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人物

中国城市报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让骆驼般的奉献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访开国元勋任弼时之女任远芳及其家人

■中国城市报记者 叶中华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10月11日   第 13 版)

  1950年1月,任远芳和在苏联莫斯科养病的父亲任弼时的合影。

  1950年夏天拍摄的全家照,图中右三为任弼时。

  任远芳(左)和丈夫武盛源(右)喜迎国庆72周年。

  日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发布。如何传承和弘扬好这些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巿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刚从中国工农红军哈尔滨赵一曼红军小学、哈尔滨苏宁红军小学揭牌仪式及相关纪念活动现场归京的开国元勋任弼时之女任远芳及其家人,聆听他们的经历与精神传承故事。

  “舅妈是赵一曼烈士”

  忠贞不渝的婚姻家庭

  “这一次是经顾秀莲提名应邀参加9月12日至16日在哈尔滨举行的上述红色主题纪念活动,赵一曼是我舅妈。”一见面,任远芳便告诉记者,“赵一曼原名李一超,1927年和同为黄埔学员的舅舅陈达邦在去苏联深造的船上相识相恋,并于次年4月成为革命伉俪。1928年冬结婚仅半年的舅妈李一超怀着身孕趁舅舅外出上学之机留下书信悄然回国,1929年生下儿子不久,母亲陈琮英便把她们母子送到武汉舅舅家后,李一超便赴东北抗日,从此和家人失去联系。直到1957年,舅舅从当年留下的一张母子照上才辨认出抗日巾帼英雄赵一曼是自己妻子,成年的儿子才知那是自己的母亲。”

  为了抗日,任远芳的舅妈和舅舅仅相处了一年多便再无联络,年幼的儿子在记忆中也没有妈妈的印象。任远芳又何尝不是如此,11岁的她仅和父亲任弼时在一起生活了五个月便永世隔绝。“我1938年生在莫斯科。1940年3月,父亲奉调回国,把一岁多的我留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慢慢长大,直到1950年初,我利用寒假的机会与来莫斯科治病的父亲相聚,5月随父亲回国,10月父亲便去世了。”

  任远芳的父母聚少离多,她说:“1920年,父亲要去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准备赴苏留学,直到1926年4月才与母亲陈琮英完婚。此后,为了革命工作,父母24年短暂的婚姻生活几经聚散。尤其是父亲常年为革命奔波孤身在外,子女不在身边,1950年和家人团聚了短短5个月便去世了,还曾失去了5个孩子。”

  父母自幼相识、两小无猜,无论聚散依然恩爱有加、生死相依,这样的婚姻观为任远芳的婚姻树立了良好的榜样。1967年,时年30岁的任远芳和37岁的来自山东的武盛源结婚,“媒人起初给老武介绍的是我的好朋友,他没看上。后来我的好朋友又介绍我,他看上了。”任远芳饶有兴致地谈起当初相识的情形,就像父母的爱情一样,现年83岁的任远芳和90岁的武盛源相扶相持,在54年的婚姻生活中两人从没红过脸。如今二老每天或结伴散步,或相约游泳,还上网看新闻、刷微信,生活规律,心态平和,从不吃药,身体硬朗。

  “这样的父母更可爱”:

  直爽、节省、吃苦、奉献

  任远芳说:“因为父亲一心为党、大公无私。在他身上我感受到红色基因的核心就是奉献精神。父亲多才多艺,会弹钢琴、拉小提琴、画画、写作、照相等。父亲去世后,母亲把他用过的钢琴、小提琴、自行车等遗物全部上交国家,没给子女留一件物质上的念想。”任远芳认为“这样的父母更可爱”。

  因父亲去世早、接触少,任远芳和母亲相处长达50多年。“母亲生活上节省朴素,家里的桌子裂了缝还在用,很少见到她穿新衣服。”任远芳自幼耳濡目染母亲的节俭,“我从小到老从不擦油抹粉、也不热衷打扮。有吃有穿就行。”

  “有次在我家见我爱人一进门便把所有屋子的灯都打开了,我妈立马让把不用的灯都关掉。我说‘又不花您的电费’,她说‘花谁的电费也不能浪费国家的电’。”任远芳的女儿武晓明也深受教育。

  “母亲很能吃苦,在长征的草地上生下我二姐‘远征’,几天后便继续随军长征。”任远芳像母亲一样,在她生女儿时丈夫在外学习顾不上家,她就在8平方米的阿姨家度过了一个月产假,并婉拒了前来接她的母亲。

  “母亲在解放前一边参加艰苦危险的革命工作,一边生育过9个孩子,从不给组织添麻烦。”任远芳透露,中办老干局有关负责人曾评价说:“任弼时夫人最好照顾,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个人要求。”这也培养了子女不依靠家庭的独立性格。

  “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我爸在国外工作,我妈带着我和弟弟宁愿在北京街头避险、淋雨,也不肯去前来接我们的舅舅家。”武晓明告诉记者,“我妈虽然是高干子弟,却从不依靠家庭背景。为了低调,在上大学时改名为‘陈松’,大学毕业后再没用过家里的钱,就连结婚都未用过姥姥的钱物。”

  爱心在接力

  革命情点燃战友谊

  1986年中央统战部召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大会,陈琮英和每一位到会的老红军都获得了一顶红军八角帽作为纪念。“母亲爱不释手,无论走着坐着还是在家外出都戴着。有次我逗她说:‘妈,您这顶八角帽是假的。’意思不是红军时期的八角帽。结果母亲听后生气了,好几天不理我。我的弟媳见状后让我赶紧给我母亲道歉,之后老太太才开心了。”打那时起,任远芳认识到红军女战士的经历是母亲精神世界的圣地,“那顶红军帽母亲一直戴到去世,与躯体一起火化。”

  陈琮英对红军帽的情结源自战友间刻骨铭心的恩义。“母亲因在长征路上生产,使得身体极度虚弱。朱德伯伯便做鱼竿钓鱼、熬鱼汤送给母亲喝。之后才有了奶来哺乳我刚出生的二姐,所以我二姐称朱德、康克清‘干爹’‘干妈’。住在中南海时,我二姐只要和母亲生气就去找康妈妈‘诉苦’。”任远芳回忆道,康妈妈几乎每天找母亲聊天,姐妹二人情义绵长。

  陈琮英和战友互帮互助,任远芳看在眼里记在心中:“1950年10月,父亲去世后母亲过于伤感,我们全家搬到张闻天(当时在前苏联任大使)家和刘英阿姨住到1953年中央把我们接到中南海居住为止;1976年7月张闻天伯伯在无锡因病去世后,刘英阿姨回京暂无住处,我妈便接她住在我家同屋朝夕相处半年多,陪同她的儿子也住了一年。”

  母亲的战友情潜移默化地熏陶出任远芳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我妈曾帮对门失去母亲的小男孩换洗衣服,做些他姥姥照顾不到的事情,尽管自己还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曾数月在深夜我们熟睡后,为出版社无偿校译一厚本中俄科技字典;为任弼时纪念馆捐款购置电脑等设备;为在京路遇的乌克兰夫妇送御寒衣物并帮其患病的儿子联系医院、做随身翻译等等。” 据武晓明回忆,这是部分反映任远芳解人之困、成人之美的为人故事,折射出成长岁月给她留下的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的基因,更多的是传承了父母只讲贡献不讲索取的奉献精神。

  任远芳夫妇有个7岁的孙子,很疼爱但也要求严格:“我们都是在国家的培养下苦干起来的,希望下一代不仅能吃苦更要学好文化,将来成为有用之才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红色基因传承关键在青年

  “‘七一’当天,受中办邀请我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子女代表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参加建党百年庆祝活动。”谈起出席建党百年庆典,任远芳仍心潮澎拜,感叹万千,“我1963年入党,我爱人1958年入党,在50多年的党龄中,深深感到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

  党能有百年辉煌,从革命建设时期走来的任远芳夫妇认为:“靠得是奉献精神,具有如‘骆驼’般的父亲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毕生诠释的红色基因的精髓。没有奉献精神就没有未来。”

  “传承好奉献的红色基因关键在于青年一代。”武盛源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青年人丢了我们党百年来的老本——奉献精神,我们国家就没有未来。传承好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所在。要想传承好,全社会都要达成共识,让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作奉献,才会实现共同富裕,下个一百年才会做得更好!”

  时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2周年之际,二老衷心祝愿:经过百年实践和不断自我完善发展,相信在未来的一百年里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会把国家建设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