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城市治理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8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如何加强城市地铁防汛安全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刁静严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8月09日   第 12 版)

  近期河南省发生暴雨,洪水涌入郑州市地铁5号线隧道,14名乘客被困数小时后不幸遇难。作为承载着万千百姓安全出行的“地下生命线”,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地铁成为各大城市人们交通出行的“标配”,地铁线路日渐呈现出四通八达、错综复杂的趋势,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小觑。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近年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7座城市建设地铁线路,运营线路达246条,运营长度近8000公里,地铁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郑州发布”官方微博曾表示,强降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严重积水。强暴雨落地后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奔涌,在低凹的地铁隧道迅速汇集。

  此次郑州地铁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城市交通建设标准是否出现了问题?

  7月26日,国务院安委办、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召开全国城市地铁安全防范专题视频会议。会议指出,遇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危及运营安全,地铁运营单位要依法果断处置,按规定暂停部分区段或者全线网运营,及时启动应急保障预案,并报告地铁交通运营主管部门。

  在此前交通运输部2019年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中提出,因降雨、内涝等造成车站进水,严重影响客运服务的,行车调度人员可根据车站申请发布封站命令,组织列车越站。线路积水超过轨面时,列车不得通过。

  为何出现积水后没有及时采取安保行动?有关城市轨道运营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地铁停运不是运营企业能够单方面决定的,需要上报交通主管部门等单位,经过批准后才能执行,因此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在紧急情况下,运营部门做出反应的时间有限,更暴露出应急管理体系上的问题。

  等待救援还是自救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地铁突发紧急事故,下一秒,也许就面临着洪水漫灌、大火燃起、列车追尾的严峻考验,怎么做?

  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公布的救援情况,郑州地铁5号线的救援行动中,消防官兵利用绳索保护泅水向隧道内部深入300米,抵达被困地铁站内部后,利用破拆器材对车厢主体和玻璃门进行破拆;开辟救援通道后,又从列车车顶打开一个口子,携带救生器材进入车厢,成功疏散被困人员300余人,转移伤员3人。

  近期郑州发生的重大洪灾,让城市和市民不得不认真思考,紧急情况下该如何施展救援与自救?实际上,在地铁拥挤和封闭的空间内,紧急事故救援需要相关部门和运营企业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储备,施展救援具有较高难度。

  据了解,类似紧急开门按钮、破窗器等自救设备,不同城市的地铁配备情况并不一样。对于安全锤与紧急开门按钮的使用,各大地铁公司的建议大多为“紧急情况下使用”,但究竟什么时候算紧急情况?并未有详细说明。

  一位北京地铁从业人员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地铁传感器接收到异常后便会发出警报,及早停止运行、疏散乘客,以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为此,各地铁公司每个月至每个季度都会组织安排应急培训和演练,以防灾难来临有序行动。

  “乘坐地铁突遇洪水,情况远比想象的要复杂,比如地铁隧道中有高压电,破窗过程中可能会有碎玻璃,加上车体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与高度差,乘客很有可能受伤。”该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乘客擅自出车厢,而要听从车站工作人员的安排,尽量做到有序撤离。

  应急安全制度亟需完善

  7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主持召开视频会议,就防汛预警响应提出明确要求:“紧急情况下,除特殊行业外果断停工停学停业,对城市地铁、隧道等要有保障群众安全硬措施,宁可过一些,该停就停、该封就封。”

  记者查阅到,根据住建部和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联合发布的《地铁设计规范》(下称《规范》)国家标准中,对地铁的防汛、排水问题有着明确的规范。其中,地面车站、高架车站屋面排水管道的排水设计重现期应按当地1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计算,屋面雨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高架区间、敞开出入口、敞开风井及隧道洞口的雨水泵站、排水沟及排水管渠的排水能力,应按当地5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计算,设计降雨历时应按计算确定。

  此外,《规范》还列出撤离时间上限:6分钟。这是《规范》中对于突发灾害发生时,“将远期或客流控制期超高峰小时一列进站列车所载的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人员全部撤离站台到达安全区”给出时间上的要求;而对于提升高度不超过三层的车站,规定所允许的疏散时间则可能更短。围绕着这一时间要求,每个地铁站的自动扶梯、楼梯、出入口通道都需满足一定的设计指标。

  郑州市洪灾发生以来,广州、杭州、乌鲁木齐等城市均因台风或强降雨天气影响停运部分地铁线路。可以看到的是,面对极端天气的加剧,各城市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控与应急力度也有所提速。而事实是,为打造“韧性城市”,一场有关应对极端天气的交通应急制度探索与完善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