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产经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9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骑行报告发布

绿色出行如何“骑”得更稳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文图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9月27日   第 14 版)

  北京市区内整齐停放的共享单车。

  近日,在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922绿色出行平台及美团联合召开的“绿色出行与共享骑行发布会”上,《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

  

  中国城市报记者从《报告》研究团队方了解到,《报告》立足新发展阶段,基于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单车订单数据,选取了中国29个主要城市,通过活力骑行、健康骑行、轨道骑行、减碳骑行4个维度挖掘不同规模城市共享骑行的特征与规律。

  

  骑行用户人均年减碳量相当于多种两棵树

  

  作为慢行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骑行经历了几年的发展,逐步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与接受。

  

  《报告》显示,共享电单车活跃用户的日均骑行距离整体上高于共享单车。

  

  在样本城市中,兰州市是共享单车日均骑行距离最远的城市,达到2.4千米,西安市、昆明市和太原市次之,约为2.3千米;日均骑行距离最短的城市为广州市、长沙市和厦门市,仅为1.7千米。石家庄市和呼和浩特市是共享电单车用户日均骑行最远的城市,均达到3.6千米,重庆市骑行用户的日均骑行距离最短,仅为2.2千米。

  

  《报告》还发现,夜宵消费活跃度高的城市,如深圳、海口、福州、西安、成都等地其夜间共享骑行占比也较高;南方城市的夜宵消费活跃度高于北方城市,对应南方城市的夜间共享骑行占比也高于北方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绿色出行正在引领生活方式新风尚,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交通运输领域最大的碳排放来自道路客运交通,其次是道路货运交通。如何减少道路交通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是全球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赵一新表示,通过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能够立刻发挥减少碳排放作用。

  

  根据《报告》,共享电单车的车均年减碳量(109.1千克)约是共享单车(47.2千克)的2.3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主任工程师康浩介绍称,每多增加一位共享骑行用户,人均年减碳量约是49千克,相当于多种了两棵树;每多增加30辆共享单车,车均年减碳量约等于一辆小汽车的碳排放量。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太原市是共享单车车均年减碳量最高的城市,达到77.7千克,呼和浩特市次之,为75.7千克;呼和浩特市是共享电单车车均年减碳量最高的城市,达到211.2千克,石家庄市、昆明市次之,分别达到187.3千克、168.2千克。

  

  每次骑行相当于消耗一块甜饼干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把“轨道+慢行”作为城市交通的核心部分,《报告》还发现,轨道客流和共享单车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比较明显,轨道客流越高的城市,“共享骑行+轨道”的出行特征越显著。

  

  《报告》称,北京市轨道周边骑行比例最高,达到41%,其次为武汉市和上海市,分别为38%、39%。

  

  绿色出行带来的不仅是生态和民生价值,还有经济价值。

  

  “以石家庄市为例,‘轨道+共享单车’出行方式增加了约1/4的轨道服务人口,根据石家庄单公里轨道人口覆盖与投资,相当于额外增加约15公里轨道,换算下来节省建设投资约110亿元。”赵一新说。

  

  除了出于交通接驳、低碳环保等因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共享单车则是因为健康。《报告》也专门针对“健康骑行”进行了分析。

  

  “我们通过计算发现,共享单车骑行一次消耗的能量约等于一块奥利奥饼干所含的卡路里。”康浩说。

  

  《报告》显示,呼和浩特市是共享单车单次骑行能量消耗最大的城市,为82.7卡路里,约等于1.2块甜饼干的能量;长沙市和厦门市的单次骑行能量消耗较少,为63卡路里,约等于0.8块甜饼干的能量。

  

  此外,兰州市是共享单车骑行“最健康”的城市,有12.7%的用户仅依靠一周的累计骑行,就达到世卫组织推荐的健康活动量。

  

  专家:共享电单车的适用性需要加强研究

  

  “如果要用一个指标评价一座城市有没有品位、上不上档次、有没有吸引力,我会关注不依赖机动车能否在当地方便生活。”清华大学教授陆化普说。

  

  想要不依赖机动车,势必要发展绿色出行。未来,城市中的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单车该如何继续发展和布局?

  

  在赵一新看来,一方面,要重视完善慢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提升骑行空间环境品质;另一方面,提升轨道交通周边骑行接驳品质是大城市做好共享单车治理、增加轨道交通服务覆盖的优先工作。

  

  “此外还要创新考核办法,丰富目标要求、充分挖掘共享骑行的社会正外部性;因城施策,合理有序引导共享电单车健康发展。共享电单车在使用习惯、出行特征上与共享单车有较大区别,在功能定位、城市适用性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赵一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