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聚焦康养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9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二届科学与大健康高端论坛圆桌对话——

专家呼吁:肿瘤预防胜于治疗

■解筱文 徐富海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9月20日   第 12 版)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卫生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呼吁指出,我国恶性肿瘤防控形势严峻。当务之急,是要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原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所原院长、腹部肿瘤外科主任赵平在圆桌对话上指出,中国肿瘤发病态势不容乐观。

  在第二届科学与大健康高端论坛的“肿瘤康复与慢病管理”圆桌对话中,国医大师李佃贵,国家名老中医冯兴华,肿瘤疾病专家季加孚、赵平、李澍,业界代表万江、杨子超等就肿瘤防治热点话题进行了现场对话,共同探讨肿瘤的科学防与治。

  

  专家们指出,近年来,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类疾病。因此,提高大众健康意识,科学普及肿瘤相关知识,提高肿瘤治疗和预防水平,控制肿瘤向恶性发展尤为重要。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国医大师、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中医浊毒论创始人李佃贵认为,从中医整体观念来看,不能忽视天之浊毒、地之浊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所以提出了新的健康观:去除天之浊毒、地之浊毒和人之浊毒,关爱地球环境,净化人体内环境,使人体清净明亮。

  

  “化浊毒更重要的就是治未病,防治结合。未病先治,已病防变,病可防腐,以充实和丰富治未病思路的内涵。”李佃贵强调。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头号杀手。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卫生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认为,我国恶性肿瘤防控形势严峻。因此,他建议要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肿瘤患者要纳入到慢病管理。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原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所原院长、腹部肿瘤外科主任赵平提出,中国肿瘤发病态势不容乐观。2015年,中国肿瘤发病率升至287/10万,按14亿人口推算,已经超过400万,年死亡人数将近250万。

  

  “不得不说,癌症已成为威胁中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全国很多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癌症中心,中国肿瘤防治体现初见规模,发挥着核心的作用。肿瘤预防胜于治疗,早诊早治是最关键的一环。”赵平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李澍说:“40多年来,我们在其他的肿瘤治疗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唯独胰腺癌生存率提高得非常慢,现有的治疗手段疗效也不尽如人意,且短期内难以突破,总的5年生存率仅7.2%。因此,如何让病人活的时间更长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手术治疗可以将病人的肿瘤切除,但能不能提高生存率?大批不能切除的病人应该要进行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还有一些新的辅助治疗,或者是靶向治疗,以及免疫调节治疗等综合的治疗。”

  

  李澍表示,早诊早治仍是提高胰腺癌长期生存率的根本措施。胰腺癌的最终突破仍有赖于早期诊断及敏感生物靶向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外科医师需要与时俱进,认知视角需要从局部转变到全局,从形态学过渡到生物学,从外科学上升到肿瘤学。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严重者可以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甚至会危及生命。国家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冯兴华向与会嘉宾重点介绍、探讨了痛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理论研究,他建议,治疗痛风要控制饮食,不喝白酒和啤酒,多喝水。灵芝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主养命以应天”,系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的上上药,自古有仙草的美誉。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代表杨子超重点介绍了灵芝在肿瘤慢病防治中的优势。他认为,传统中药材存在物质基础不均匀、质量标准不可控、疗效不稳定、应用不便捷等短板。针对上述痛点,将传统中药通过科技手段现代化,成为中医药企业发力的方向。广药白云山汉方专注中药创新,走中药现代化之路,公司推出的广药牌灵芝孢子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核心,采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核心技术从灵芝孢子粉中进行破壁萃取、高倍浓缩而成的灵芝精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