调查找准“城市病”根源,并致力于搭建实时动态的体检信息平台和评估体系。

  药方更系统集成。贯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城市更新的价值由以往的经济价值转向社会、生态、管理等更广泛领域,从而能够更全面地评价更新建设效果和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多元需求。

  疗程更包容友好。城市更新的过程更加包容,模式更加多样,成果更加友好,由政府或市场单一主导转向多主体联动,更多地引入社会资本,致力于贯彻人民建设、人民共享的理念。

  技术更智慧精细。将智慧融入到问题的感知、修复和跟踪检验的全过程,建设智慧平台进行信息整合和共享、资源调动和分配,并采用大数据进行验证,让更新成果更可靠、治理更精细。

  疗效更全面彻底。既不是被动等待“城市病”出现,也不是以病征好转和短暂的治愈为工作终点,而是以根治城市病为行动目的,透过城市体检单探寻问题本源,最终修正结构问题、质量问题和发展方式问题。

  跟踪更动态持续。城市更新是城市永续发展的过程,项目完成并非终点,持续性的跟踪监测和阶段性的反馈提升将会继续进行,其内涵也将随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运动而不断修正完善,为城市发展蓄力续航。

  前行:筑就面向未来的城市文明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它有着和人类相似的生命特征。它有智慧,每个城市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如新陈代谢般的交替演变;它有温度,每个城市都承载着一定的历史记忆与家族情怀;它有灵魂,每个城市都是内外环境相互塑造的综合产物。在一个城市系统中,各个区域构成它的器官,各条道路构成它的经脉,各式设计构成它的风貌……它们各司其职,协同耦合,共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如何将未来感与城市更新充分结合,是时代出给我们的一张问卷,存量的优化是中国城镇化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因此,城市更新的理念、目标、方式、手法,技术需要不断地升级,从拆迁逐利,到功能置换、关系营造、治理共赢。

  面对中华复兴之伟业,以人民为中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中国的城市群体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结构与功能,既是让它们能够没有疾病缠身而愈发地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焕发新生、再造繁荣,也是从文明的高度让更多的中国城市成为承载与传递新中华文明的“使者”,向世界展示东方的营城智慧与形象。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