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人物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8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龙献文:

赓续“三牛”精神 造富苗乡人民

■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8月09日   第 15 版)

  龙献文(右)指导村民开展茶产业种植。

  2020年春节期间,龙献文给村干部宣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

  一头贝多芬似的自然卷发,炯炯有神的双眼、中等偏瘦的身材,常年身穿对襟苗服,这位54岁的苗族汉子就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

  龙献文常年深耕牛角山村、深悉苗乡产业特色。在他的带领下,一个苗寨创建了6家村办企业、一条生态绿色有机的茶文旅全产业链,实现了整体脱贫,全村发展产业年产值3亿多元,人均年收入2.8万元,是10年前的23倍,该村也先后获得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茗村”百佳榜、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等11个“国字号”。龙献文还连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敬老爱亲”之星、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等荣誉并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如今,龙献文与牛角山村的“四个一”(一面旗、一片叶、一个寨、一首歌)早已成为苗乡人民抱团致富的一段佳话。

  出资筹建“希望桥”

  为民服务孺子牛

  驾车沿着国道352线蜿蜒行进,直到湖南省古丈县南部一处最险要地方拐出,便到了默戎镇牛角山村。小山村坐落在山形似两只巨大的牛角中,因而得名牛角山村。山势陡峻、巍峨磅礴,牛角山村也落下了山高坡陡耕地少,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偏僻贫瘠。

  牛角山村是一个“老、少、边、穷”的苗族聚居村,全村1306人,313户,十几年前人均年收入只有700多元。当地的苗歌这样唱道:“有女莫嫁牛角山,家家户户穷叮当。半年有吃半年荒,野菜葛粑当主粮。”

  龙献文回忆过去时颇为感慨。1985年,他高中毕业后便回到牛角山村务农,并于1987年结婚,和妻子张新凤只分得一口锅、一床旧棉被、半间偏棚。

  随着女儿、儿子的出生,面对贫困的生活现状,龙献文萌生了强烈发家致富的决心。他对妻子说:“俗话讲,冷时莫向灯,穷时莫走亲,何况我们没有一个富亲戚,要全靠我们自已。人有懒汉,地无懒土,只要勤劳,我们日子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于是,夫妻俩一边务农,一边开办了村第一家经销店、文化娱乐室、客货运输等,靠着强烈的致富愿望和勤劳节俭的品格,他俩成为了全镇第一个万元户。

  龙献文告诉记者,每逢重阳、春节,妻子都要给村里老人送一件当时的“奢侈品”红糖1斤。

  1997年,龙献文申请入党,第二年3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龙献文的父亲此后经常对他说一句话:“你以前是我的儿子,从今往后,你是党的儿子。”

  随着中国经济走上快速发展道路,作为村主任的龙献文开始抢抓机遇,代理古丈水泥厂销售,承包小型工程,合伙开发房地产,开办私营龙鼻嘴加油站、古丈县丰源公司,凭依法经营、吃苦耐劳、头脑灵活、诚信经营,2008年个人资产己达1700万元,成为时代弄潮儿。

  不仅如此,龙献文个人出资,为村里修了一座“希望桥”,还为全村通了电,改造了村道,并给每位大学新生资助2000至5000元 。

  茶产业致富村民

  创新发展拓荒牛

  茶叶,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牛角山村现有万亩茶叶全产业链,绿水青山已是金山银山。”龙献文表示。

  在龙献文看来,他带领村民经营茶叶之路经历了“三难”。他回忆称,最开始,村民并不愿种茶,这也是他内心深处最大的“难”。

  记者了解到,2008年,龙献文决定在牛角山流转土地开发茶叶,一开口,就遭到不少村民的拒绝。牛角山要连片开发千亩茶叶,需要土地流转租赁。由于涉及两三个村的插花土地,协调工作十分艰难,龙献文光协调会就开了20多次,很多群众都说:“你来搞,也搞不成!”

  原来,古丈县曾推动千亩茶叶基地开发,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都抛了荒。这是因为牛角山山高坡陡,当年没有通汽车,茶园管理成本高。而海拔高也意味着开采迟,其它地方春茶都卖得差不多了,牛角山上面的茶才姗姗来迟,导致茶叶卖价低,村民们只能任由茶叶抛荒。

  村里的老人张梅英曾讲:“献文啊,过去没搞成的事,你能搞成?”龙献文回答道:“我种,老百姓受益,土地流转每亩每年租金200元,由我给;村民家门口做工每天100元,由我付;三年后,村民取回土地去自己管理、自己采鲜叶,由我包收。村民一点都不要投入,每年1亩能有几千元收入。”

  此后,龙献文就开始了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又把村里在外上班的公职人员请回来做思想工作,前后跑了86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底,龙献文投入了1200多万元,在牛角山流转开发集中连片高标准茶园2600亩,在村里建起了年产200吨的茶厂。

  不仅如此,2017年,龙献文贷款1900万元,在牛角山茶园旁建成5000平米厂房、年产1000吨绿茶、红茶现代生产线。

  龙献文告诉记者,村民走几步路就可以卖鲜叶,当天收钱。春茶时期,村民一家一天的收入就有3000多元。“现在不要动员了,村民种茶管茶积极性高得很。”龙献文说。

  但是,冰灾、旱灾又是龙献文面临的另外两大困境。提起旱灾,龙献文表示,2013年夏季,78天内没下一滴雨,牛角山茶叶的状态像快着火一样。“我先租用消防车拖水,人工浇水,经过20多天,救活的茶叶快不过旱死的茶叶。随后,我苦想出一个办法,叫村民把水装进塑料袋,滴灌。虽然救活了一些,还是干死了1000多亩茶叶,茶园变成癞子头。”龙献文说。

  阳光总在风雨后。2018年,龙献文享受到扶贫茶“白叶一号”项目的红利,在他带领下,牛角山区茶园发展到2.5万亩。

  据介绍,为了拓展市场、跑销路,龙献文全国各地到处跑,凡有展销会,他都参加,成了古丈县茶界最有名的“空中飞人”。

  “现在,牛角山茶供不应求。牛角山公司茶叶年产值1.2亿元,一年下来,农户光卖茶叶鲜叶收入就是6万多元。”龙献文表示,同时发展茶旅,以茶促旅、以旅促茶,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发展苗寨乡村游

  艰苦奋斗老黄牛

  “十三五”期间,牛角山村苗文化乡村旅游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这里的两个苗寨景区,年接待游客达1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6亿元以上。

  然而,作为下寨的夯吾苗寨,2009年7月21日突发一场大火,烧毁村民木房27栋。龙献文带领村民第一个冲入火场救火,头发被烧焦,差点成为烈士。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龙献文还带领村民日夜奋战164天,完成救灾赈灾和灾后重建,使得31户灾民超过灾前居住和生活水平,被誉为“牛角山神话”。。

  这几年,龙献文想给村民带来“短平快”的致富产业,他开始频频前往其他文旅产业做得好的乡村“取经”,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提出了搞苗寨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经过论证后,龙献文说干就干,他马上跑到张家界邀请旅游专家团队。几番周折后,张家界旅游专家团队被他的真诚、情怀和为村民找门路的精神所感动,他们不仅带来规划,还带来了资金。经过一年紧张筹建,于2010年8月5日开门迎客,并一炮而红。

  直到2019年,龙献文将现有资金和贷款共4000多万元,全部投入旅游开发中。“两个苗寨景区游客正朝着每年200万人次,旅游收入2亿元以上的规模发展。全村固定就业1300人以上,保就业、促增收,稳稳的。”龙献文说。

  此外,经过发掘整理,苗歌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牛角山上茶飘香,夯吾苗寨游客欢,搭帮党的好政策,家家户户是小康’,现在牛角山村民这样唱。”龙献文如是说。

  龙献文说:“随着乡村振兴开启,我们要永远奋斗在路上,更加唱好苗族文化情歌、时代进步颂歌、自力更生战歌、幸福生活喜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在当地许多村民看来,龙献文实干苦干巧干,书写了发家致富、勇立潮头、带领全村创造牛角山村“四个一”发展传奇的精彩人生,成为亿万中国农民的时代标高和励志学习的榜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