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8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告别独家版权时代 在线音乐市场或迎洗牌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8月09日   第 05 版)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作出责令解除网络音乐独家版权等处罚:责令腾讯及关联公司采取三十日内解除独家音乐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等版权费用支付方式、无正当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权方给予其优于竞争对手的条件等恢复市场竞争状态的措施。

  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对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采取必要措施、恢复市场竞争状态的第一案。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把腾讯音乐赶出舒适圈、独家版权模式被限制,或将促使网络音乐行业版权费用回归到理性及合理路径;同时,中小型音乐企业及依靠音乐产业链条业务的大小企业将取得更多竞争机会。

  与独家版权说再见

  历时半年多,对腾讯音乐反垄断调查的“靴子”终于落地。

  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举报,对腾讯2016年7月份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股权涉嫌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为立案调查。

  据了解,此前,腾讯和中国音乐集团位列国内网络音乐播放平台前两位,其市场份额分别为33.96%、49.07%。2016年7月,腾讯完成了对中国音乐集团的并购,并将旗下QQ音乐与后者合并,成立新音乐集团,即腾讯音乐获得超过80%的市场份额。两年后,腾讯音乐赴美上市,腾讯持股比例为50.08%。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调查表明,正版音乐版权是网络音乐播放平台运营的核心资产和关键性资源。2016年腾讯和中国音乐集团在相关市场份额分别为30%和40%左右,腾讯通过与市场主要竞争对手合并,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集中后实体占有的独家曲库资源超过80%,可能有能力促使上游版权方与其达成更多独家版权协议,或要求给予其优于竞争对手的交易条件;也可能有能力通过支付高额预付金等版权付费模式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对相关市场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

  基于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为,这起并购未依法申报,构成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给予腾讯50万元顶格罚款;责令腾讯及其关联公司采取各项必要措施,以恢复相关市场的竞争状态。

  随即,腾讯作出相关回应称,将认真遵守决定,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依法合规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市场的良性竞争。腾讯将压实责任,与腾讯音乐等关联公司在规定时限内制定整改措施方案,按照处罚决定要求全面不折不扣地完成,确保整改到位。

  谁是最终受益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腾讯音乐反垄断的处罚掀起了轩然大波。

  不少喜欢听歌的网友、消费者拍手叫好。“独家版权解除后,我们不必再一次安装多个音乐APP,终于告别了听歌来回切换APP的日子。”音乐爱好者张果告诉记者,他决定以后只在一个音乐平台充值会员,这样就可以畅听自己喜欢的歌曲,省心省力还省钱。

  网易云音乐也迅速发布公告,称“坚决支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处罚决定”“承诺将积极履行平台责任”“抵制哄抬版权价格行为”“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8月1日,网易云音乐上市的消息尘埃落定。港交所官网显示,网易云音乐已通过上市聆讯并上载聆讯后资料集,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美林、中金及瑞信。倘若进程顺利,网易云音乐或将成为“全球音乐社区第一股”,亦是继腾讯音乐后,国内在线音乐领域的第二家上市企业。

  网易云音乐发布的公告显示,“社区+音乐”是打动和留住用户的关键抓手,这也是网易云音乐最典型的优势。网易云音乐拥有较强的社区文化和用户黏性,用户对音乐的使用场景和氛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即时交流的共情体验。在终止独家版权之后,网易云的社区优势显得更为明显。因此,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市场监管部门此次针对数字音乐版权反垄断政策的出台,对其他数字音乐平台构成了实质性利好,特别是网易云音乐,堪称大赢家。

  那么,究竟谁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其实,最终的受益者并不是资本,而是网民和音乐制作人。”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打破独家授权形式,网民只需通过一个APP就可以听到所有曲目,这也直接尊重了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至于音乐制作人,打通平台后也会令其作品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不仅可以提升其名气,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其创作新作品。

  此外,独家版权时代的终结,对于行业而言,意味着竞争规则的显著变化,平台内容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具有多年数字音乐平台从业经验的杨广益告诉记者,独家版权时代结束也倒逼音乐平台需要更多关注发掘原创音乐人内容以及平台站内分配机制等层面,同样,也可能刺激到宣发形式与产品玩法的改变进阶;而其他中小型音乐企业及依靠音乐产业链条业务的大小企业将取得更多竞争机会。

  仍需明确加强知识产权

  保护与反垄断的边界

  实际上,过去几年,在线音乐市场的版权之争始终处于“神仙打架”的状态,而腾讯音乐凭借雄厚资本换来的版权优势,拖垮了多家对手,就连背靠阿里的虾米音乐也难逃版权之争下退场的宿命——今年2月5日,虾米音乐正式停止服务。

  就在各家争夺音乐独家版权时,版权授权费用水涨船高,带来了更高的运营成本。早在2017年,国家版权局就曾约谈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和阿里音乐等平台负责人,提出不得哄抬价格、恶性竞价,避免采购独家版权等要求。次年,网易云音乐与腾讯音乐达成协议,互相授权99%的音乐版权。

  即便如此,腾讯音乐也依然能凭借那1%的优势,构筑起自己的“护城河”。腾讯音乐2020年财报显示,腾讯音乐集团拥有中国最大的音乐内容库,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拥有超过6000万支曲目。去掉非独家版权,假设腾讯只保留1%的独家音乐作品,数量也可达数十万首,坐拥周杰伦、鹿晗、蔡徐坤、BLACKPINK等顶级头部艺人的独家音乐版权。

  回归事件本身,不难发现,版权与反垄断作为关键词贯穿始终。最初,强调版权的重要性也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盗版,而在文娱行业的独家授权是否纳入反垄断监管一直存有争议。因此,如何明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边界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朱巍告诉记者,知识产权、正当竞争以及互联网市场竞争本身就密不可分,并不代表反垄断或者反不正当竞争就不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独家授权的方式来鼓励竞争。

  “从法律层面来说,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促进竞争和创新,也维护消费者权益。”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产权内涵和特征,表明其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它在本质上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法垄断,各国的反垄断立法均把知识产权列为“适用除外条款”。然而,知识产权权利的扩张需要边界,其保护不能缺失规范,滥用权力对自由公平竞争造成破坏时,就要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比如我们需要考虑: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是否达到平衡?知识产权人是否以知识产权实施了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垄断行为?因此,知识产权作为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排他、独占地行使。其合理的边界在于不能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如果知识产权成为垄断手段,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时则转化为知识产权垄断,那就有必要运用法律手段加以规制。”李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