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乡村振兴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8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万企兴万村”民营企业再展新作为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8月09日   第 13 版)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南畈村小香薯基地,万年县天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村民在分拣小香薯。
  人民图片

  “十三五”期间,全国工商联将“万企帮万村”行动作为工商联系统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持续推进,组织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在“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广大民营企业全力以赴,展担当、显作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重要力量。

  2020年,“万企帮万村”行动第一个5年目标完成;2021年,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新升级为“万企兴万村”行动,全国民营企业继续投身到乡村振兴当中。

  在全国工商联、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多部委近期举办的“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表示,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着眼民营企业特色优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动力量,是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抓手。

  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

  民营企业作为一股有生力量,在推动社会扶贫常态化可持续,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过去推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全国工商联等相关部委立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职责使命,加强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印发指导性文件,召开直到县级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

  一时之间,帮扶行动在全国各地展开,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局面。

  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广大民营企业多方出击、各显其能,产业扶贫、公益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全面开花,拔穷根、强筋骨,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万企帮万村”台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12.7万家,精准帮扶13.91万个村;产业投入1105.9亿元,公益投入168.64亿元,安置就业90.04万人,技能培训130.55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803.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今年7月16日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各省市纷纷加快步伐,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推动民营企业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

  此后,湖南、甘肃、江西等多省陆续启动了“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深挖农村土地、环境、人力、产业、市场、文化等资源的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优化乡村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实施高效农业、优质种业、特色种养殖、民俗旅游、田园综合体、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贸易、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

  关键要创新资金来源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巨大的系统工程,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深度融合,离不开巨量资金的支撑。实践证明,发展乡村产业首先要创新资金来源,盘活闲置民间资本,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资金筹集投入运行机制,增强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因此,金融类民营企业下乡参与乡村振兴对拓展投资新渠道,扩大内需、增加农民收入、培育集体经济具有显著提升效果。

  事实上,不少金融类企业正积极参与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成为乡村振兴的“开路先锋”和“精锐部队”,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元素和新动能。

  长期深入山东省内各县镇开展调研与投资的半岛港湾控股集团总经理王治伟告诉记者:“金融类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先了解企业自身特点,以及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可能性与必要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客观应对可能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在王治伟看来,金融企业通过资本力量助推乡村振兴,能够从企业层面显著解决当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乡村振兴招商引资政策环境欠缺,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企业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和乡村人才短缺等问题是制约金融企业参与的重要因素。

  王治伟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改善乡村投资环境,建立健全金融体系,加速产业融合并打造完整产业价值链,强化乡村人才保障机制、开拓数字化赋能途径,以引导金融类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整体经济发展。

  提升民企自我竞争力

  2021年是“万企帮万村”升级为“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开局之年,在“精准扶贫”过渡到“乡村振兴”战略整个过程中,民营经济都发挥了灵活性高、组织结构简单、决策效率快等优点。

  但有些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当下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为其参与并推动乡村振兴造成了一定阻碍。

  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出示的业内调查报告显示,由于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财务结构欠合理,因此很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许多企业家在接受采访时结合自身经历表示,民营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耦合,除了企业自身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外,还需政府部门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机制,其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是机制建立不可或缺的环节。

  对此,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任兴磊接受采访时说:“从企业层面讲,全面投身乡村振兴,能够促进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转型、质量提升以及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对企业家以及企业自身实现自我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从社会责任层面看,任兴磊认为,任何企业都是社会的企业,在社会责任意识日益受到人们青睐的当下,民营经济履行致富思源的社会责任是其应然性、内在性的发展需要。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崛起必然要求民营经济的参与并自觉发挥社会角色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为民营企业创造一定经济利润的同时,也促使企业在服务社会发展中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提升其社会价值,树立社会形象,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任兴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