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版:基层治理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7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居民点餐、政府买单” 突出为民宗旨 做实资金保障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郭文治 郑新钰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7月19日   第 29 版)

  柳州市通过社区惠民项目资金对老旧小区开展综合治理。图为柳州车辆厂东社区街心公园长廊粉刷前后变化。

  柳州市用惠民资金筹建的文化广场。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有所盼,必有所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以聚焦为民惠民微实事为破题切入口,创新设置社区惠民资金项目,瞄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通过社区惠民资金的下拨、使用,逐个逐项解决基层矛盾和压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城乡基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建设管理难度加大,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任务、新挑战。柳州市作为老工业城市,随着经济转型发展,国有企业改制退出,许多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逐渐沦为“三无”小区,小区及其周边背街小巷由于长期无人管理维护,基础设施损毁,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逐渐累积,随着时间推移诸多小问题堆成了基层治理的老大难。

  面对居民群众提出的烦心事和操心事,社区常陷于有心办事却捉襟见肘的窘境。原因是社区除办公经费以外,再无其他可用经费。2014年,柳州市紧贴居民群众新需求,印发出台了《关于建立社区惠民项目资金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的意见》和《社区惠民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创新设置了社区惠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城市社区综合治理和服务群众惠民利民项目。

  规范资金管理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社区惠民项目资金的设置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如何保障资金可持续投入、发挥现有资金的最大效用、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破题关键。

  强化资金投入,让社区有钱办事底气足。柳州市设置惠民项目资金,将解决社区小事、急事、难事的资金下沉至社区,进一步强化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基础保障。

  一是整合专项资金。柳州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由市、城区财政按1:1比例将惠民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从2014年开始,为每个城市社区每年安排社区惠民项目资金10万元,2016年将社区惠民专项资金提高至20万元。

  二是创新出资模式。柳州市探索通过“单位赞助+居民众筹+惠民补差”的多元化出资模式。如柳州市鹅山街道车辆厂东社区开展“街心公园长廊改造项目”时,柳州机车车辆厂出资11000元,社区惠民资金补足剩余10000元,增加了与企业之间的联动联调。

  三是建立增长机制。柳州市及时建立社区惠民项目资金正常增长机制和调剂使用机制。规定从2021年起,每5年社区惠民项目资金增长率不低于10%,以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

  提升使用效率,要让好钢用在刀刃上。柳州市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惠民资金的执行效率是关系到为民办事成效的关键因素。首先,明确使用范围。该市明确社区惠民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社区治理和居民服务,解决社区居民群众普遍反映的诉求和共性问题。具体分为民生服务、公益活动、民主管理、公共建设四大类36小项。让社区干部更易理解,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化。其次,规范审批权限。本着“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的宗旨,该市通过年初走访、调查、两委(支委会、居委会)一议(民主评议)确定每年的惠民资金使用项目。最后,优化审批流程。该市优化“社区+街道+县区”三级审议模式,提升社区审批资金额度,5万元以内项目可通过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审议并实施。同时,缩短审批时限,凡是社区上报的惠民项目,街道、城区(新区)惠民项目资金使用管理领导小组在5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批复。

  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项目惠及民众聚民心。柳州市坚持“即时公示、动态管理、多方监督”的原则,规范惠民项目公示途径、公示时间及公示内容,确保惠民项目使用状况在阳光下运行。

  第一,确保资金使用全程透明。该市街道社区充分利用公开宣传栏、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惠民资金使用范围及管理办法,每个季度定期通报惠民项目审批结果、并将开展的惠民项目及时更新公示,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惠民资金的监管。

  第二,成立专门监督机构。该市由各城区组织部、民政局、财政局及审计局等多个部门成立社区惠民项目资金使用管理领导小组,全程参与各街道惠民项目的前期论证、期中实施和结项验收,并对项目中资金使用情况、作用发挥及民众满意度进行走访调查。

  第三,每年年底进行专项检查。该市严格遵循“专款专用、公开透明、简便易行、安全高效、群众满意”的原则,年底坚持对各种惠民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出具审查报告和下年度资金拨付意见。当年未完成的社区惠民项目,视为验收不合格,次年不再接受该项目申报,强化了惠民资金管理。

  直击民生痛点

  补齐民生短板

  自2014年设置惠民项目资金以来,柳州市每年平均实施近千个惠民项目,惠及全市广大居民。通过这些惠民项目,直击民生“盲区痛点”,补齐民生短板,大大提升了居民获得感。

  从“社区管理”变成“社区治理”,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柳州市改变了以往为民办事需要层层审批,审批时限过长,甚至最终因部门相互推诿、不了了之的局面。让社区党委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主心骨和带头人,由“一厢情愿”变为“你情我愿”,破除社区居委会职能“空心化”、地位“边缘化”的难题,逐步形成了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从“政府包办”变成“居民做主”,群众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显著提升。柳州市连续7年使用惠民项目资金办实事,共投入资金超过3亿元。通过实施基础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治理、特困群体帮扶、社会组织培育等项目,社区面貌不断改善。“老妈”巡逻队等社会组织团体更好地展现风采,社区凝聚力与向心力整体提升,惠民项目让民众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

  让“痛点堵点”变成“亮点优点”,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该市通过实施惠民项目,着力消除了政府决策过程中影响掌握居民需求的盲点,促使政府精准施策,许多城市治理中的“盲区”得到关注解决。惠民项目资金用到实处,解决了社区辖区内基层设施老旧,公共服务短板多的问题。尤其是解决了一些“三无”小区由于无人管理而造成的路不通、灯不亮、脏乱差等恶疾,从而美化了辖区环境,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居民生活的满意度。

  惠民项目显实效

  提升居民获得感

  惠民项目资金从设置到建立正常增长机制的实践成果告诉我们,加强党对城市工作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遵循,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导向。

  城市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各类组织、各类群体的“主心骨”。2014年至2020年7年间,惠民项目在柳州市遍地开花,得益于社区党组织的坚强引领和广大党务工作者的辛劳付出,团结了大量热衷社区事务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通过慈善、公益、自治、互助方式,帮助社区的老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困难居民,才形成了一幅多元参与、共治共建的图景。

  大大小小的惠民项目之所以在柳州全市生根发芽,在于社区惠民项目充分尊重民意,每一个项目落成均经过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建议,反复协商论证。凡是多数居民认同的社区服务事项,往往最得民心,取得的成效顺应民意。惠民项目资金对提升社区自治能力、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热情有很大帮助。

  解决好民生领域的难题,办好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及身边的小事,是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惠民项目资金的运用,转变了政府职能,顺应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更加契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事实证明,惠民项目资金的设置在夯实社区党委核心、巩固社区党建基础、推动党群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片由柳州市委组织部提供)